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兵团精神为基石的边疆高校课程育人体系探究与实践——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

    李文昊王振华王久龙李淼...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历经 60 余年发展,坚持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紧抓师资引进、培养、评价和奖励等关键环节,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构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三环节一主线"的培养模式,形成基于工程认证理念的农业水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从突破教材和章节定式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采用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到利用网络新媒体改善教学手段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从改善实践教学硬件设施、指导学生实践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和党员先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上推动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从改进课程考核,开展德育考试上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形成以弘扬兵团精神为育人基石,以服务维稳戍边为发展特色的农业工程专业课程育人体系.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边疆农业水利建设技术人才,深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兵团精神师资建设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课外实践考评机制

    新工科视域下以OBE为导向的泵与泵站虚拟课程建设研究

    张惠宁王少峰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泵与泵站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给排水工程师的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短板影响着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尤其是在实践环节最为突出.对此,该文以OBE理念为导向,结合教师授课、学生学习以及行业发展需求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向设计,分别从混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维评价方式三方面提出泵与泵站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新教学模式,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为国家培养给排水工程师的新模式做出探索.

    泵与泵站实践能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OBE

    南京农业大学工科类课程耕读文化建设——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刘璎瑛吕成绪郭振涛钱燕...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是南京农业大学工科类专业课程和耕读文化结合与实践融合建设的新理念,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涉农高校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为促进耕读教育落地落实,南京农业大学有效开展耕读教育,注重教育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耕读文化氛围,完善相关条件保障,着力培养有思想、爱劳动、能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该文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介绍农业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与耕读教育的结合与实践,使耕读文化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课知识体系和耕读文化的有机统一.

    工科类课程耕读文化数字图像处理案例设计组织实施

    "多方位、深入手、全过程"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刘尊年张效伟宋传旺卢一红...
    105-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高校内涵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和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作用不可忽视.紧密结合《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鲁教高字[2022]4 号)"试点内容(一)",分析传统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以人为本的多方式深入手全过程学业评价理念,以弥补终结性评价仅以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和不足.建立基于以人为本理论的学业评价模型;建设一整套切实可行可推广的课程学业评价内容包和执行案例包.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原则,由关注考试结果转向教学全过程,要求记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并重,丰富课程评价方法和内容,转变和优化评价标准,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高校的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全过程课程考核学业评价人才培养

    PBL+CBL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探索

    迟莹莹阎晓军董劭伟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研究设计,考察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更好,尤其是知识类学习效果更好.而且学生对PBL结合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收获较大.研究表明,PBL结合CBL教学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性和心理育人实效.

    PBL教学法CBL教学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性心理育人

    以提高科研素质为目标的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李江涛吕晓静
    115-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研导向式教学模式,以科研案例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生态学研究热点教学和综合性实验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调研数据来看,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较高,绝大多数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科学研究技能,引导学生尽快走上科研道路.

    生态学科研导向型科研素质案例式教学实验设计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德语多义实词教学为例

    王雯鹤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理据性和社会性,认为语言习得是以通用认知能力为习得机制、以具体的形义配对项为习得对象、以反复使用为习得方式的学习者关于概念和语言理据的洞察性习得过程.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外语教学,应注重知识的理据性,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交际活动.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有多种应用路径,例如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外语多义实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多义词的语义网络,有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成效性.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德语多义实词教学案例可以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外语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德语多义实词教学理据性跨文化意识与交际

    混合式教学中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URAI联动教学生态系统

    苏雪琼崔丽彬刘凤艳杨倩倩...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疫情时代,以目标和价值导向的转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的本质,还是工具性教育技术的传播学范式思维.为适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未来,以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评价体系的教育改革的需求,探寻新时期混合式课程范式、明晰问题并寻求解决路径.该文提出基于大概念和逆向教学设计为基础理论,以熵增定理为例,在混合式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下,旨在以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为目标,逆向设计探讨性教学的深度学习教学活动范式,以自学式线上学习结合体验式线下课堂活动为形式,建立以"理解Understanding-反思Reflection-应用Application-创新Innovation"高阶思维培养的URAI联动教学生态系统.

    逆向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URAI系统大学物理熵增定理

    高等数学的情境探究式教学设计

    王静王笑祎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部分源自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感和成就,针对高等数学学习中学生"不知所出,不知所用",缺乏兴趣和动力等困境,提出情境探究式教学设计.该文阐述情境探究式教学理念、目标和设计原则,探讨基本教学活动的展开策略,包括两个情境(产生数学问题的情境和产生概念或方法的情境)+两个数学化过程(学习活动/画龙)+评价支持+教师抽象(点睛)+应用拓展,以全面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基.

    情境探究活动核心素养高等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叙事的工程素养和伦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谷振宇程森林陈玲
    132-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程素养伦理类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问题,提出基于叙事的工程素养与伦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围绕不同课程教学模块中的知识点,以学生和教师为叙事主体,开展课程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过程化考核等方面,对基于叙事的工程素养与伦理类课程教学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工程师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进而对该教学模式的特色进行总结.该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对于工程素养与伦理类课程而言,基于叙事的教学法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对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作用.

    叙事工程素养工程伦理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