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广泛骨髓坏死起病的儿童伯基特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丁慧郭庆伟李府杨晓梅...
    2598-2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伯基特淋巴瘤以腹部发病最常见,其次见于头部和颈部,骨髓肿瘤细胞超过25%则成为伯基特白血病,但以广泛骨髓坏死(BMN)起病罕见,诊断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以广泛BMN起病的伯基特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并进行文献总结。

    骨髓坏死儿童伯基特白血病伯基特淋巴瘤文献复习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601页

    基于MEWS评分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

    金媛侯雨坤宋丹
    2602-2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评分的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编号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8~59(48。45±6。75)岁,病程5~13(8。25±2。02)d,采取常规化临床护理干预。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7~60(48。18±6。54)岁,病程6~15(8。30±2。18)d,采取基于MEWS评分的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次日和出院前1日的肺功能水平、症状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2。12±0。45)L 比(1。81±0。40)L、(2。55±0。51)L 比(2。30±0。45)L、(83。14±6。14)%比(78。69±6。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2。33、3。11,均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流涕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36±1。25)d 比(5。14±1。45)d、(6。85±1。20)d 比(8。74±1。15)d、(9。74±1。96)d 比(12。1 1±2。38)d、(7。1 1±1。30)d 比(8。45±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19、4。86、4。65,均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1/40)比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P<0。05)。结论 基于MEWS评分的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肺炎肺功能风险等级护理并发症

    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对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患者的应用

    雷亚莉李曼刘晓荣赵喜荣...
    2606-2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对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患者的应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心律失常导致心搏骤停的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45~70(58。35±7。78)岁;原发病:冠心病20例,心肌炎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心肌梗塞4例。试验组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46~69(58。47±7。82)岁;原发病:冠心病21例,心肌炎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瓣膜性心脏病5例,心肌梗塞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试验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自主呼吸、窦性心律、自主循环)、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表(GCS)评分、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评分和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试验组的自主呼吸、窦性心律和自主循环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6。27±16。48)h比(108。67±27。84)h、(2。24±0。69)d 比(5。68±1。34)d、(42。87±13。68)h 比(129。56±36。3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2、15。81、15。46,均P<0。05);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干预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3。75%(45/48)比79。17%(38/48)、(7。74±0。91)分比(5。37±0。76)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0。96±2。13)d 比(15。68±3。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6,t=13。85、8。43,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压力、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86±1。21)分比(9。37±1。34)分、(4。57±1。27)分比(6。15±1。37)分、(6。38±1。67)分比(9。57±2。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3、5。86、8。10,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心理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0、11。52、9。76、8。93,均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能提高心律失常导致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尽快恢复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消极情绪,提高GCS评分和生活质量,为心律失常致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多学科协作分层急救护理生命体征

    时间护理呼吸训练联合排痰管理对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

    冯金鸽范巧红
    2612-2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呼吸训练及排痰管理的疗效。方法 该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实施时间护理呼吸训练联合排痰管理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65。39±6。25)岁,体重指数(BMI)为(23。54±2。15)kg/m2。观察组男 43 例,女 17 例,年龄(65。85±5。48)岁,BMI 为(23。68±2。24)kg/m2。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排痰能力。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步行能力、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5。38±0。59)m比(4。96±0。85)m、(52。69±5。12)ml比(50。26±5。36)ml],咳嗽时间短于对照组[(2。96±0。45)d比(3。21±0。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2。54、2。70,均P<0。05);观察组潮气量(VT)、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V)、肺总量(TL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0。52±0。08)L 比(0。48±0。11)L、(3。38±0。31)L 比(3。21±0。21)L、(2。26±0。26)L 比(2。15±0。28)L、(5。21±0。56)L 比(4。86±0。57)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3。55、2。23、3。39,均P<0。05);观察组肺癌专属问题、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交/社会功能、功能状况均高于对照组[(72。59±3。48)分比(70。48±3。59)分、(72。58±3。59)分比(70。58±3。56)分、(75。63±5。45)分比(73。58±5。48)分、(72。59±3。59)分比(70。59±3。57)分、(73。69±2。57)分比(72。48±2。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3。06、2。06、3。06、2。62,均P<0。05)。结论 时间呼吸训练联合排痰护理应用于肺癌术后患者中,能提升患者肺功能与步行能力,促进患者排痰能力,整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肺癌时间护理呼吸训练排痰护理

    静脉溶栓后急诊颈动脉内膜剥脱伴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并文献分析

    张纯陈敏赵俊李倩...
    2617-2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分析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紧急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且并发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实践。通过术前详尽的病情评估与专科护理措施的实施(如心脏并发症管理、呼吸支持技术、预防肺部感染、血压与脑灌注压的调控、伤口与出血控制、镇静与镇痛策略、营养支持以及随访管理等),突显了综合专科护理在处理高风险CEA患者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提升对此类高风险患者护理策略的理解,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静脉溶栓多系统功能衰竭护理文献分析

    消化内科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马燕王玲宋玉玲
    2622-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消化内科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估体系,为提高营养护理质量提供标准化、导向性依据。方法 2019年2月至3月系统检索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中国指南网、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知网、万方、维普、JBI数据库,经系统筛选、评价文献、综合证据,并结合安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实际情况形成初始营养护理质量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郑州市27名专家进行2轮次函询。专家均为女性,年龄(47。28±5。79)岁。专家权威程度以权威程度系数表示,专家的协调系数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描述。明确各指标内容的重要性,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条目的权重水平。结果 首轮专家函询的判断系数为0。97,专家对研究内容熟悉程度系数为0。89,权威程度系数为0。93;第2轮专家函询的判断系数为0。89,专家对研究内容熟悉程度系数为0。87,权威程度系数为0。88。最终形成3项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6项二级指标(环境设备、人力资源、临床服务、营养护理流程、风险管理、服务结果)、21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消化内科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反映临床护理需求,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对持续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具有导向性作用。

    消化内科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艾灸干预的效果

    李丹垚熊丹陈艳萍胡晓阳...
    2627-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艾灸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8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2。01±6。19)岁,病程(3。28±1。13)年,体质量(60。29±6。32)kg。对照组男 20例,女 14例,年龄(45。05±6。14)岁,病程(3。35±1。05)年,体质量(60。31±6。21)kg。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艾灸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水肿程度、肛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肛门坠胀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73±0。53)d 比(5。68±0。85)d、(6。02±1。25)d 比(7。89±1。54)d、(14。58±2。68)d 比(17。89±2。62)d;t=5。530、5。497、5。150,均P<0。001]。观察组干预后肛门水肿、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23±0。15)分比(1。62±0。16)分、(2。16±0。28)分比(2。69±0。46)分(t=10。369、5。739,均P<0。001]。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3。23±2。15)分比(78。62±2。16)分、(84。16±2。28)分比(79。69±2。46)分、(84。16±2。46)分比(78。69±2。53)分、(84。16±2。98)分比(78。69±2。52)分;t=8。820、7。771、9。039、8。173,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88%(2/34)比29。41%(10/34);x2=6。476,P<0。05]。观察组护患沟通、操作水平、病房环境、患者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1。86±3。21)分比(17。77±2。35)分、(21。56±2。36)分比(18。33±2。38)分、(22。65±2。45)分比(20。73±2。36)分、(22。12±2。32)分比(19。73±2。38)分;t=5。995、5。619、3。291、4。193,均P<0。05]。结论 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艾灸干预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肛门水肿、疼痛程度,减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混合痔中药熏洗艾灸术后疼痛创面愈合生活质量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在血液净化进修护士培训中的效果分析

    麦建玲马淑娥吴翠翠桂屏...
    2632-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血液净化进修护士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07例进修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54例进修护士纳入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的53例进修护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3例、女51例,年龄(32。21±5。19)岁,采用传统常规模式教学及考核;观察组男1例、女52例,年龄(32。34±5。33)岁,采用OSCE模式。对比两组进修护士培训前后综合能力情况及培训效果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培训前,两组进修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观察组评判思维、实践能力、护患沟通、健康宣教、应急应变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8。27±0。39)分比(17。55±0。31)分、(18。30±0。43)分比(17。52±0。30)分、(18。23±0。76)分比(17。13±0。92)分、(14。08±0。73)分比(13。38±0。99)分、(14。08±0。83)分比(13。42±0。97)分、(89。64±1。71)分比(87。89±1。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75、10。954、7。015、4。284、4。089、5。650,均P<0。05)。观察组进修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0,P=0。033)。结论 科学运用OSCE模式,可有效及全面提升血液净化进修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教学满意度,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血液净化OSCE考核模式进修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老年胰腺肿瘤住院患者衰弱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张淼刘静静张敏韦筱燕...
    2636-2640,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胰腺肿瘤住院患者衰弱状况,收集老年胰腺肿瘤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以上因素与老年胰腺肿瘤患者发生衰弱的相关性,分析衰弱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务人员筛查、干预衰弱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外科一病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胰腺肿瘤住院患者21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和弱势老年人调查-13(Vulnerable Elders Survey-13,VES-13)问卷将患者分为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 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5例患者,其中男126例,女89例,年龄(68。53±5。96)岁,衰弱发生率为84。65%(182/215)。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特殊疾病、特殊服药、1周内有无食物减少、放化疗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衰弱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非衰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D-二聚体水平与非衰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BMI(OR=0。176,95%CI 0。086~0。361)和 IgA 水平升高(OR=1。839,95%CI 1。094~3。091)是老年胰腺肿瘤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胰腺肿瘤住院患者的衰弱发生率较高;相较于非衰弱的老年胰腺肿瘤患者,评估为衰弱的老年胰腺肿瘤住院患者的BMI、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水平较低,而IgA、D-二聚体水平较高;低BMI与高IgA水平是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务人员应及早评估和筛查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

    衰弱老年住院患者胰腺肿瘤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