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石油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石油经济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国际石油经济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杨朝红

月刊

1004-7298

ipem@163.com

010-62065307

100724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国际石油经济/Journal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涵盖石油及天然气领域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经济问题;既有全新视角的石油新闻,更有分析入深的权威论坛;既注重国内外研究相结合,又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前瞻性的观点和系统性的信息数据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石油参考大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衡多维度的能源转型——2024年剑桥能源周主要观点

    陆如泉徐冰单卫国张兴阳...
    1-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第42届剑桥能源周以"多维能源转型:市场、气候、技术与地缘政治"为主题,深入探讨应对动荡世界的能源策略。本届能源周就复杂地缘政治格局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公正、可持续能源转型展开讨论,议题涵盖地缘政治、全球经济、油气市场、能源融资、应对气候变化、碳市场及产业政策,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AI)、氢能、生物燃料、甲烷控排、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地热和核聚变等技术发展问题。同时也展现了各国低碳与新能源政策的差异,以及石油公司在应对低碳转型、技术创新等问题时的战略思维和实施路径差异。建议中国能源企业、智库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会并发出中国声音,增强与国际公司和国外机构的合作交流,以商界和学界纽带对冲政治压力;密切关注国际石油公司归核化趋势,积极开拓海外优质新项目,把握发展中国家市场增长机遇;中国炼化企业应加快走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规模,提升炼化产能利用率和资产回报率,更好地实现业务的转型与战略接替。

    剑桥能源周能源转型油气行业新能源国际合作能源地缘政治

    油气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与管控

    冯保国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气企业在油气资本、价格、产品、企业价值和外部效应等五个方面正面临金融化的发展趋势,油气行业性质和企业国际化的经营特点决定了油气企业面临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相互联动的风险。对此,油气企业应充分识别面临的风险及其影响,确定以风险容忍度为基准的风险管控目标,建立金融风险管控体系和授权体系,有效选取适当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操作,建立行之有效的金融风险管控路径。油气企业作为实体企业,应始终以套期保值、业务匹配、简单易行、止损坚决为基本原则开展金融风险管理,不以实现利润为目的进行交易,将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经营业绩产生的不利影响作为管控目标。

    石油公司能源金融金融市场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中美气候竞合背景下中国的"碳权力"及其维护

    韩德睿
    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进行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中国也需要通过"碳权力"护持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碳权力"是一种国家持有的、基于已有气候治理和碳排放制度、合法且渐进的间接制度性权力。它有着特定的类属、发生机制、内涵及其性质。中国维护"碳权力"的路径分为四个层面。首先,要通过与美国进行良性的新能源技术竞赛维护"碳权力"。其次,努力构建"碳联盟",积极拓展海外关键领域投资规模。再次,针对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碳正义"施压,中国应防范化解"碳正义"的政治宣传性质,实施稳健的环境和能源政策,维护"碳权力"。最后,中国应主动推进中美两国气候治理合作,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美气候竞合全球气候治理"碳权力"中国美国

    德国天然气应急计划内容及效果展望

    李鹏辉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天然气消费对外依赖度高,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天然气供应中断风险显著上升。为化解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德国在遵循欧盟相关规则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和历史经验,制定了新的天然气应急计划。该应急计划内容涵盖应急准备、评估预警和响应处置全过程,从政策框架、法制机制、操作执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德国为应对天然气中断的行动安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计划体现了德国在能源政策上的前瞻性,德国政府在能源危机应对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从应急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效果看,短期内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长期效果有待观察。德国政府仍需要做好短期应急与长远规划的衔接和平衡,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对应急计划复盘完善。

    德国能源危机天然气供应安全应急计划

    欧美生物燃料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

    王涛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生物燃料政策是其整体气候政策的一部分,以法定强制添加为主,鼓励非食物基的原料及废弃原料使用。在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统一政策框架内,各成员国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生物燃料添加政策。美国通过一系列立法形成"可再生燃料标准",作为推广生物燃料的政策框架;美国的"可再生燃料标准"明确了全国范围内生物燃料的强制添加量,设立了完成可再生能源添加义务的激励及惩罚措施。通过立法强制添加的方式实现生物燃料推广使用,立法鼓励使用减排效果更好且不威胁粮食安全的高等级生物燃料,是欧盟与美国政策的共同点。中国已经实施生物乙醇添加政策;出台了生物柴油扩大试点政策,但暂未大范围强制推广。对中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启示:将生物燃料政策纳入中国整体气候政策;尝试以立法形式推动有资源优势的生物燃料使用;出台经济激励措施;加大废弃食用油收集等生物燃料原料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允许国内不同地区出台个性化的生物燃料添加政策。

    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指令可再生燃料标准政策立法废弃食用油

    构建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共同体的挑战和维度选择

    邓秀杰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构建"能源安全共同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追求。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但也存在政策协调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和文化交流不深入等问题。中国和东盟能源安全共同体要从政策、法律、体制、文化建设4个维度进行构建。在碳中和发展战略背景下,面对百年变局、乌克兰危机和能源变革带来的诸多不确定,中国和东盟国家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绿色复苏的有利机遇,以能源安全共同体政策为行动先导、以能源安全共同体法律为行动规范、以能源安全共同体体制为行动保障、以能源安全共同体文化为行动纽带,打造安全高效、平等包容、清洁低碳的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共同体。

    能源安全共同体能源合作东盟维度选择

    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开展油气及新能源合作潜力探讨

    孙亚楠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巴西政治关系稳步向前发展,经济资源禀赋深度互补。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已经具备良好合作基础。巴西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储量规模位居拉美前列,是拉美主要原油出口国;陆上光伏发电、风电有优势和潜力,氢能资源禀赋优越,光伏发电、风电资产交易活跃,国际合作为巴西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卢拉政府"加速增长计划"将大幅增产原油扩大出口,工业用途拉动巴西天然气需求增长,巴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稳步扩大优质油气资源权益,巩固中国与巴西的原油贸易规模和地位,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技术、运营及管理等优势,择机参股巴西已建成的陆上光伏、风电项目,与国际石油公司共同探索海上风电项目合作机会,联合研究氢能项目合作前景。

    中国石油公司巴西国际化经营国际合作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

    加速调整变革的国际石油市场

    王利宁刘凯雷韩冰石洪宇...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国际石油市场总体呈现油价地缘溢价消减但波动加剧,需求加快复苏但分化加剧,供给侧管理强化但博弈加大,市场与贸易格局加快重塑4个新特征。2024年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走势、新能源汽车发展节奏、"欧佩克+"产量政策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等将继续影响和改变着国际石油市场。预计2024年国际石油市场总体供需宽松,国际油价仍处强势周期,油价中枢较上年或略有下移,但仍处中高位水平,不排除油价大涨大跌的可能。中国油气行业应更好发挥产业、市场、技术、贸易等优势,助力全球石油市场稳定。中国油气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坚持低成本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更好发挥好上下游一体化和国内外资源市场联动优势,用好跨周期、逆周期调节工具,更好应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

    国际石油市场国际油价"欧佩克+"市场格局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梦川洪子鑫李峰刘子洋...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绿色甲醇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预计年产能将由2023年的50万吨快速扩张至2028年的1950万吨。电制甲醇或将成为未来绿色甲醇主流生产方式。未来生物质制甲醇生产成本下降潜力相对有限,电制甲醇生产成本下降空间较大。绿色化工原料或是绿色甲醇应用前景的基本盘。中国已初步构建起绿色甲醇产业生态,在市场需求、替代场景、技术路线等关键要素尚未完全明确的背景下,电力、化工等企业对绿色甲醇的投资意图各有侧重。全球绿色甲醇产业存在认证标准相对严苛、短期内面临供大于求的市场风险、航运巨头为绿色甲醇燃料付出超高溢价的行为或不可持续等不确定性。建议推进中国绿色甲醇认证标准的出台,探索建立绿色甲醇政府扶持政策,并突出龙头企业的"强链"引领作用。

    绿色甲醇认证标准成本船用燃料生产方式

    期权套期保值在炼化企业应对价格风险中的应用探究

    李鑫磊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油采购价格风险对炼化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传统期货套期保值虽然能够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但也失去了现货价格向有利方向变动时的潜在收益。期权收益的非线性结构能够弥补期货套期保值的这一弊端。对于炼化企业,使用期权套期保值,可以组合多样化的交易策略。预期原油市场价格处于下跌阶段,采取保护性看跌期权策略,锁定现货市场收益;预期原油市场处于横盘整理阶段,采取备兑看涨期权策略,盘活库存资产;预期市场处于上行阶段,采取买进对敲组合策略,锁定原油采购成本。期权套期保值具有波动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国原油期权市场已经起步,助力炼化企业应对价格风险。

    期货期权套期保值炼化企业原油采购价格价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