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董维忠

月刊

2096-4714

gkjj2008@yahoo.com.cn

022-27835414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电台道香榭里2号楼1门101号

产业创新研究/Jour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金融对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尚超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的创业能力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数字金融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金融对创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利用数字金融可以开辟更为高质量的创业渠道。数字金融可以降低创业的资金获取成本,推进我国创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数字金融角度出发,分析出数字金融对创业的影响机制,并对创业中对于数字金融的运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数字金融创业影响运用

    ESG披露对生物医药企业绿色创新及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研究

    王学俊孙振清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10年11月1日正式出台了《社会责任指南标准》(IS026000),确定了社会责任的组织管理及环境等七项主题,规范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了生物医药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研究了ESG表现、绿色创新及两者交乘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ESG表现以及绿色创新均能促进提升企业价值,两者交乘项对企业价值表现为替代效应。基于此,提出企业注重ESG、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物医药企业企业价值ESG表现绿色创新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考

    李怡丹黄嘉启
    14-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区域产业经济面临重塑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深入解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的内涵,探讨了它们结合所带来的变革意义,如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和经济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等,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针对性策略。

    智慧城市建设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策略

    新格局下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侯树琴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变革,产业金融作为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纽带,正逐渐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角色。新的经济格局下,产业金融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动力,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了产业金融的新特征、功能与赋能实体经济的策略路径,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新格局产业金融实体经济发展路径

    培育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驱动海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浩李白杨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培育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家重大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度重视产业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总结了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培育的政策、企业、技术、场景四个层面,分析了海南自贸港培育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基础条件,然后针对性地对海南自贸港引入相关产业、培育发展生态提出了参考建议。

    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视角下河北省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

    周子炎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这一决策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框架,引领中国朝着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前进。河北省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省份,在新型工业化战略下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本文选取2002-2022年河北省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河北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关联关系,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增长也推动了产业升级的加速。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型工业化战略下河北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新型工业化产业升级经济增长

    数字普惠金融驱动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李煜彤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11个省市2011-202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我国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是其重要的中介变量。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各省市应完善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加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场景。

    数字普惠金融经济增长技术创新长江经济带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演进特征与协同发展路径

    章露兮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促进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延伸至天津、河北三地所构成的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对于发挥北京的核心影响力、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的共创共建,首都都市圈在产业、科技、交通、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发展也逐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开辟出一条高度现代化的首都都市圈新路径,必须持续推动都市圈三地相互耦合互动、利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加快构建数据资源要素配置体系、促进交通一体化发展。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

    国内外海洋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对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费晶晶肖侠陶音琦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江苏海洋科技金融模式对实现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美国、日本的海洋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剖析青岛、深圳、福建等国内海洋强区的科技金融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及实践经验;提出值得江苏借鉴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风险担保+专门化"四位一体的海洋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并分别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完善江苏海洋科技金融模式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海洋科技金融助推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海洋科技金融国内外经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碳"背景下淮海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李威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是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推进"双碳"工作既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淮海经济区十个城市在"双碳"背景下绿色发展现状的分析(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宿州市、淮北市、商丘市、枣庄市、济宁市、临沂市、菏泽市),提出了构建淮海经济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面向未来的淮海经济区绿色发展路径,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以及淮海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

    淮海经济区"双碳"背景绿色发展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