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骨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骨科
骨科

陈安民

季刊

1674-8573

orthopaedics2009@163.com

027-83662649

430030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骨科/Journal Orthopaedics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146a通过TGF-β1/SMAD通路调控脊柱结核进展的分子机制

    李小鹏厉锋董阳张扬...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46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母亲抗肢瘫(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通路在脊柱结核进展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脊柱结核病人和正常病人髓核组织,验证miR-146a/TGF-β1/SMAD通路在结核髓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离培养髓核细胞,敲低/过表达miR-146a,分别应用qPCR、Western blot、CCK-8、划痕实验验证miR-146a对TGF-β1/SMAD通路表达及髓核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病人比较,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减低,miR-146a在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组织中表达量显著减低,而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组织中SMAD同系物2(SMAD2)、SMAD同系物3(SMAD3)、SMAD同系物4(SMAD4)、TGF-β1基因表达增高,SMAD同系物7(SMAD7)表达减低,提示miR-146a与TGF-β1/SMAD通路活性显著负相关.过表达miR-146a可抑制SMAD2、SMAD3、SMAD4、TGF-β1和促进SMAD7表达,而敲低miR-146a可促进SMAD2、SMAD3、SMAD4、TGF-β1 mRNA和抑制SMAD7表达水平.细胞实验进一步证实过表达miR-146a可促进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而敲低miR-146a可显著抑制其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 miR-146a是脊柱结核进展的关键调控因子,其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通路活性进而调控髓核细胞增殖及迁移活性.

    脊柱结核miR-146aTGF-β1/SMAD通路髓核细胞

    多学科协作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骨科机器人导航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病人中的应用

    董海燕朱红珍李景峰黄桂玲...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加速康复外科(MDT-ERAS)模式在骨科机器人导航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骨科机器人导航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病人4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MDT-ERAS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静息性和活动性疼痛、腰椎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静息性和活动性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机器人导航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病人采用MDT-ERAS模式,可有效降低病人术后疼痛,帮助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促进病人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骨科机器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

    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徐咏连詹雪吴明珑刘洪娟...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科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4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脑脊液漏病人使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腹带加压包扎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加压包扎处的皮肤情况.结果 观察组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2±0.24)分vs.(6.74±1.43)分;(5.09±1.12)d vs.(7.18±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加压包扎处皮肤无异常;对照组发生皮肤异常9例(42.86%),其中红肿4例、水疱1例、破皮4例.结论 新型加压绷带有助于提高加压包扎的护理效果,缩短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和引流管留置的时间,明显改善病人加压包扎处的皮肤状况,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病人术后的康复.

    新型加压绷带腰椎手术脑脊液漏加压包扎带

    胫骨逆行髓内钉在高危人群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熊远飞刘晖许遵营张剑平...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逆行髓内钉(retrograde tibial intramedullary nail,RTN)治疗高危人群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AO/OTA 43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采用RTN治疗的13例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龄骨质疏松症、出血性水疱、酗酒、长期吸烟、精神分裂症、开放性骨折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52.6±19.4)岁(16~85岁);记录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发症、拍摄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 13例病人术前等待时间为(7.1±1.7)天(5~10天),手术时间为(61.1±7.1)min(52~75 min),住院时间为(12.6±1.9)天(10~16天).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8±2.3)个月(11~1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人胫骨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5.0±0.7)个月(4~6个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断裂、无术区持续性疼痛,AOFAS评分为(84.0±7.3)分(69~93分).除2例病人出现手术切口浅表感染外,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 RTN是治疗高危人群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有效方式,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创伤和软组织激惹小、临床疗效好等优势.

    胫骨远端骨折胫骨逆行髓内钉高危人群并发症

    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黄俊琪程佳佳王陶石波...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的15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为(54.9±12.7)岁,车祸伤2例,高坠伤7例,同一平面摔倒6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完善X线片、CT平扫评估髌骨骨折情况.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病人手术时间为(85.3±9.2)min,出血量为(113.3±35.2)mL,随访时间为(18.6±9.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0±0.8)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09.3°±13.9°,VAS评分为(1.9±1.4)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6.1±2.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术前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与骨折愈合不相关.结论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固定可提供早期稳定支撑,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髌骨骨折膝关节钢丝张力带锚钉重建

    显微外科技术下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张松陈步国吴尧朱辉...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下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为10~60岁,平均41.3岁,指神经损伤9例,腕部及前臂远端的正中神经损伤14例.神经损伤予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修复,记录病人两点辨别觉,参考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的评定标准评估指神经恢复情况,手部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结果 病人术后随访9~14个月,9例指神经损伤病人的两点辨别觉平均为7 mm,S3级6例,S3+级3例,14例腕部及前臂远端的正中神经损伤拇指对掌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优7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为71.4%.结论 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人体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运用安全,能较好地改善神经恢复情况,在促进神经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周围神经神经功能神经断裂

    Nice结缝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熊为赵猛徐圣康张劲松...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ice结不可吸收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例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病人资料,均为男性,年龄12~16岁,平均13.83岁;均为运动损伤,短跑比赛5例,篮球比赛1例;骨折移位≥1 cm;均采用Nice结不可吸收高强度缝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收集病人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并发症,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6例病人手术时间25~62 min,平均36 min;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2个月.病人术后4周VAS评分为(1.00±0.63)分,与术前[(3.00±0.6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46,P=0.001);术后8周VAS评分为(0.17±0.41)分,与术后4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2,P=0.042).无术后感染、股外侧皮神经损伤、骨折再移位、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均能返回学校,末次随访骨折均愈合并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Harris评分均为100分.结论 采用Nice结不可吸收高强度缝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康复快,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Nice结缝线内固定骨骺损伤

    足部肿瘤样钙质沉着症一例报道

    王振明晓锋葛立业俞光荣...
    86-88页

    颈椎病致单侧膈肌麻痹一例

    郑圣安郑丰裕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椎疾患导致C4神经根损害出现同侧膈肌麻痹,是临床中极为罕见且鲜有报道的可引起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之一.本文报告一例63岁老年女性,因急性胸闷伴呼吸困难就诊,经多学科会诊综合研判,考虑为颈椎病致左侧膈神经麻痹引起膈肌麻痹.经急诊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最终康复痊愈.急性胸闷及呼吸困难多见于心肺、脑血管等相关疾病,颈椎病导致膈肌麻痹者,临床极为罕见,容易漏诊,医生需意识到该病因的存在,尽早识别,一旦确诊需快速处置.

    膈肌麻痹膈神经麻痹呼吸困难颈椎病

    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膝关节布鲁氏杆菌感染一例

    朱瑞欢黎金羽柴生颋洪郭驹...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关节布鲁氏菌病的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膝关节反复肿痛,容易与其他非感染性疾病相混淆,尤其在低风险地区,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报道1例低风险地区膝关节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病例,并对该病的发生、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论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膝关节感染布鲁氏杆菌膝关节镜利福平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