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识行为模型引导围手术期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郭小花汪凯莉吴艳艳惠慧...
    2787-2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知识行为模型引导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排除脱落患者,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0.86±7.60)岁,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60.23±6.08)岁,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实施知识行为模型引导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从入院次日开始,干预至出院前日.比较两组入院次日、出院前日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功能恢复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两组入院次日癌症患者心理压力量表和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前日,两组癌症患者心理压力量表评分均低于入院次日,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入院次日(均P<0.05);且观察组的癌症患者心理压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39.68±6.74)分比(46.14±5.70)分],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140.39±10.99)分比(125.68±11.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3、-6.033,均P<0.001).观察组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32±0.49)d 比(1.89±0.51)d、(2.19±0.40)d 比(2.60±0.48)d、(2.82±0.89)d 比(3.33±0.83)d、(5.08±1.08)d 比(5.88±1.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7、P<0.001,t=4.378、P<0.001,t=2.777、P=0.007,t=3.243、P=0.00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80,P=0.159).结论 知识行为模型引导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缓解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知识行为模型

    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人文关怀在肠癌术后的应用效果

    汤文英汤文芳杨健媚郭翠媚...
    2792-2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比较使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人文关怀和只使用常规护理在肠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效果,以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丰富临床护理理论,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至2022年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6.8±9.2)岁,病程(14.3±3.7)个月;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7.2±8.8)岁,病程(14.1±3.5)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人文关怀护理,两组干预时长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康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1.46±0.31)d、(1.85±0.32)d、(2.47±0.33)d,对照组分别为(2.28±0.33)d、(2.59±0.60)d、(3.60±0.9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92、8.505、8.975,均 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67%(7/60)比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4,P=0.013).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9.90±3.83)分比(61.75±5.85)分、(75.38±6.74)分比(66.19±5.52)分、(86.00±7.38)分比(79.83±1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31、8.167、3.706,均P<).001).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人文关怀在肠癌术后的护理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这种综合的护理方法.

    肠癌中医适宜技术人文关怀术后恢复生活质量

    追踪方法学联合FMEA在医院感染防控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郭健芬李晓君严萍刘春晓...
    2796-2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医院感染防控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手卫生管理追踪检查小组,运用资料查阅、现场访谈、实地查看等追踪方法,对手卫生管理流程进行追踪检查.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直接参与患者诊疗操作的医生、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直接参与患者诊疗操作的医生、护士作为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1.88±4.56)岁,工作年限(4.72±1.73)年;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0.24±6.08)岁,工作年限(4.84±1.63)年.应用FMEA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并实施,成立手卫生追踪检查小组,确定追踪检查流程,检查小组成员根据流程对手卫生情况进行考核检查,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照组采取检查前不干预、不培训、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观察组采取先集中现场手卫生知识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设施要求、手卫生原则、洗手5个时机、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观看七步洗手法操作视频等,培训后集中对观察组成员实行考核.比较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的差异.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手卫生评估、手卫生操作、手卫生培训均是手卫生管理重要的失效模式风险因素.对照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血液后、接触周围环境后、无菌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 64.0%(32/50)、72.0%(36/50)、84.0%(42/50)、58.0%(29/50)、80.0%(40/50),观察组分别为 72.0%(36/50)、82.0%(41/50)、100.0%(50/50)、90.0%(45/50)、100.0%(50/50),两组接触体液/血液后、接触周围环境后、无菌操作前的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696、P=0.003,x2=13.306、P=0.001,x2=11.111、P=0.001).对照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4.0%(37/50)、80.0%(40/50)、82.0%(41/50),观察组分别为 98.0%(49/50)、100.0%(50/50)、98.0%(4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960、P=0.001,x2=11.111、P=0.001,x2=7.111、P=0.008).结论 运用追踪方法学联合FMEA可有效改善手卫生管理效能,值得应用推广.

    追踪方法学FMEA手卫生医院感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基于疼痛管理的康复护理效果评估

    刘寿珍夏恩琴李清娜
    2801-2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疼痛管理的康复护理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控制、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3例,按照病床奇偶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59.38±4.02)岁,病程(5.12±1.24)h;观察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59.44±4.07)岁,病程(5.10±1.22)h.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疼痛管理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恢复进程(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控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心律失常、粘连性肠梗阻、下肢血栓)及预后结局[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45±2.01)h、(9.74±1.27)h、(1.06±0.34)d、(7.80±1.03)d,均短于对照组的(18.64±2.17)h、(12.58±1.69)h、(2.37±0.76)d、(11.54±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64、10.110、11.862、14.866,均 P<0.00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48h、72h疼痛评分分别为(6.03±0.97)分、(4.66±0.69)分、(3.13±0.6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24±1.26)分、(5.98±0.95)分、(4.55±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6、8.439、8.921,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28%(7/57)比28.57%(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4,P=0.032).观察组患者GQOLI-74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21.35±2.54)分、(22.24±2.40)分、(23.51±2.44)分、(22.12±2.7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7.41±2.26)分、(16.05±2.21)分、(18.35±2.46)分、(19.29±2.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06、14.256、11.194、5.976,均P<0.001).结论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基于疼痛管理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手术恢复进程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管理康复护理疼痛控制预后结局

    高龄胃癌患者微创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杨丽萍司毅任广卓
    2806-2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23例行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早期(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发生并发症组115例、未发生并发症组308例.统计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应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预测模型.结果 发生并发症组中男78例、女37例,年龄(88.08±2.85)岁,体重指数(BMI)(22.77±2.23)kg/m2,肿瘤长径≥4 cm 71例、<4 cm 44例;未发生并发症组中男185例、女123例,年龄(83.46±2.07)岁,BMI(22.81±2.21)kg/m2,肿瘤长径 ≥4 cm 176 例、<4 cm 132 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并发症组的年龄、术前合并症、术中出血量、脉管侵犯、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与未发生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偏高(OR=1.514,95%CI=1.167~1.965)、术前合并症(OR=1.766,95%CI=1.322~2.361)、术中出血量≥200 ml(OR=1.501,95%CI=1.116~2.018)、脉管侵犯(OR=1.395,95%CI=1.090~1.786)、血清 PA 水平偏低(OR=1.484,95%CI=1.148~1.919)(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logit(P)>12.91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62,95%CI=0.687~0.826,灵敏度为79.65%,特异度为61.90%.结论 年龄偏高、术前合并症、术中出血量≥200ml、脉管侵犯、血清PA水平偏低均为影响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对有以上特征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胃癌高龄胃癌根治术微创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干预对策

    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静赵昕陶远聂巧莉...
    2811-2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正念水平、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男49例,女30例,年龄(58.06±6.67)岁,病程(3.91±0.69)d;观察组男47例,女32例,年龄(58.85±7.35)岁,病程(3.68±0.90)d.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从入院开始干预至出院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出院时)的觉知、心理韧性、心理资本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的注意力评分[(66.77±11.12)分]、觉知能力评分[(68.15±10.17)分]、行为意识评分[(65.23±11.27)分]、情绪反应评分[(66.23±10.26)分]均高于对照组[(50.09±10.04)分、(50.23±8.18)分、(52.33±9.64)分、(56.73±8.64)分],心理韧性量表的自强评分[(76.25±5.26)分]、乐观评分[(84.21±4.62)分]均高于对照组[(69.31±5.71)分、(79.55±5.31)分],心理资本量表的自我效能评分[(59.35±6.91)分]、韧性评分[(69.15±3.14)分]、乐观评分[(70.25±6.42)分]、希望评分[(80.21±6.16)分]均高于对照组[(53.83±7.27)分、(60.12±3.10)分、(62.31±6.73)分、(69.55±6.33)分],生活质量量表的症状和视功能评分[(87.27±9.35)分]、身体机能评分[(79.15±5.11)分]、社会活动评分[(69.35±6.91)分]、精神心理评分[(69.15±7.16)分]均高于对照组[(69.16±6.75)分、(73.13±7.36)分、(61.83±7.37)分、(65.12±6.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96、12.204、7.731、6.295、7.945、5.885、4.892、18.190、7.588、10.727、13.959、5.972、6.616、3.787,均P<0.001).结论 将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感知、心理韧性、心理资本及生活质量,并改善其康复效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聚焦解决模式心理韧性生活质量

    本期导读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