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新闻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新闻界
国际新闻界

陈力丹

月刊

1002-5685

010-82509362

100872

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

国际新闻界/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国际新闻界简报》。新闻传播专业刊物。主要研究国际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介绍国际新闻人物,报道热点问题,并对重大新闻事件作背景分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国际新闻界》新闻学年度综述课题组
    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2021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新闻学论文,并从新闻学研究的本体论创新与认识论变革、中国新闻业研究、新闻生产的多元行动者、新闻学基本概念的阐发与流变、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新闻接受研究以及新闻史研究等六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1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过去一年,研究者们就中国新闻学研究元问题的讨论与反思继续深入,目前已在学科建设、理论体系以及概念流变等方面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专题阐发;其二,研究者对中国新闻实践研究几个子领域(中国新闻业、新闻生产以及新闻接受者等)的聚焦坚持经典议题与视角创新并重,力图呈现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新闻生态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复杂性;其三,新闻史研究延续了过去一年的学术话题和理论视角,研究者们基于中国近代政治-社会语境,就报刊阅读史、媒介传播网络以及职业新闻/观念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综述新闻学研究新闻生产新闻理论

    2021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国际新闻界》传播学年度综述课题组
    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关注2021年刊载于两岸四地学术期刊中的传播学研究,由十位研究者共同参与文章的收集与筛选,筛选标准主要是文章的问题意识、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与创新.本课题组兼顾主题聚类,最终将遴选出的传播学研究方向的文章分类整合成以下八个专题,进行简要论述,分别为:媒介理论、媒介的时空之维、平台与数字劳动、"明星-粉丝"关系与饭圈文化、数字媒体赋权、疫情与健康传播、物质性与身体问题、算法与人工智能.

    媒介理论平台数字劳动物质性算法

    虚实混融、人机互动及平台社会趋势下的人与媒介—-2021年新媒体研究综述

    苏涛彭兰
    4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以虚拟化、智能化、平台化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新媒体正呈现出虚实混融交往、人—机深层互动以及平台化发展的趋势.2021年的新媒体研究,针对由这种趋势所引发的人与媒介、虚拟与实在、平台与治理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本文从2021年的新媒体研究中提炼出五大议题,即人—媒介新关系研究、算法研究、平台社会研究、数字劳动研究、社交媒体研究,并分门别类加以简要述评,以期通过这种有限的梳理与整合,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虚实混融交往元宇宙平台社会新媒体研究综述

    中国传播学的"中年危机"与华夏传播研究的球土化展望(2017-2021)

    谢清果王皓然
    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华夏传播研究近五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为适应学科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发展瓶颈所展现出来的积极变化.它正尝试以一种全新面貌应对学科和时代环境给出的机遇与挑战,并围绕中国本土传播实践中的传统思想观念、历史文化现象展开多学科、多维度探索.本文仅以最近五年来新闻传播学界重要刊物论文和相关著作为例证,分析华夏传播学研究呈现出的发展新态势.不同于以往,如今的华夏传播研究一面坚持自身具有民族和本土化立场的理论建构,一面则用开放态度回应全球化与现代语境.它正以全球本土化的独特视角,参与到本学科当下的许多重要议题当中,提供自身独特的思想贡献.

    华夏传播研究传播学本土化全球本土化

    2021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综述

    邓绍根郭慧玲曾林浩
    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辉煌,只是序章.2021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以建党百年为脉络,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诸多研究从经典原典中挖掘理论深度,在实践创造中总结经验启示,依循着回归原点、百年回望、创新发展、关照现实等研究路径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体系.与此同时,愈来愈多的研究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话语去指导中国新闻事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年回望中国特色新闻学

    "守门人"范式转变与传播学转向——基于技术演进历程与平台治理制度创新的视角

    方兴东钟祥铭
    9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守卫"新闻传播的内容之门,到"守卫"平台治理的社会之门,"守门人"概念的范式转变反映了技术进步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延续了人类文明内在一致的时代精神,也代表着整个数字时代人类社会传播与治理的范式转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跨学科比较研究,对"守门人"概念进行溯源,梳理其内涵与范式转变历程.经由新闻传播领域"守门人"到互联网平台"守门人",剖析其中的变与不变,对数字时代变革的本质与当今人类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展开辨析.从新闻传播的"守门人"到平台的"守门人",本质上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角色和作用的范式转变.在以数据为核心的新的人类传播行为主导下,传播学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需要被重构,以实现传播学真正的范式转变."守门人"概念的转变为传播学的转向和重构提供了重要启示,也提出了重要警示.

    "守门人"互联网平台《数字市场法》平台治理传播学变革

    平台经济中的"数据劳动":现状、困境与行动策略——一项基于电竞主播的探索性研究

    任桐姚建华
    11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HY平台JA公会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电竞主播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劳动过程受制于游戏对局和网络直播的双重"数据逻辑",因此电竞直播演变为一种需要完成多重数据指标的"数据劳动",它是平台经济奉行"流量至上"原则的产物.电竞主播数据"做"得越好,他们的用工关系越稳定,收入越有保障,则也越容易陷入"去技能化"和"去玩乐化"的困境.除停播或跳槽、二次创作与多平台投放直播视频外,电竞主播与运营人员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结成"趣缘共同体",作为摆脱上述困境的行动策略.文章认为,平台经济中的"数据逻辑"是一种具有高度严密性、隐蔽性和欺骗性的劳动控制方式,它加剧了平台与数据劳动者之间权力关系的不对等."数字劳动"的出现和"数字泰罗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勃兴与扩张密切相关.

    电竞主播数据劳动去技能化去玩乐化数字泰罗主义

    "可见性"何以成为生意?——交友类App会员制的监视可供性研究

    高艺吴梦瑶陈旭孙萍...
    13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交付费日益普及的今天,会员制正在成为建立社交关系的重要中介.本文以交友类App为例,探究付费会员制如何塑造交友用户的差异化使用体验,进而形成基于"可见性"的差异化监视等级.通过平台漫游体验和访谈发现,交友平台掌握着用户社交数据的可及性规则和条件,通过将"可见性"商业化,平台一方面实现了付费销售的市场盈利,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制造了基于不同可见性身份的监视可供性."可见性"作为一门生意,有效地形塑了交友平台用户对于亲密关系和隐私关系的流动性、策略性的理解和使用.

    亲密关系隐私可见性监视可供性

    从规训到控制:算法社会的技术幽灵与底层战术

    张萌
    15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批判性和经验性的注意力集中于算法受众的抵抗战术上,并将其置于控制社会的技术背景中去分析.算法社会呈现出弱空间化、重预测性与分体性的特点,看似为个体打造了个性化的专属服务,但实质是用一套极其单一的标准代码征服着世界,将用户需求精准置入代码运算中,最大范围的取消偏离常规的民间实践.当算法性能无法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时,受众开始构建自己的战术实践空间,对算法文本进行逃离、重组、嵌入与反噬等一系列"底层运作".受众抵抗战术作为一种底层政治迥异于上层技术政治规则的固有形式,以一种体制外的方式发生作用,处于技术活动认定的正规活动的可见光谱之外.然而,对于算法社会的受众来说,没有绝对的偏离,任何偏离都是新形式的参与,是另一种形式的链接.算法通过"技术包容"与"参与文化"将用户锁定在平台提供的服务与规则中,个体被技术进行征服、定义和重塑,并给参与者更加社交的幻觉,用户自以为聪明的抵抗实质变成了一种自我强化的不平等.

    算法德勒兹控制社会抵抗战术德·塞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