首页期刊导航|地质与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与资源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地质与资源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马德有

双月刊

1671-1947

dzyzybjb@163.com

024-62606109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1号

地质与资源/Journal Geology and Resour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创刊于1992年,其前身是《贵金属地质》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配合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战略部署,从2001年起更名为《地质与资源》。本刊将继续坚持为读者服务,为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跟踪地质学世界前沿问题,全面反映地质调查工作的最新成果,同时充分报道国内外地质与资源研究领域的现状、水平、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从事地质科研、生产、教学及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嫩江洋闭合时限:来自早二叠世大乌苏岩体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制约

    马维马婧轩洪阳百合文韵琪...
    26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嫩江洋作为古亚洲洋东段的重要分支,其闭合时限对限定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兴安岭北部大乌苏地区出露的二叠纪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构造产出背景,进而为约束嫩江洋的闭合时限及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构造演化提供新的证据.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92±4 Ma,形成于早二叠世.岩石属弱过铝质Ⅰ型花岗岩,样品稀土分配模式曲线呈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富集,高场强元素Nb、P、Ti亏损,呈现后造山花岗岩特征,可能形成于伸展环境.大乌苏二长花岗岩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δEu=0.46~0.47),Th/U比值为5.61~5.94,Nb/Ta比值为7.98~8.14,Ti/Zr比值为6.11~6.36,且Mg#值(22~23)较低.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应形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程度较高的结晶分异作用.综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年代学资料,将区内石炭纪—二叠纪岩浆作用划分为360~350 Ma、345~292 Ma、289~260 Ma三期.通过对比各期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上述三期岩浆岩呈现了俯冲—碰撞后—造山后伸展的连续变化特点,记录了嫩江洋的闭合过程.研究认为大乌苏二长花岗岩应属于第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产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后的伸展环境,由此限定嫩江洋应闭合于早石炭世末期.

    嫩江洋早二叠世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大乌苏地区大兴安岭

    黑龙江伊春地区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张洪文平先权黄伟刘金业...
    280-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伊春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弧盆系内,中生代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记录了弧盆系的构造演化过程.通过对伊春北部白桦青年队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出露的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包括中细粒正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细粒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90.6±1.7 Ma,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SiO2=72.8%~77.43%),富碱(Na2O+K2O=7.43%~8.61%),贫镁(MgO=0.11%~0.54%)、钙(CaO=0.24%~1.77%)、磷(P2O5=0.02%~0.08%)、钛(TiO2=0.05%~0.31%)的特点,A/CNK 值为 1.05-1.15,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微量元素方面,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富集Rb、K、Th、Hf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总体上呈不对称右倾型,且Eu负异常(δEu=0.08~0.72)明显.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具A2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结合小兴安岭地区的岩浆活动和构造事件记录,认为黑龙江伊春地区早侏罗世岩浆侵位活动可能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所造成的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下.

    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黑龙江省

    华北克拉通辽宁兴城玄武岩脉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么丝嘉王宏伟耿建珍黄雅琪...
    291-299,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期间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的减薄,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明显改变.揭示克拉通减薄的机制并约束克拉通破坏时限是地学界的重大科学问题.华北克拉通广泛发育中生代玄武岩,玄武岩作为岩浆作用的产物,所蕴含的年代学信息可以为岩石圈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时间约束.辽宁兴城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北缘,其内发育的太古宙—中新生代岩浆岩是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理想对象.尽管前人对这些玄武岩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其结束时间仍然存在争论.本文选取兴城地区出露的玄武岩脉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金红石U-Pb年代学方法,探讨成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辽宁兴城玄武岩脉年龄为104.8±6.5 Ma,而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结束年龄也可推到105 Ma左右.此年代学信息为早白垩世晚期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过程的时限提供了约束.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玄武岩脉锆石U-Pb年龄金红石U-Pb年代学

    辽东岫岩-凤城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李海洋闫伟吴文彬王晓亮...
    300-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辽东岫岩-凤城地区秦家岭花岗闪长岩和红旗岭石英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秦家岭花岗闪长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7.5±0.9 Ma,红旗岭石英闪长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6.5±0.8 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秦家岭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70.40%~72.28%,A/CNK和A/NK值分别为0.99~1.06和1.44~1.61,轻稀土相对富集,亏损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P、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Rb、Th、La、Nd、Hf等元素,锆石饱和温度变化区间为755~816℃,属于过铝质Ⅰ型花岗岩,为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红旗岭石英闪长岩SiO2含量56.42%~57.22%,A/CNK和A/NK值分别为1.04~1.09和1.70~1.83,Eu负异常明显,亏损Sr、Nb、Ta、Ti、P,富集Ba、Rb、K、Zr、Hf、Th等元素,物质来源为壳源并有少量幔源成分加入.秦家岭花岗闪长岩和红旗岭石英闪长岩形成于辽东地区早白垩世伸展拉张环境,与华北克拉通遭受破坏、岩石圈减薄密切相关.

    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早白垩世辽东地区

    内蒙古敖汉旗朝吐沟组的地质时代

    张德军温升福李雨柯张渝金...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采自大兴安岭南部朝吐沟组建组剖面的酸性火山岩(流纹岩)样品开展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加权平均年龄为374±10 Ma,指示该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晚泥盆世,发育该套火山岩的朝吐沟组为晚泥盆世地层.研究认为沿华北板块北缘展布的朝吐沟组火山-沉积建造形成于晚泥盆世一个次稳定—非稳定的被动陆缘盆地沉积环境,这对更准确地认识大兴安岭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泥盆纪—石炭纪构造演化以及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朝吐沟组锆石U-Pb年龄晚泥盆世华北板块大兴安岭

    三江盆地南部猴石沟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李研
    315-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江盆地白垩系猴石沟组是主要的铀矿含矿层,发育大面积灰色、浅黄色含砾中—细砂岩.本文以松木河凹陷猴石沟组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探讨了猴石沟组的物源区成分、源区风化强度及构造背景.结果表明,猴石沟组砂岩以长石和岩屑砂岩为主,主量元素SiO2含量在58.91%~71.51%之间,全碱含量4.59%~10.05%,铝含量12.87%~16.12%.稀土元素总量100.72×10-6~171.34×10-6,平均为134.532×10-6,Eu负异常相对明显(δEu=0.27~0.84),说明岩石来源于上地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猴石沟组砂岩CIA=13.13~45.25,ICV=0.74~1.02,PIA=53.08~67.90,整体说明猴石沟组沉积时期为干旱—半干旱环境,源区经历了弱风化作用.Sr/Ba大多数小于1,相当B含量大多数亦小于200×10-6,SiO2/Al2O3平均为4.35,表明猴石沟组沉积时期为低盐度环境.砂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地球化学属性,结合区域演化史,认为其物源区应为佳木斯隆起地区发育的长英质岩石.

    猴石沟组铀矿砂岩松木河凹陷地球化学三江盆地

    花岗岩成矿元素迁移富集的分析方法——以滇西南大同山稀土矿区矿化与风化过程为例

    顾光明李杭严城民马重辉...
    323-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区位于滇西南临沧花岗岩中南段.为查证稀土矿体中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的共伴生情况,在钻孔的稀土矿体中采集30件化学分析样品,分析元素为W、Sn、Nb、Ta、Rb、Cs.对花岗岩成矿元素迁移富集的研究,采用了如下方法步骤:1)将各元素的分析值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并划分为6个组,每组5个数据;进行观察后发现21件样品未发生矿化,4件样品发生过Sn矿化,4件样品发生过Rb矿化,1件样品发生过Sn、Rb矿化.2)在未发生矿化的样品中,将风化壳与未风化岩石的元素质量分数进行对比,定量评估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富集程度;与该地区基岩相比较,风化壳中W、Sn、Nb、Ta质量分数增高(元素富集),Rb、Cs质量分数下降(元素迁移).3)将Sn、Rb矿化样品的平均值与非矿化样品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定量评估岩石的矿化程度;发生矿化的样品平均值中,Sn矿化伴有较弱的W、Ta矿化,Rb矿化伴有明显的W、Ta、Cs矿化,Sn、Rb矿化伴生明显的W、Ta、Cs矿化.

    花岗岩成矿元素稀土矿迁移富集分析方法云南省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油气勘探指示——以油房庄北部长6油层组为例

    赵春晨刘护创畅斌王宁...
    331-338,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北部有利相带和优质储层发育区,推进鄂尔多斯盆地探明储量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岩石矿物成分分析测定等多种手段开展油房庄北部重点层段长6油层组储层的碎屑颗粒组成、填隙物组分等关键特征要素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长6油层组储层的重、轻矿物分布规律,进而探讨物源的指示意义以及油气耦合关系,以期补充该地区关于储层岩石学和物源分析的科研成果.经分析,长6砂岩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并见少量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的类型多、含量变化大,主要包括黏土胶结物、碳酸盐类胶结物、硅质胶结物等;粒级分布以细砂为主,颗粒磨圆为次棱角状,颗粒分选中等以上占主体;胶结类型以薄膜-孔隙型和孔隙-薄膜型、孔隙型、薄膜型、加大-孔隙型胶结为主.长6砂岩储层标准偏差对粒度平均值图解和重矿物组合、轻矿物组分都揭示了长6油层组时期研究区主要受东北方向物源影响,发育了多期叠置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并且由于长距离搬运效应,残余粒间孔、长石溶孔较为发育,长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的矿物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研究区的储层物性,并增加了低阻油藏的渗透性.长61和长62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研究区的优质储层发育区.

    长6储层长石砂岩矿物组分物源指示油气耦合关系鄂尔多斯盆地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多年冻土探测的研究与应用

    杜海双王书明宋庆元周传芳...
    339-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年冻土退化后,融区周期性冻结和融化作用会严重损害输油管道的稳定性.为查明原油管道埋设区多年冻土分布、发育现状,计划分别采用二维、三维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密度电法不同探测方式的有效性和冻土的电阻率响应特征,首先在管道下部空间建立未融化、半融化、贯穿融化3种模型,采用EarthImager 2D和EarthImager 3D软件进行有限单元法正演和圆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反演;随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研究3种模型电阻率响应特征及反演结果的差异性,总结二维、三维高密度电法勘探效果;最后利用勘探实例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在多年冻土探测领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二维高密度电法对未融化、贯穿融化探测效果优于半融化状态;三维高密度电法采集数据更加丰富,目标体形态展示更加直观精细,反演结果更加接近理论模型,适用各种冻土融化状态.野外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三维高密度电法的应用也对多年冻土精细探测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多年冻土原油管道

    哈尔滨市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马诗敏崔健郇恒飞孙家全...
    349-354,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尔滨市是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为了合理使用水资源,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维护社会经济,进行哈尔滨市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分析了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隶属度函数确定各单项指标隶属度,结合Delphi法得出评判结果矩阵,并采用数据离散化,提高了此评价方法的表达能力.根据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了哈尔滨市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水资源环境承载力隶属函数Delphi法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