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董维忠

月刊

2096-4714

gkjj2008@yahoo.com.cn

022-27835414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电台道香榭里2号楼1门101号

产业创新研究/Jour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推进区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程风雨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区域的科技进步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以其独特的科技创新核心、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及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等特点,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新的契机。就广州而言,新质生产力能在激发科技资源投入、加速科技创新循环等方面助推科技自立自强。然而,广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且主体地位不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创新生态系统不够完善等。对此,建议采取突破核心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等举措加快推进广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

    新质生产力区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颖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指出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新质生产力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滨海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双边信息博弈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型研究

    陈钰靓郭越林耀峰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信息披露的调研,结合演化博弈论构建绿色供应链金融融资过程中供应商和制造商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在不同情形下双方的环境信息披露倾向得出相关结论。分析得出,在供应商和制造商披露真实环境信息的情况下,双方对推动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企业而言可实现长期利益。

    绿色供应链金融演化博弈环境信息披露

    基于极值熵值法的全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研究

    宋博通蒋克昂王涵滢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5-2019年全国31省(市、区,不包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全国区域韧性分布状况。首先,结合理论依据,建立区域经济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极值熵值法对区域经济韧性进行测度评价。最后,分析区域韧性现状得出:我国各地区经济韧性评价值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依次递减格局;珠三角、长三角、首都经济圈经济韧性始终保持引领地位并逐渐增强。

    区域经济韧性指标体系法极值熵值法

    京津冀城市群电子信息制造业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

    仝昭媛李业锦叶思雨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4318家京津冀电子信息企业微观数据,采用核密度、稳健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京津冀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京津冀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产业细分核密度估计稳健回归模型

    山东省发展蓝碳经济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

    张静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排放压力加大,提高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总结山东省蓝碳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对山东沿海丰富的盐沼湿地、海草床等蓝碳资源种类进行分析,探究山东在发展蓝碳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以坚持系统思维方法,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加快上中下游衔接、融合蓝碳经济发展全产业链,统一蓝碳核算标准、科学评估蓝碳碳汇储量等路径共同推进山东省蓝碳经济发展,打造蓝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山东样板。

    蓝碳经济山东蓝碳海洋经济

    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于蓉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东莞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约束加强等多重挑战,亟须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常态。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诊断其障碍因素。研究发现,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在过去十多年显著上升,其中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然而,绿色发展相对薄弱,开放发展面临新挑战,而共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经济高质量发展熵值法障碍度东莞

    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从全局战略到局部实施的思考

    胡式容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绿色生产力,对于促进能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出发,首先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了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指出新质生产力对于云南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重大意义。最后转向微观视角,详尽阐述风光火储、源网荷储、电煤转型、储能技术以及天然气和氢能等关键领域,是未来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发力点。

    新质生产力新型能源体系政策研究新能源

    关于大南昌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王雪峰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省提出"一圈两轴四群"城镇开发格局中,建设"大南昌都市圈"被摆在了首要的位置。国外对都市圈的研究较早,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进展较快。国内与都市圈协同发展相关的研究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关于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第二,关于各层次城镇化空间形态(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研究;第三,江西省学者关于大南昌都市圈的研究。大南昌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既是圈内统一要素市场的协同,也是圈内与圈外的互补竞争的协同,更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协同。

    大南昌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安徽省郎溪县为例

    吕凌峰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县域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根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新质生产力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以安徽省郎溪县为例,经分析,郎溪县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关于壮大制造业整体实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总体规模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不足等,郎溪县应聚焦主导产业、借力科技创新、增蓄发展效能,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