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董维忠

月刊

2096-4714

gkjj2008@yahoo.com.cn

022-27835414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电台道香榭里2号楼1门101号

产业创新研究/Jour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西北片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周洵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23个城市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木材料,通过测度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指数,测算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趋势,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来把握黄河流域西北片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现状。研究发现,西北片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时间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中游城市高于上游城市的趋势。基于问题分析,研究提出相对应的西北片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优化策略,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区域协同并进、城乡优劣互补。

    黄河流域西北片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

    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秩序构建及政策选择研究

    陈奕霖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大数据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促进产业的持续创新。另一方面,当前的法律框架在面对大数据这一新兴领域时存在滞后性,难以有效应对数据所有权、隐私权、使用权等问题,给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以期为构建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秩序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秩序构建政策选择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贸易便利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纤纤吴娟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92年中哈建交以来,中哈两国经贸合作已走过32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中哈两国贸易水平和规模都不断发展。在贸易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贸易便利化是促进中哈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有效提升中哈双边的贸易便利性,才能有效提高贸易效率,带动两国更大的贸易规模,促进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哈两国贸易便利化发展进程,分析现状、找到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一带一路"中哈贸易便利化

    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何博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我国2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再生能源数据手册2022》和《能源数据联盟》中的数据,根据"数量—比例—资源"评价原则,构建灰色接近关联度和两阶段灰色综合测度决策模型,对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析,为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新能源发电产业区域差异灰色关联度分析灰色聚类分析

    需求视角下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的策略选择

    游昭妮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伴随时代和制度变迁,营商环境优化应从政府供给导向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型。企业具有"拟人化"特征,对照需求层次理论,民营企业有"活下去"的生存需求、"稳得住"的安全需求、"留得下"的社交需求以及"能发展"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应以平等高效为"基"优化市场环境、以安全稳定为"本"优化法治环境、以亲清交往为"要"优化政务环境、以善治共赢为"擎"优化人文环境,方能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企业发展之进。

    营商环境民营企业需求理论

    增加值核算视角下中国—东盟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

    施泽君张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增加值统计法计算2009-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除在2014年和2018年经历两次下降趋势外,其余年份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按国别分析,中国出口东盟隐含碳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三国,占出口隐含碳总排放的比例高达64。10%。从行业分析,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关键部门。

    增加值核算框架东盟出口贸易隐含碳投入产出法

    平台AI技术创新对合作商营销转化率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华麟国际AI技术创新应用为例

    沈莉娟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重点研究数字平台经济应用AI高科技创新对平台合作商营销转化率的影响机制。以华麟国际教育平台为例,通过AI创新应用对数字营销、商业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获取具体数据并加以分析,获得影响要素和机制验证,得出数字平台AI技术创新对营销转化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的结论。

    技术创新平台经济营销转化率AI

    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准化实施研究:现状、机制及路径

    高熠璇周伟伟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营商环境被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为了满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需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针对营商环境存在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国家层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但优化营商环境的"1+N"法规政策体系在各地尚未形成体系。支撑营商环境优化的标准化实施机制是简化与便利、统一与保护、最优原则和最大效益。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准化实施路径包含健全营商环境标准机制,强化协同统一;标准性处理政务结构,加强市场主体满意度;关注先进技术使用,带动标准性以及信息化的融合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现状机制路径

    组织开放性视角下标准竞争机制研究

    吴雁隋月红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标准事业起步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技术系统具备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完善构建集聚众多行动者参与协同创新的开放性标准化组织是我国经济发展走向长期繁荣的重任之一。以移动通信领域WIMAX和LTE标准竞争为例,本研究论证了组织开放性的重要性:技术性能效应提升标准质量,网络外部性加快标准扩散。基于这两种机制的标准代际演进强调组织开放性的核心作用。开放性组织提供更高质量标准,形成规模性用户安装基础;多元化主体加快标准演进,降低先发标准的网络效应。因此,培育高度开放有序合作的组织模型是我国标准领域后发赶超的必经之路。

    标准竞争组织开放性网络外部性WIMAXLTE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经济法思考

    李铭松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经济法问题,通过分析现有法律框架与实际案例,揭示出当前经济法在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局限。在分析全球及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经济法中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及绿色金融支持等政策工具的实际应用与效果。进一步,通过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和生物质能产业的案例,揭示现行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法律完善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助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