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古建园林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古建园林技术
古建园林技术

马炳坚

季刊

1000-7237

010-84130668

100011

北京安德里北街甲20号

古建园林技术/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性期刊。报道古典园林管理经验,探讨古建园林艺术。栏目有古建筑、传统技术、古典园林工程、古建修缮经验、传统建筑与园林的设计施工、古建园林艺术研究、古建历史文献介绍、古建维修保护政策研究、古建文物集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细并缝虎皮石墙工艺做法分析研究——以故宫建福宫花园与宁寿宫花园为例

    何川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虎皮石墙的档案梳理、建福宫花园与宁寿宫花园虎皮石墙的工艺做法研究,指出建福宫花园与宁寿宫花园中的虎皮石墙均为细并缝虎皮石墙,其工艺做法,用材、用工均与"虎皮石墙"有一定差异,并分析讨论了细并缝虎皮石墙的砌筑工艺做法.

    虎皮石工艺做法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

    基于遗产价值的潮汕地区三山国王庙建筑空间特征探析

    白颖唐孝祥冯楠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汕地区三山国王庙遗存众多,保存完整,极具地方特色,是潮汕地区建筑遗产保护的具体物质空间.潮汕三山国王庙在满足信仰祭祀功能需求的同时,深刻体现了地域环境、地方风俗及民众日常情感等地方特色.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考察,从空间形态、空间构造、空间装饰等方面对三山国王庙空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对其选址、布局、大木构架及装饰等特征及价值要素梳理归纳,进一步解读了潮汕三山国王庙空间中蕴含的的自然地理人文的融合适应、营建智慧的具体呈现,以及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地方化延续等遗产价值,为三山国王庙建筑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遗产价值价值要素空间特征潮汕三山国王庙

    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

    马凯赵梓铭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为例,总结下屋民居特点,归纳民居营造原理,梳理民居营流程,收集民居营造习俗.通过实地测绘现有建筑,并与当地匠师口述之营造方法进行比较,来进一步分析下屋民居营造经验,为村落后续的保护与发展积累基础资料.

    下屋村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营造习俗

    唐五代建筑材等与平面主要尺度特征关联性研究

    刘婷婷段智钧钱威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搜集宋《营造法式》之前唐五代木构建筑遗存中的典型实例,研究材等与平面各主要尺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建筑材等与建筑当心间、步架均值、外檐出跳均值等平面主要尺度的相关性,初步推论:唐五代木构建筑中,建筑的材等等级与当心间,有成正比的趋势.材等与步架比值在8.85~16.94的范围内,材等与外檐出跳比值在2.03~3.75的区域范围.为古建筑营造尺度规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材等当心间步架外檐出跳关联性

    闽南沿海红砖民居屋顶构造工艺研究

    成丽于仲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南沿海红砖民居的屋顶多以红瓦覆盖,在当地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形态特征和构造工艺,蕴含着深厚的建构思想与营造智慧.文章采用田野调研、匠师访谈等方法,从屋顶各部位的构造特征入手,归纳材料种类、尺寸与砌筑方式,探究其设计规律与原理,梳理构造做法的地域差异,总结构造设计与防雨、排水、抗风等实用功能的关联,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以及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闽南传统建筑红砖民居屋顶构造工艺营造智慧

    内蒙古历史建筑屋面修缮技术探索与实践

    王晓武月清侯智国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建筑的屋面保养和维修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在相关工程项目中研究和提炼有效的修缮技术措施并能够指导同类型工程实践,采用了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内蒙古地区历史建筑屋面的修缮技术和施工方法.研究发现,历史建筑的整修维护应当尽可能保持其原有做法和面貌,屋面采取的修缮技术措施取决于屋面材料、构造和营造法式,应当分析其残损的类型和病理病害,提出针对性方案.本研究基于内蒙古地区十多个屋面修缮项目,收集了大量的实用技术资料,使得研究成果更具实用性.这项研究以小见大,可以为我国北方其他地区的历史建筑屋顶维修工作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蒙古历史建筑屋面修缮技术

    明十三陵石五供香炉的形态与雕刻研究

    王啸宇肖东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五供最早见于明成祖朱棣的明长陵,是明清皇家陵寝建筑中极具拟物特征性和礼制象征性的石质供养祭祀器具.石五供由"石供案"和"石供器"构成,与佛教祭祀器具"三具足"关联密切.本文以明十三陵中石五供的香炉为研究对象,采用贴近摄影测量测绘技术,记录香炉形体的三维数据;并以帝陵营建时间为序,对各自香炉的形态、尺度、题材、雕刻技艺等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出明十三陵中石五供的香炉历史源流,概括了其形态特征的演变规律.

    明十三陵石五供香炉圆雕形态特征

    东天山南麓哈密三城山水空间格局营建研究

    赵泽龙刘晖宋君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天山南麓人居环境空间集中于哈密盆地内的绿洲,自原始聚居空间形态出现于天山山南独立沟系后,直至清末时期形成了"三城毗连1)"的空间格局.本文以哈密三城在历史空间格局中的布局形态出发,在古籍与文献解读、信息归纳、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理论与空间图解分析方法来梳理、归总营构要素与整体空间秩序,提炼营建结构与特征,发掘并诠释城邑形态表征下所蕴含的山水空间营建智慧,为区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风景园林哈密三城空间格局区域风景体系

    古典园林香景营造手法研究——以绮园为例

    汤景琛金荷仙
    48-5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园林重视虚景,讲究以各个感官要素营造富有意境的环境,对园林中的香景营造手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古典园林的意境解读及现代园林的香景空间营造.以"浙中第一园"绮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绘制绮园香景植物种类及分布现状;归纳绮园典型香景景观主要营造手法为"孤芳流香""香径沁幽""香海润坪",并结合绮园的历史记载对典型香景进行营造方法、文化内涵的探究.最后总结现代园林绿地香景空间营造时应注重"空间营香""应时有香""以文塑香".研究丰富现有传统园林香景景观的理论,也为未来园林绿地中的气味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风景园林香景绮园古典园林营造手法

    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表达方法研究——以延安南关街片区为例

    黄嘉颖赵伟伟张璐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展示对于彰显城市文化特征、树立城市形象意义重大.以延安南关街片区为例,借助GIS平台对其历史建筑地标景观进行景观域面可视范围测度、景观视线廊道构建以及景观视野图景优化,从域面、轴线和焦点三个层面探析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表达方法与途径.研究表明,可视化分析方法可为景观表达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支撑,有助于营造增进视觉体验的可视空间语境,实现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见、可感与可意.

    历史建筑地标景观可视化延安南关街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