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董维忠

月刊

2096-4714

gkjj2008@yahoo.com.cn

022-27835414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电台道香榭里2号楼1门101号

产业创新研究/Jour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双链"格局变动逻辑分析与我国现实思考

    王宏利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经历了阶段性调整后,又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地区冲突等多因素的影响,进入逆全球化和产业链供应链封闭和萎缩阶段。我国进出口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度融入了世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俄乌冲突逆全球化进出口产业链供应链

    天津滨海新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龙泊宁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滨海新区要打造数字产业集聚区。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是滨海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新区数据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场景化应用、创新数据融合化发展、推进数据安全一体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大数据高质量发展产业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

    张潇然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商业银行申请信贷一直是中小企业进行外源性融资的主要方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本文阐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积极影响,分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在算法和模型、数据安全和治理、人才储备、中小企业自身局限性等方面遇到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

    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路径探析

    谈珊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的现状,包括其发展概述、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转型的需求和挑战,探讨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内涵和目标,明确了绿色转型的定义、目标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路径,希望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绿色技术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

    黄美婷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方法往往忽略空间和时间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存在偏差,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半衰期与实际差距过大。因此,应开展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首先,选取区域经济发展变量,对选取的变量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处理,然后,建立经济发展收敛函数,计量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回归分析方法和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相比,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半衰期计量结果更准确,与实际的40年一致,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收敛性

    政策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吴江区新能源产业为例

    邹俊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双重挑战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而相关国家实践证实政策扶持对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产业发展理论,以吴江区新能源产业为例,对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和发展成效进行评价,提出驱动吴江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地方政府政策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定的政策借鉴和指导。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政策创新产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驱动蚌埠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路径研究

    汪徐春张菊黄树桥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关键,制造业强市是蚌埠老工业基地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分析了蚌埠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现状以及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实施多要素协同创新推动制造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蚌埠科教人力资源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关键作用、引导金融支撑和数字赋能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多措并举的政策建议。

    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成都市绿色消费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机制的构建

    郑艳秋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二十大精神中提出"绿色发展,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是硬道理,绿色发展则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成都市作为超大城市必须秉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一方面,成都需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与产品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成都也需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从绿色消费出发,实现生态资产与生态产品的消费实现体系,从而达成生产与生态、生态与消费的协同增益的高质量发展机制。

    绿色消费生态产品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

    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研究

    丁毅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结构演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相对应的贵阳市产业结构既有历史的缺陷也有现实的短板。以库兹涅兹和钱纳里的研究为依据,对贵阳市三产结构做一个基础性的时间序列和截面分析,发现贵阳市三产结构的历史和现实偏差,得出贵阳市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在于第二产业的重要结论。

    高质量发展产业演变规律产业结构变动

    郑州市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发展研究

    刘焦南杜宗恒王成亮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郑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迈向现代化,但是仍然存在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龙头企业的问题,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未强先衰"的现象,郑州市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建材耐材、服装家居为代表的五个传统产业存在高耗材和高污染等问题;郑州市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忽视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往往"一关了事",缺乏对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质的政策重视。本文以郑州传统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升级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对郑州传统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郑州市传统产业在经历产业升级后,有些传统产业在经历转型升级后被逐渐淘汰出局,传统产业想要实现提质增效成为优势产业,需要政府政策制定更有针对性,通过产业分析最终实现政策制定与产业发展的精准互动。

    郑州市传统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