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董维忠

月刊

2096-4714

gkjj2008@yahoo.com.cn

022-27835414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电台道香榭里2号楼1门101号

产业创新研究/Jour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在新一轮产业链变革中平稳应对挑战

    王宏利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全球产业链可能更加本地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变迁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全球产业链变迁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保证中国产业链安全稳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结合中央提出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以深化改革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主线,结合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宏观调控建议。

    产业链双循环发展供给端

    基于ERGM的城市间绿色低碳技术专利转让网络结构及演化研究

    吕彦朋姜军张宁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各国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间形成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转让网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2003年至2022年间中国各级城市之间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转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2003至2022年间,城市之间的绿色低碳技术转让网络趋向于建立基于互惠的关系,其中技术的供需关系对转让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在内部的扩散程度相对较低。此外,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绿色技术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环境规制的影响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从地理位置来看,距离对技术转让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相反,产业和制度的邻近性对技术转让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绿色低碳技术城市间专利转让网络随机指数图模型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FDI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赵祎梦张学敏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基础设施如何提升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既是六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更高水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4-2016年逐年设立的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对中国2008-2019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宽带中国试点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城市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培育利用外资新优势提供了政策参考和借鉴。

    宽带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数字基础设施

    技术转移转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吕照亮
    10-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转移转化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转移转化是将科学技术从研究、开发阶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过程,它涉及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等多个方面。然而,技术转移转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协作。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对于促进技术转移转化至关重要。本文梳理和分析了技术转移转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概念、构成要素、背景分析及建设路径,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推动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转移转化创新生态系统主体资源平台政策

    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路径探索

    纪宗军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这个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机械工程的重要分支,其发展对于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路径

    大数据环境下的人工智能算法设计研究

    曾辉王倩赵普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大数据的产生与积累涉及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金融、医疗保健、交通运输等。这些海量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对于决策制定、趋势分析、资源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的涌现为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论文旨在探讨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算法的设计与优化,以解决传统算法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所面临的问题。

    大数据环境人工智能算法设计

    "双碳"目标背景下省级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研究——以辽宁省绿色电力交易实践为例

    米欣田程程李洋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下,绿色电力交易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辽宁省已经探索建立绿电"一站式"服务平台,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绿色电力交易的发展。然而,在绿色电力消费市场、绿证交易、配套设施、成本和新能源消纳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阐述辽宁省绿色电力交易的现状和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激发绿色电力交易市场活力,完善绿证交易体系,加强绿色电力交易配套设施建设,多元化消纳新能源,促进绿色电力交易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绿电交易"双碳"绿证新能源

    "智赋万企"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基于福建省智能制造实践的思考

    程春生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颠覆性创新与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已然成为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其先进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力量。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引擎,正通过深度整合尖端制造技术、信息物理系统,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制造过程朝着智能化、柔性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型。这种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运营效率,更在深层次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赛道"。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需要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从互联、互通、创新、共享等方面"智赋万企",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智赋万企

    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水平测度与绩效评价研究

    宋迎迎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显著增强长三角区域竞争力,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对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水平测度与绩效评价,研究发现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水平综合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创新绩效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改进空间。在此基础上,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网络四个层面提出加快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水平的政策建议。

    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水平绩效评价

    数字经济新业态背景下稳就业优势与策略分析

    刘小燕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稳定就业不仅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文章首先指出了在数字化转型中保持就业稳定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在数字经济新业态背景下稳就业的优势,包括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和技能需求的提升。然而,也面临诸如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公共就业服务效率低下以及新兴行业就业稳定性问题等现实困境。针对问题,提出了包括完善就业服务与政策协同、增强对新兴行业的监管与支持、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等多维度的纾解路径,旨在为数字经济新业态下的稳就业提供策略性建议。

    数字经济稳就业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