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创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董维忠

月刊

2096-4714

gkjj2008@yahoo.com.cn

022-27835414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电台道香榭里2号楼1门101号

产业创新研究/Jour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李欣迪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着金融市场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显著提升了银行信贷业务的作用地位。面对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自身基本能力。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商业银行控制风险发生的难点与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发展。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

    赵鑫旭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善,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居民消费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娅楠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库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研究了数字鸿沟对消费结构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鸿沟会抑制居民消费,增加生存型消费的比重,缩小数字鸿沟有利于居民平等享受数字红利,促进居民消费,改善消费结构。由此,建议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数字平台的使用,助力居民实现消费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鸿沟居民消费异质性影响

    数字普惠金融对沈阳市居民消费升级的实证研究

    谷雨霏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科技与传统金融行业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居民消费也在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刺激下迸发出无限活力。为了探究沈阳市居民消费升级是否受到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动以及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2011-2021年沈阳市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沈阳市居民收支等经济数据,通过混合OLS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沈阳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利用变量替换法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替换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数字普惠金融沈阳消费升级

    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探究

    徐梦婷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的招聘、培训、评估、激励和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激发人才的创新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概念,分析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提出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研究——基于DEA模型

    李玲玲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业务整合及资金运作的模式,已成为国际上很多金融机构的选择。同时各地方政府为了发挥地方核心资源优势、促进区域金融业发展,也相继组建了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文中选取26家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研究,运用DEA模型测算效率值,然后再进行区域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TE普遍较低,且大多数公司均未达到DEA有效,仅少数达到有效,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有待提高。(2)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效率在区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省级明显高于市区级。

    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DEA经营效率混业经营

    "组合式"减税政策: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以黑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

    蔡德发禹晓晓范颖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合式"减税政策对有效降低市场主体负担、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以双重差分法模型作为实证分析模型,选取黑龙江省2016-2021年的20家上市企业年报数据作为样本,以"组合式"减税政策降低税负效应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效应为出发点,选取现行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出假设、建立模型、选取多个相关变量进行分析,最终2个模型均通过平行趋势检验、描述性统计、实证结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制造业上市公司"组合式"减税效应分析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M能源公司为例

    田霞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以M能源公司为研究案例,尝试回答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动机、条件、手段及引发的问题,并给出建议。研究发现:M能源公司的控股股东M集团基于融资目的连续质押股权,质押后为应对平仓风险、持续补充流资而进行盈余管理。企业内部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与内控问题,再加以外部中介机构的嫌疑,使得M能源公司有条件进行盈余管理。其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延迟费用确认,借助关联交易操纵盈余。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倾向采用真实盈余管理,并且过高的股权质押比例会加大盈余管理程度。最终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加大债权人风险。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盈余管理能源公司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背景下用能预算管理机制的研究

    杨海舟唐衍石佳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能预算管理是完善园区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推动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国家能耗"双控"决策部署、保障用能供给和需求相平衡、统筹推进能耗"双控"与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能源高效配置合理使用的有效手段。"双碳"背景下,开展用能预算管理将有利于提高用能单位和主管部门能源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完成能源消费"双控"目标。

    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用能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财务共享资金管理问题探讨

    赵雯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模式的实际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资金压力,解决资金管理问题。可是一些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时候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导致难以实现资金管理的预期效果。基于此,本文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应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可行性的整改办法,希望能帮助企业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工作,进而为资金管理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财务共享资金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