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郝春和

双月刊

1008-9314

xuebao@nsa.gov.cn xuebao@163bj.com

010-68929341

100089

北京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以其鲜明的特色、严谨的学风、宽广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在社会各界引起关注。是我国各级政府管理理论教学研究人员必读的刊物。学报的口号是做“沟通政府与产学研各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刘靖北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郑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其中包括: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论断;提出了统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历史使命理论;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理论;提出了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判断和论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布局、新观点、新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提出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以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看待“新时代”

    张西立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些旧的矛盾得到了化解,新的实践又催生着新的矛盾,对这些矛盾的认识和解答客观上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时代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看待“新时代”,实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大政治论断,以及以这两大政治论断为重要理论基石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内在逻辑理论基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

    范文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十二个方面,包括历史方位、鲜明主题、奋斗目标、发展方式、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动力、发展保障、安全保障、外部环境、政治保证、治国理政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严密而又开放的内在逻辑,构成其理论的“四梁八柱”及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框架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依据

    丁文阁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受制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体状况,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跃进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主要矛盾阶段性转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同时孕育体现新时代解决矛盾的新理论、新战略.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新时代的到来,产生作为新时代标志的理论及其方略,这就是新时代主要社会现实的内在逻辑,它们以主要矛盾转换为基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

    生产力生产关系主要矛盾国家治理

    国有经济改革的历史经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汪海波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国有经济改革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生产力标准、矛盾法则、以人为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改革必须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相结合,国有经济监管必须实现向主要管资本转变并需强化各层次对国有资本的监管,国有企业必须分类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经济改革必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国有经济改革要着眼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担当,必须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对外开放对国有经济改革的促进作用,必须创造国有经济改革所必需的经济环境、营商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必须推行渐进式改革和重视改革理论作用等方面梳理了国有经济改革的经验.

    国有经济改革历史经验

    政府治理创新与政府治理的新典范:中国政府改革40年

    张成福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治理改革与创新乃是对政府治理体系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亦是政府治理体系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40年政府改革创新的结果便是产生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的政府治理典范.中国政府治理变革乃是一种基本典范的转移.

    社会转型治理创新政府治理新典范

    超越多重博弈的医养结合机制建构论析——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王浦劬雷雨若吕普生
    4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阐述新时代民生和养老事业发展时强调指出,必须从体制政策诸方面着手,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根据十九大要求检视我国养老事业可见,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显著的医养分离问题,由于医养结合涉及诸多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我国政府部门在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过程中,面临着科层性体制造成的部门合作难度大、断裂性医保机制造成的医养对接难和孱弱性激励机制造成的专业医护人员匮乏等难题.本文以博弈论的理论逻辑,透过这些表象困境深究其原因,由此发现,我国医养结合模式中存在的多种代理关系,隐含的多重复杂博弈行为,导致协同治理关系难以构建;在这种多种代理和多重博弈关系中,作为博弈主体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医养机构、老年群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约束条件、利益诉求、动力机制和策略选择.据此,文章从结构性改革和政策制定,医疗与养老服务机构的机制衔接以及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三个维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构建路径,希冀有效整合养老服务与医疗资源,以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群体医养护一体化需求.

    人口老龄化医养分离多重博弈医养结合

    卫生费用增长控制与医疗保障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全国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杨燕绥妥宏武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卫生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衡量医疗保障持续性的公共治理问题.本文基于收入弹性理论和卫生支出结构理论,使用1990-2016年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9-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卫生费用增长情况.研究发现,加入政府支付能力和人口老龄化两个因素,用全国数据估计的卫生费用收入弹性为0.970,说明我国医疗服务还属于必需品范畴,但已接近奢侈品的边界;用省际数据估计的卫生费用收入弹性为0.439,说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卫生支付能力还有提高的空间,但地区间的情况有差异.以上是对中国医改和医保的客观评价.本文基于激励相容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均衡发展与医保持续发展的治理机制问题.

    费用增长收入弹性支出结构治理机制

    全面推进智慧治理开创善治新时代

    傅昌波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社会是以宽带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量子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地址定位、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社会形态.要化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应当顺应智慧社会的时代要求,充分依托并深度应用现代科技,全面推进智慧治理,开创善治新时代.当务之急,要在重塑治理格局、构建参与平台、完善共治设施、建立通用标准、出台激励政策、推进数据融合等方面付诸行动.

    新时代智慧社会智慧治理善治

    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九大关系

    张青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面对新时代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提高认识,厘清关系,精准施策.扶贫工作不仅关系数千万贫困居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工作不仅涉及多级政府和多个相关部门,同时由于面临的贫困群体规模较大,扶贫工作的推进难度较大.为了更好认识和推进扶贫工作,本文从扶贫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扶贫工作的空间关系、扶贫工作的时间关系、扶贫目的之间的关系、扶贫主体之间的关系、扶贫客体之间的关系、扶贫方式之间的关系、扶贫形式与扶贫工作实质之间的关系、扶贫内容之间的关系等九个方面对扶贫工作的本质、意义、对象、难点与思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新时代扶贫工作如期按质完成提供建议.

    中国新时代扶贫工作九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