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家治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Journal Governa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积极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闫艳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危机彰显,"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频出之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克服人类发展危机的良方.意识是思想和行动的先导,"人类美好生活的可能性"问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着眼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显得极为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个既成的单一静止意识,而是由一组符合世界历史走向的人类生存发展的意识构成的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动态开放的创新型"意识包".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探讨其培育路径,能够更好地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并转化为积极行动,以支持人类延续、保障人类福祉.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包""共同感"意识培育

    十八大以来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启示

    佟家栋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我国坚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应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制度型开放,发展数字贸易,改善营商环境,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自由贸易新发展格局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国家治理编辑部
    15页

    全面把握新时代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要义

    胡怀国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度型开放是新时代我国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突破,是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

    当前我国推动制度型开放面临的主要形势

    王宏禹彭昭男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进入调整阶段,现有的规则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形势.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转型、WTO改革深陷困境,加上中国高质量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使得推动以规则、标准为主的制度型开放成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抉择.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既面临以美国遏制和中美竞争为主的严峻挑战,同时存在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机遇.中国应持续推动自贸区建设与服务业开放,在加强同既有国际标准的融入与对接的同时,引领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制定,并充分利用国际制度平台,为全球经济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方案.

    制度型开放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倡议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东盟深化制度型开放合作的世界意义

    翟崑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度型开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放,是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要素流动型开放,促进商品、服务、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自由有序流动,优化资源匹配,取得显著成效,持续巩固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党的二十大以来,为适应全球新形势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其中,中国-东盟制度型开放合作逐步成型,成果丰富,东南亚或可成为中国对外构建制度型开放合作模式的核心支撑地区.中国-东盟需进一步以深化制度型开放合作为目标,打造生产共同体,助力我国构建更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制度型开放中国-东盟"一带一路"核心支撑区

    亚太地区自由贸易体制建设及其挑战——兼论亚太新区域主义

    陈云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亚太多层次、自主性的自贸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区域主义正在形成.但由于东亚缺乏区域整合力,原本应该发挥火车头作用的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受到民族主义的阻击,亚太地区多层次、自主化的自贸体系可能存在"中心塌陷"的问题,"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短期内难有改观.广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有赖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为了夯实这个基础,亚太国家间除了签订自贸协议,还需要开展广泛、持久的人文交流,建立各种层次的对话渠道,从而实现更好、更快的区域整体发展.

    新区域主义自由贸易亚太地区国际关系

    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家安全:历史经验与现实应对

    戴长征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其中,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当前,中国已经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正在波澜壮阔地推进,中国将如何走好接下来的对外开放道路,要坚持怎样的对外开放,如何统筹好对外开放和国家安全,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对此,在国内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国际上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做好应对各类外部风险与挑战的准备.

    对外开放国家安全现代化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风险挑战

    县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模式选择

    张云飞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科学要求,从县域范围的人口动态、资源禀赋、能源结构、环境承载、生态状况等自然条件和地理方位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因地制宜地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模式,力求将生态化和现代化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现代化县域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目标——"县域治理"系列专题之一

    国家治理编辑部
    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