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科专业课"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海洋环境与载荷教学为例

    朱红钧高岳宋金泽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发挥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育人方面的功能是值得研究与实践的问题.该文以工科专业课程海洋环境与载荷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贯穿始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理论知识讲授、项目式研习、能力提升实践等环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课内、课外互补,线上、线下协同的模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课程思政PBL式教学模式

    "双碳"背景下高校垃圾分类教育体系建设与优化

    张贵祥闫昱霖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分类进入高等教育课堂,提升大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专业技能,对于培养生态环境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双碳"目标下高校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工作的迫切背景,通过对现有高校实施垃圾分类教育的实践和问题总结,提出高校应当在传统校政企合作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重视实习和实践,重视习惯养成,建立"立体-双向-多过程"的垃圾分类教育体系,为现阶段高校推动垃圾分类教育体系的优化,实现低碳生态校园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垃圾分类碳达峰碳中和高等院校垃圾治理教育体系

    研究生课程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的思政建设探索

    米彦李成祥董守龙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在全国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对原本相对比较薄弱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挑战.为此,基于研究生课程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的特点,构建融合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思政建设整体框架,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科研热情和辩证统一等角度深入挖掘和分析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基于研究生课程教学、理工科课程教学的特点对该课程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改革与探索,基于三届研究生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反馈信息分析,对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取得较好的效果,也为其他理工类研究生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思政建设研究生课程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理工科课程思政元素

    航空航天结构材料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李卫平饶晗刘慧丛李敏...
    60-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航空航天结构材料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团队开展有组织的课程思政教学,以一代代航空人航空报国、科技报国的情怀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淬炼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空天报国的责任担当.该文梳理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入的措施和方法,分析探讨不同思政案例的效果,并对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航空航天材料专业一流课程

    思政教育背景下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以场地设计课程为例

    李承来唐魁赵南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国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党育才是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提出,从根本上扭转"重智轻德"的精神困境.场地设计作为工程设计类主干课程,其培养质量关乎着未来城乡建设的发展水平.该文首先探讨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与思政教育的迫切需求;其次对于思政框架进行梳理凝练,确立"一轴两翼、四维四极、多点协同、韧性耦合"的"思政专业一体化"推进思路;再次通过思政赋能在"学科建设、专业评估、工程伦理、注册制度"四个维度引导课程正向发展;最后运用思政引领在"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时代实践、社会环境"四个增长极落实思政要素着力路径.上述做法环环相扣,助推高等工程教育将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做深做实.

    思政教育场地设计工程技术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机械专业三层次三维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张炜陆俊杰林煌旭李贤义...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面向产业的优质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实施过程中,教学、人才、产业以及创新等多种元素和维度发挥的体制机制问题并不十分通畅,往往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该文基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实施实践,提出基于产教融合平台的三层次三维度有机融合的机械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工程实践教学资源拓展为基础实践、产业实践、"双创"实践三个层次,学生、教师、雇主三个维度共同参与、共同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循环迭代、立体驱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作用明显,吸引诸多企业踊跃参与.该文可为地方院校工科类专业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种比较可行的实施路径.

    产教融合三层次三维度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与理财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孙青茹宋高燕常红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金融与理财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痛点,即学生内驱力不足、学习功利性强、认知能力参差不齐、课程特色育人意识差、实践创新联系难和评价方式单一六大方面.为解决以上问题,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该课程实施创新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资源、模块化思政内容等方面重构教学内容;二是采用"漫画+视频+讲故事""讲授法+研讨法""游戏+模拟+案例分析"的模式改进教学手段;三是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角度提出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以上创新措施,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基本可以解决课程痛点问题.

    金融与理财教学创新创新实践新文科过程性评价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创新与实践

    谢络胡海豹黄潇杜鹏...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阶段的关键性实践环节,直接反映高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水平.该文紧密围绕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在"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指引下,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这项任务出发,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新模式,即"指导—交流—实践"全方位渗透式思政育人模式,"科技竞赛驱动+科研项目驱动"式双驱动选题模式,以及"指导—引导—自导"渐进式指导模式.通过践行该指导模式,显著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和大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工科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指导模式创新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军事海洋学专业学员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张永垂史剑洪梅韩开锋...
    80-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果为导向(OBE)教育理念以预期成果为牵引,逆向设计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员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学员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军事海洋学"快响"大学生创新项目为抓手,深入贯彻OBE教育理念,通过分析两个军事海洋案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军事海洋学专业学员创新能力.

    成果导向军事海洋学快响案例创新

    "双创"促"双碳"船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王哲纪玉龙韩凤翚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符合碳达峰碳中和视野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该文深入剖析国家"双碳"战略对新工科教育升级和"双创"教育促进"双碳"人才战略实施的影响,探讨船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并提出建议,即突出专业特色,构建船海"双碳"人才培育内容;突出需求导向,量化"双创"人才培育途径;突出过程引导,打造人才"双创"促"双碳"框架;突出产教研融合,夯实"双碳"人才培育体系,为助力"双碳"中求创业,在贡献"双碳"中求创新,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双创""双碳"人才培养船海新工科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