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育"并举视域下基于中药商品学的研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涂冬萍黄志其王柳萍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教育方式,课程建设是高校构建"五育"培养教育体系的基础.中药商品学是中药学专业的特色专业课,但教学过程中面临实践课时有限、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和实践训练薄弱等问题,该文通过建立"五育"并举视域下基于中药商品学的研学课程改革,使学生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和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培养,实现"五育"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五育"并举中药商品学研学课程立体化学习素质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与探索

    胡鸿志刘涛管芳苏海涛...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的知识体系由传统静态层级结构转变为动态网络生态,新知识观以动态思维看待知识要素的发展变化,彰显互联网时代开展线上教学的必要性,但碎片化软知识也带来难以建构知识体系和影响学习者认知等学习障碍."因材适学"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贯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等环节,为"互联网+"背景下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培养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新知识观碎片化学习因材适学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双轨"混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为例

    朱飑凯宋杰曾倩倩刘三满...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教育模式,提出"双轨"混合新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一个改革.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改变以往的教学资源单一有限的缺陷,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又可以利用线下资源,达到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实践检验的目的,对所学知识进行重复加深记忆,达到学以致用.教师则可以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深度、广度,丰富课堂内容,在缩减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减轻教学负担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导-自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师生为中心,以公安一线需求为导向,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实践紧密联合,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与人才培育体系,也使得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人才在面对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的新挑战时,能够做出更好的应对.

    "双轨"混合教学内在驱动实战需求网络安全与执法教学改革

    基于图形逻辑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与研究

    刘佳李心桥梁国星杨胜强...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传统工程制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图与形思维转换困难、图学知识实际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课程围绕"高阶性"构建基于形体特征构形和集合运算理论的数学、计算机、图论相互融合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视-触-感"一体化,"线上"+"线下"两条腿,"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有机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确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可持续改进协同式教学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一套具有挑战度的应用"图论-形数-逻辑"方式学习工程制图、增强工程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方法.培养科学思考图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双一流"学科建设培育具有敬业、精益、专注的大国工匠人才.

    工程制图教学改革图形逻辑特征构形集合运算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园艺植物病理学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冯源王弢孔令芳蒋显锋...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培养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大理大学园艺专业定位,园艺植物病理学思政教学将人才培养与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挖掘"三农"思政案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坚持价值引领的课程内容体系;汲取地方特色"三农"教育资源,搭建"三农"教育平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网络课堂横向贯通,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

    乡村振兴"三农"教育课程思政园艺植物病理学人才培养

    基于TARGET融合ARCS动机模型的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凤姣王留芳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激发学习动机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将TARGET和ARCS学习动机模型引入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动机问题,提出有效激发学生动机的教学方案和实践策略,结果既可促进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也可为其他相似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TARGET模型ARCS学习动机模型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李慧周勃俞方艾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育人根本及学以致用的新工科人才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大学本科工程力学课程建设改革目标为依托,深入阐释人才培养真正"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课程建设、目标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探索课程改革建设融入点和融入途径解决现有课程问题,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课程支撑,为大学本科教育赋予生命和灵魂.

    工程力学改革目标融入点融入途径应用型人才教育灵魂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康君常津
    156-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对构建和完善创新引领的教学育人体系、全面保障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天津大学生物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纳米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为例,概括两门重点课程纳米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课程教学经验,分别从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建设过程面临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新工科高校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纳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新工科建设与专业评估双轮驱动下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构建——基于南阳理工学院的实践

    赵敬辛王爱风张玉坤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新工科建设和建筑学专业评估的融合点切入,结合当下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践不够吻合的现状,阐述培养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应用型建筑学人才有效途径.提出"技艺交溶、执创并举、产教融合"的培养目标和"承古拓今,修旧创新"的专业特色,构建"多方向、强技能、重实践"课程体系,使建筑学教育同时满足专业评估和新工科建设的刚性约束和知识体系导向,为多元化、复合型、高水平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新工科建设专业评估职业标准应用型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

    面向新工科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思政实践

    苏鹏张悦琳章沁然孙良正...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应用创新型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教学实践与检索实例作为抓手,将具有时效性与专业性特征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信息安全思政案例,合理融入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重点探讨将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方法.结合课程思政内容,以"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新工科机械专业人才与时俱进、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促进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形成可借鉴和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文献阅读课程思政新工科机械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