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曹书杰

双月刊

1009-1017

gujs@nenu.edu.cn

0431-85099771

130024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学术刊物。反映古籍整理研究成果,交流工作经验,培养古籍整理人才,报道国内外古籍整理研究情况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余文》名义考——兼及《新修玉篇》的《玉篇》蓝本问题

    冯舒冉魏现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阴祐取"《韵》有《篇》无"者编之以为《余文》,金代邢准《新修玉篇》征引《余文》多达9168条.《余文》之"《韵》"为《集韵》,其"《篇》"即《玉篇》.比较《余文》与各本《玉篇》的字头,可见《余文》之"《篇》"既非《大广益会玉篇》,也非原本《玉篇》.结合《玉篇》传播史,确定该"《篇》"乃是《新修玉篇》卷首所言唐代孙强《玉篇》.与《新修玉篇》相比,金代韩道昭《四声篇海》引《余文》条目时做了动态调整,是其将《玉篇》蓝本改为《大广益会玉篇》后的内在平衡的结果.由此反证:《新修玉篇》的《玉篇》蓝本一仍金人王太《增广类玉篇海》之旧,为孙强《玉篇》.

    孙强《玉篇》《新修玉篇》《余文》《玉篇》蓝本

    《文献通考·经籍考》体例再评——以医家类文献为中心

    于佳敏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献通考·经籍考》辑录思想与学术价值有待深入挖掘.以医家类文献为考察中心,从文本内容切入,对《经籍考》及其主要辑录源文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比勘、辨析,对该目录辑录体例进行析评.认为这部书于形式与内容上皆融入了马端临独特的思维视角与编排方法,不仅具有保存史料之功,更为学界展现了较为成熟的辑录体目录学的理论构架方式与实践方法.

    马端临《经籍考》医籍辑录体例

    《新刊军政条例》考论

    李鹏飞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刊军政条例》由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杨绎、员外郎李鉴、主事吴志、戴豪等纂修于明代成化十六年(1480),弘治十七年(1504)厚德书堂刊行,迄今仅见赵镗《军政备例》收录.《新刊军政条例》内容包括宣德四年(1429)条例33条、正统元年(1436)至三年定例35条、成化十年至弘治三年事例38条,各部分依年代顺序分别编排.《新刊军政条例》上承正统《军政条例》,下启霍冀《军政条例类考》、万历《军政条例》,是明代军政文献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研究明代军政条例的发展、沿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新刊军政条例》《军政条例》《军政条例类考》《军政备例》

    何秋涛进呈《朔方备乘》史事

    刘文华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咸丰年间,刑部主事何秋涛因兵部尚书陈孚恩的鼎力举荐而受知咸丰帝,并奉命进呈所撰《北徼汇编》.咸丰帝将书交由南书房鉴别,还召试了何秋涛.随后,咸丰帝赐书名《朔方备乘》,并令何秋涛入值懋勤殿.但何秋涛并未因此而飞黄腾达,很快就于同治元年去世.

    何秋涛《朔方备乘》陈孚恩咸丰帝

    《云谣集·内家娇》中的敦煌相术及佛教相好——以"眼如刀"为切入点的考察

    李博昊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谣集》两首《内家娇》皆用"如刀"摹写女子的眼睛,此或受敦煌相术及佛陀相好的影响,乃赞美女子拥有富贵上相.唐代"夸宫娃如菩萨",故贵族女子之摹绘常与菩萨造像肖似.P.3251"御制林钟商内家娇"或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其崇信佛教且颇知相术,故有"眼如刀"之语."眼如刀"的表述未见于《内家娇》一调其他创作,亦未见于现存的文学作品,但仍隐射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心态.

    《内家娇》眼如刀相术相好李存勖

    试析唐代庐墓旌表问题

    王美华卢鹏行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庐墓在唐代受到朝廷的重视,一些庐墓孝子受到了旌表.朝廷对庐墓孝子的旌表与其庐墓的时长、孝感神异现象及孝子的身份、年龄等直接相关.唐时在朝廷对庐墓孝子的旌表奖励举措的影响下,居丧庐墓的事例逐渐增多,庐墓孝行也得到了社会上的赞誉和崇敬.然不可避免的是,假借庐墓沽名钓誉、逃避赋役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关于庐墓旌表的争议.

    唐代居丧庐墓旌表

    《离骚草木疏》及其辑补辨证书的得失

    邓盼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人吴仁杰著《离骚草木疏》专事屈赋草木的考证,征引广博,考辨精详,对旧注多有补充订正,成就突出.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吴氏考证时也出现了不少失误.后来,明人屠本畯大量删削吴《疏》内容,略加增补,撰成《离骚草木疏补》.此书历来评价不高,但它在吴《疏》的基础上增释条目,补充新材料,有时也提出不同的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清人祝德麟又著《离骚草木疏辨证》,增补吴《疏》所阙,纠正吴《疏》之误,堪称"斗南功臣",却也不无牵合之说.尽管三书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但都促进了屈赋草木研究的发展,是《楚辞》名物训诂史上的重要著作.

    《离骚草木疏》等名物训诂匡补

    《许文穆公全集》集外辑佚考释

    夏建圩董家魁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国是明代中后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其著《许文穆公全集》中有大量的疏、议、策问等文,论及政治、边防、漕运、治河、宗藩、科举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且为众多徽州商人撰写寿序、行状、墓志、墓表,涉及经商路线地点、经营行业与规模、善行德业等各个方面;并根据时事对儒学有针对性的阐发等,使得全集具有多种价值.本文辑录其集外诗3首,文5篇,尺牍11则,并作简要考释,以完善、充实其全集.

    许国政治徽商辑佚

    清诗话补目

    李建江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诗话体量庞大,现有诗话目录的整理成果丰硕,但仍存在继续完善的空间.检清代民国报刊、地志、别集、谱牒等,发现尚未被著录的诗话七十二种,可补文献目录之阙.

    诗话目录清代

    高丽朝《夹注名贤十抄诗》所选杜荀鹤诗校补

    郭殿忱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丽朝佚名学者所编《十抄诗》是迄今所知海内外第一部唐诗七律选本.其后高丽僧人子山旁征博引中土文献加以注释,复用《夹注名贤十抄诗》之名付梓传世.其中《十道志》《关中记》等书,久已散佚,幸赖是书保存吉光片羽.然而后世讥评该书"字颇舛错""注多鱼鲁"并非妄言.如《王荆公唐百家诗选》误作《王公百家诗选》.诗题中"泊江浦"讹作"泊浦江";"罢举赴"误作"罢赴举".另"照、炤""并、竝"等正异体字.他校、理校所纠正的"探"应作"採","揽"应作"搅"等"鲁鱼亥豕"类手民之误,均一—指出并改正.

    十抄诗夹注杜荀鹤校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