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董维忠

月刊

2096-4714

gkjj2008@yahoo.com.cn

022-27835414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电台道香榭里2号楼1门101号

产业创新研究/Jour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港口高质量发展策略

    王晟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港口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为更好地推动江苏港口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港口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江苏港口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加强港口规划布局、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港口基础设施更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高质量港口人才队伍等方面发力。

    区域一体化江苏港口高质量发展

    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孙慧莹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政策和资本的驱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步入发展的快速通道,人口增速减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加剧更是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造了机遇。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界定人形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析其产业链条、市场现状、市场前景以及相关政策,结合市场上代表性人形机器人产品的发展现状,对鹤壁经开区关于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提出几点思考建议,应围绕"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三大路径,超前谋划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

    借鉴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经验推动嘉兴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杨志刚郝彬凯杨建国
    7-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人工成本增高的背景下,制造业"机器换人"已是大势所趋。上海机器人产业集聚的做法对于嘉兴产业链招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上海机器人各个发展阶段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上海机器人集聚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上海嘉兴两地机器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嘉兴能够继续深化与上海等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机器人产业嘉兴协同发展

    Ku波段卫星通信电调极化跟踪器设计及误差分析

    邓世明钱渊源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Ku波段卫星通信天馈系统中极化跟踪器的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电调极化跟踪器。该极化跟踪器由功分器、衰减器、移相器、放大器、3dB正交电桥构成,不仅可以用于接收机中,还可以用在发射机中。本文给出了所提出的极化跟踪器的原理,并采用Matlab软件对可调极化跟踪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改善交叉极化比性能的方法和器件选型准则。

    卫星通信极化跟踪器交叉极化比

    科学大装置特种工艺设计与施工: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卢浩荣黄晶于君毅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全面探讨了科学大装置特种工艺设计与施工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特别以量子实验室及涉核科学大装置(如中子、质子、同位素大装置)为例,深入分析了其核心工艺设备、设计施工关键点,特别关注了特种气体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环保要求、电气安全、职业卫生及安全设计等方面。同时,重点加强了防微振、零磁场、高洁净度以及核辐射防护的特种环境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阐述。结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技术创新、机器人技术、绿色施工与智能化管理在科学大装置特种工艺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前景。本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科学大装置特种工艺设计施工技术创新智能化管理

    开放式创新下创新联合体高效运行机制研究

    李运河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世界,技术变革和产业变迁的速度持续加快,创新联合体的构建及其高效运行对企业的创新实践具有独到的价值。本文以苏州市自主可控汽车电子芯片创新联合体为切入点,立足组建机制、治理机制、激励机制、联合研发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五元维度,指出实现创新联合体有益流变的创新路径,为创新联合体高效运行提供坚守本体立场、发展创新思维、开拓机制革新的强大助益。

    开放式创新创新联合体高效运行机制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薛亚涛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本文旨在探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与趋势,分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通过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推动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协同高效创新,旨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产学研融合

    科技人才集聚的演化博弈分析

    单士甫潘静茹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人才集聚往往是组织与人才系统动态博弈的结果。在组织层面,有形收益作为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在不同产业或者相同产业的不同阶段,组织在相互博弈中会使用有形收益作为重要激励措施。本文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分析组织与组织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出了人才集聚的博弈均衡策略。

    组织有形收益人才集聚演化博弈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探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吴晓咪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竞争的日渐加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相关概述出发,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需求及联盟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结合,最后提出促进联盟形成耗散结构、实现持续创新的管理策略,旨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健康发展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功能、风险及治理

    孙夕龙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 Web2。0和智能全媒体、Web3。0和区块链、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互联网"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功能。深入探讨新一代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风险,包括信息媒介的内在矛盾、Web3。0和区块链在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矛盾,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技术开发和文化实践中的风险。在当前Web3。0和区块链、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互联网"重塑网络意识形态生态并造成新型重大风险的形势下,应锚定党管新一代网络阵地、提升技术标准水平、实施"以技术管技术"等着力点谋划和开展防范工作。

    新一代网络技术Web3.0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