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骨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骨科
骨科

陈安民

季刊

1674-8573

orthopaedics2009@163.com

027-83662649

430030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骨科/Journal Orthopaedics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胜任力导向的Mini-CEX和DOPS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华文彬杜宇昕邓凤文刘恒发...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应用胜任力导向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岗位胜任力提高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住培基地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6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教学方法相同,试验组采用胜任力导向的Mini-CEX和DOPS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通过年度理论考核,包括基础理论考试及临床技能操作,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Mini-CEX和DOPS评估比较试验组培训前后的评分.结果 试验组住院医师在年度考核中的技能考核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培训后Mini-CEX考核在医疗面谈、体格检查、人文素养、临床判断、沟通技能、组织效能、整体表现7项核心能力评分上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培训后DOPS考核在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准备工作、病人安全、技术能力、无菌观念、后期管理7项核心能力评分上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胜任力导向的Mini-CEX和DOPS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骨科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力.

    胜任力导向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形成性评价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赖婷吴明珑胡凯利周欣可...
    258-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病人运动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THA术后1~2d的病人,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Tampa运动恐惧症量表(TSK)、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SEE)、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GO-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2、2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2)、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61份,有效冋收249份,有效冋收率为95.40%.249例THA术后病人TSK得分为(39.14±7.65)分,恐动症发生率为43.78%(109/249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合并慢性疾病、运动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是THA术后病人发生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THA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恐动症病人的早期评估及管理,鼓励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整合认知运动训练、行为疗法和心理干预等多种方法,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积极性和自主性.

    全髋关节置换术恐动症影响因素

    术后延长吸氧时间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疼痛、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古茹骆卫玲王嘉龙李娜...
    263-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延长吸氧时间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病人术后疼痛、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TKA治疗的病人142例,男65例,女77例;年龄(73.35±7.3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8 h的常规鼻导管低流量(3 L/min)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延长吸氧时间至术后48 h.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8、24、48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和术后8、48h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术前和术后24、48h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48 h 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48 hV 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8、24 h 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 Sp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白介素-10(IL-10)、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8、48h 血清 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术后延长吸氧时间可降低老年TKA病人疼痛,提高病人术后免疫功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术后延长吸氧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

    何胤李志琳任大伟席天平...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PPECD治疗单节段CSR者28例,评估其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的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结果 术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术后无感染、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无病人因复发行翻修手术.28例病人随访时间为(16.7±2.9)个月(12~23个月).术后及各随访时间的VAS评分、NDI均较术前降低,JOA颈椎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6.4%(优20例、良7例、可1例).结论 在把握严格适应证的情况下,PPECD是治疗CSR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可作为传统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替代术式.

    神经根型颈椎病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短期疗效

    急性自发椎管内血肿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体会

    高海燕黄浩然周政纲沈世彬...
    27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2例急性自发椎管内血肿病人的诊断、治疗方式及康复过程,并进行文献检索学习总结.病例1,女,58岁,因"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3 h"入院,症状进行性加重,术前MRI平扫及增强提示椎管内硬膜下占位性病变,手术予以清除血肿联合减压内固定治疗,术后病人下肢神经症状有所缓解,且经过1年的系统康复治疗,下肢神经功能显著性恢复.病例2,女,76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6 h"入院,MRI平扫及增强提示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考虑血肿,且病人短时间内下肢神经症状缓解明显,遂给予保守治疗,出院前下肢感觉、肌力均恢复正常.对于怀疑急性自发性椎管内血肿的病人,应早期完善MRI平扫及增强,明确诊断,评估其神经功能,对于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病人,应早期手术治疗解除压迫恢复神经功能,术后联合康复治疗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少后遗症;对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D级或E级、出血量少、神经症状轻且短时间内症状改善明显的病人,可选择保守治疗.

    椎管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手术保守椎板切除减压

    经皮穿刺活检确诊儿童股骨远端骨内血管瘤一例报道

    崔浩诚郑凯徐明于秀淳...
    278-28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发生在椎体和颅骨的骨血管瘤不同,儿童四肢长骨骨血管瘤常常伴有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其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常伴有骨质破坏的表现,因此容易误诊为恶性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术是明确诊断的优先推荐方式.本文报道1例儿童股骨远端骨内血管瘤的病例,归纳该病例的首发症状、影像学特点、确诊过程及随访结果,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骨血管瘤四肢长骨穿刺活检影像学特点文献复习

    生物钟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杜牧王栋杨柳罗卓荆...
    282-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椎间盘退变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很高,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是导致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椎间盘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异常,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细胞死亡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结构和功能异常.椎间盘是高度节律化的器官,每日经历着运动和休息状态产生的周期性力学载荷变化,而工作倒班或者飞行时差等节律扰乱行为,增加了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这提示生物钟破坏可能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生物钟紊乱如何导致椎间盘退变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总结了靶向生物钟基因调控网络各个环节的干预策略,为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时间治疗学新思路.

    生物节律椎间盘退变分子靶向治疗髓核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