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家治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Journal Governa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四个重大转变"的现实意义

    何玉芳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深刻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精辟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其中,"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体现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表达了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彰显了大国责任与使命担当,"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使得真理的光芒更加璀璨夺目."四个重大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谱写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

    "四个重大转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

    国家治理编辑部
    7页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方法论与路线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姜伟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要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准确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水平,奋力开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

    网络强国网络传播网络安全信息化网络法治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十四五"时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

    吴俊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支撑和创造性应用影响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新时期信息化的内涵呈现客体扩展、角色转变、发展深化、价值跃迁四大新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壮大数字经济、提升数治能力、信息普惠利民,我国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展望未来,数据要素创新、算力引擎赋能、平台跨界融通、绿色低碳共享将成为信息化驱动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向.

    信息化建设网络强国高质量发展数字中国

    网络空间治理的当前挑战与应对路径——兼论新时代做好网信工作的"总要求""硬道理""真本事"

    丁柏铨冯莉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网信工作的"十个坚持"重要原则,其中就包括"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循"总要求"才能凝聚和弘扬"正能量",悟"硬道理"才能理解并确保"管得住",练"真本事"才能使网络之利最大化."总要求"对"硬道理""真本事"具有统摄作用,"硬道理"为实现"总要求"和发挥"真本事"提供保障,"真本事"使"总要求""硬道理"产生实效.在实践方面,须坚持党管互联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推进依法治网,不断优化网络生态;坚持问题导向,消除本领恐慌和能力短板.

    网络空间网信工作总要求硬道理真本事

    网络暴力治理的司法困境及对策

    彭桂兵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集纳了刑法中涉网络暴力的犯罪条款,并做了指导性规定.线上的网络暴力主要涉及侮辱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但这三项罪名在实际适用中也存在一些困境:侮辱诽谤罪在适用网络暴力纠纷时面临侮辱行为的定性,侮辱涉及言辞的性质,而在网络暴力中言辞的性质更难把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的法益是个人隐私,但是个人隐私披露也会引发名誉的毁损,这就涉及到底是适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还是网络侮辱诽谤罪;平台承担着审核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禁止传播和删除违法信息等义务,但是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会面临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认定以及不同义务相互冲突等困境.

    网络暴力刑法公民个人信息网络平台

    我国数据安全法治治理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左晓栋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数据治理的法治化程度和体系化建设也成为当下衡量一国法治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分析并总结当前我国数据安全法治治理体系建构的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着力发展的目标,将为保障国家安全,稳步推进数据要素依法、安全、有序流动提供有益参考.

    数据治理数字法治治理现代化

    全球数字安全新态势与中国应对策略

    李勇坚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数字安全问题,从安全的态势来看,数字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既存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舆论操纵等问题,也存在供应链风险、系统性风险等物理世界的问题,而各国在数字安全治理上的观念分歧与政策错位,还导致了各国数字安全政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因此,需要将数字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整体框架下,建立起统一的应对策略.

    数字安全安全态势网络空间数字技术

    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现实挑战与机制重构

    张毅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空间,推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当前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发达经济体相比发展中经济体在网络空间合作治理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二是国际组织(包括区域合作组织)相比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合作治理中发挥着更大作用.为了应对网络空间的风险与挑战,有必要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牵引下,号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及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网络空间治理,重构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机制,将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治理机制多边模式区域合作治理

    中国共产党如何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姚中秋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连遭失败,陷入全面文明危机,"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思想政治之中心问题,"古今中西之争"因此而起.运用世界体系理论,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根本历史任务为尺度,可以论定三个历史时期古今中西之争的得失.相比于沉溺在观念之争的各派,中国共产党基于以实践为中心的唯物辩证法,准确认识现代中国之处境、问题及其症结,展开革命、发展实践,创造总体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实地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

    古今中西之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