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

张学洪

季刊

1674-9057

xbz@glut.edu.cn

0773-5896423

540114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变更情况:《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1994)《桂林工学院学报》(1995—2009)《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 ) 入选2004、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主要刊登矿产地质、资源勘查、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国土开发与测绘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与土木工程的科研成果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孙靖尧郑吉林魏小勇刘军帅...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 172.7±1.1 Ma.全岩SiO2 含量为62.81%~68.78%,全碱(ALK)和Al2O3 含量较高,FeOT、MgO和TiO2 含量较低;里特曼指数σ=2.27~5.33,Na2O/K2O=1.19~3.57,Mg#=38.0~49.0,属于中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 0.91~0.97,为准铝质岩石.稀土总量为(117.70~146.32)×10-6,(La/Yb)N 值为11.70~18.10,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具轻微的铕负异常(δEu=0.86~0.98),表明源区没有明显的斜长石残留或分离结晶;较高的Zr/Hf、Nb/Ta和Sr/Y值,低Y和Yb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指示源岩具有壳源特征.P2O5 随 SiO2 含量的增加而降低,TZr 值为 700.50~781.20℃,表明花岗闪长岩的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并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结合区域上的资料表明,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由碰撞向后碰撞过渡环境,蒙古-鄂霍茨克洋在中侏罗世的构造体系表现为由挤压向伸展、由地壳增厚向减薄的构造体制转换,与中侏罗世岩浆活动明显减弱相对应.

    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中侏罗世嘎仙沟大兴安岭北段

    广西水汶盆地晚白垩世火山角砾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杨金豹徐珍珍吴祥珂杨启军...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相学对广西水汶盆地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的形成时代、锆石特征和角砾来源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的地质意义.该火山角砾岩主要由大量砂岩和变质砂岩角砾、浆屑、玻璃质和细小长英质矿物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主要集中在 418~469 Ma,较年轻的为 107、104 和 90 Ma;锆石Th/U值均大于 0.1,且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表明其为岩浆成因锆石.锆石形态研究显示,年龄老的锆石磨圆度较好,环带不清晰;年龄新的锆石磨圆度较差,环带较发育.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原来划分为新元古界的变质砂岩获得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为 393~456 Ma.因此,本文认为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中 418~469 Ma的年龄不是该火山角砾岩的成岩年龄,该年龄段的锆石可能来自早白垩世砂岩角砾,也可能来自曾被认为是新元古界的变质砂岩角砾.90 Ma的锆石年龄代表了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形成之前,深部岩浆喷发活动的年龄,该岩浆活动时限比上段的石英斑岩早约 7 Ma.

    火山角砾岩锆石地质年代学水汶盆地广西

    广西北山铅锌矿床矿体形貌及其成矿指示

    董海雨余何苟晓利高友君...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北山铅锌矿床是桂北地区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为矿体形貌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矿床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层间滑动、倾伏褶皱和断裂 3 个构造变形阶段.矿体形貌研究发现,矿床从南到北具有不同的侧伏向和侧伏角,南部矿体向SW侧伏、侧伏角20°;中部矿体延伸近SN向,侧伏不明显;北部矿体向NE侧伏,侧伏角为 10°.矿体形貌成因类型包括岩溶型矿体(Ⅰ号矿体群)、构造-岩溶型矿体(Ⅱ号矿体群)、构造型矿体(Ⅲ号矿体群)和流体型矿体(少量小矿体).通过矿体形貌类型、成矿构造、矿体力性、力向、力度、韵度、时空等构造成矿参数研究,综合评价认为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矿体形貌等级达到"良好",推测矿床形成于印支期或之前.根据矿体形貌评价结果建立找矿模式,建议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应在已知Ⅲ号矿体群南部深处侧伏方向以及沿NNE向F3 断层上盘或下盘寻找构造型矿体.

    矿体形貌成矿构造古岩溶层滑找矿模式北山铅锌矿床广西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拜兴图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李杰伟高文罗先熔李超...
    2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选阿拉善右旗拜兴图地区找矿预测靶区,在查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用元素变异系数、ILR变换、ILR-PCA多元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Au、Ag、Co、Cu、Pb、Zn和As等 7 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矿元素主要赋存于断裂与矿化蚀变带交汇部位,Au、Ag呈现强分异富集特征,成矿潜力大;Pb、Zn、As、Co、Cu呈现低分异富集特征,成矿潜力较小.(2)ILR变换可消除原始数据的闭合效应,使元素呈现标准正态分布;ILR-PCA第一主成分能最大限度提取原始数据的综合信息,即PC1 正端载荷(Au-Ag-As)为成矿指示元素,元素异常强度和形态受断裂与矿化蚀变带控制,负端载荷(Co-Cu-Pb-Zn)为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引起.(3)对Ⅰ号找矿靶区进行工程验证,查明靶区数条金(银)矿体,金、银含量均达到或超过最低工业品位,表明拜兴图地区具有较大的金、银找矿潜力.

    土壤地球化学ILR变换ILR-PCA找矿预测拜兴图阿拉善右旗内蒙古

    广西荔浦市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蒋羽雄文美兰蒋柏昌沈启航...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西荔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对荔浦市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荔浦市土壤硒全量变化范围为 0.10~1.09 mg/kg,平均值为 0.44 mg/kg,高于全国土壤硒的平均含量,富硒土壤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57%.成土母质中,全硒含量以石炭系鹿寨组硅质岩母质发育土壤为最高,平均值为0.673 mg/kg.土壤类型中,红壤全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643 mg/kg;洪积土全硒含量最低,平均值为 0.283 mg/kg.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硒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林地全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 0.613 mg/kg;水田全硒含量最低,平均值为 0.391 mg/kg.此外,土壤的有机质、pH值与硒含量分别存在着正、负相关关系,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

    土壤全硒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荔浦

    贵州卫城地热资源热储地质条件分析

    杨晓飞苏翠兰锁瑞强张学东...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卫城地热资源温度高、水量大,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锶、锂、氟、铁、钡、碘等微量元素及偏硅酸,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地热区地质特征、井温数据、δD-δ18O 关系、Na-K-Mg关系调查,分析其热储地质条件.研究认为:地热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深循环加热,循环深度 2 344.40 m,热储温度 74.06℃;大气降水沿构造裂隙下渗,受区域大地热流加热,导致温度压力变化,形成地下冷热水循环运移环境,循环过程中水起到热传导介质作用,同时汲取围岩中的矿物质,形成富含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地热水;区内构造既具有导热导水性又具储热储水性,断裂与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单元贯通,形成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带状热储环境,由于运移环境不封闭,水岩作用弱.

    地热资源热储地质条件卫城贵州

    基于SPA-BPNN的成都市天府新区东部土壤As含量高光谱估测建模

    张宇简季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成都平原城市边缘带土壤中重金属As含量,以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东部为研究区,对土壤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FD)、二阶微分(SD)、去包络线(CR)和标准正态变换(SNV)处理,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出最佳变换光谱的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PLSR)、极限学习机(ELM)、随机森林(RF)和BP神经网络(BPNN)4 种回归模型,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土壤重金属As含量估测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经去包络线一阶微分(CR-FD)变换的光谱与土壤重金属As含量相关性显著提升,由 0.473 提高到 0.848;无论是基于PCC还是SPA算法筛选出的特征波段,非线性模型的拟合度以及预测精度均高于线性模型;相对于PCC算法,利用SPA算法筛选的特征波段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明显提升,PLSR、ELM、RF、BPNN 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 0.786、0.847、0.856、0.942.因此,以SPA算法筛选出的光谱波段作为自变量构建的BPNN模型(SPA-BPNN)是研究区内As含量的最优估测模型.

    土壤重金属砷含量高光谱光谱变换特征波段估测模型对比成都市

    不同类型钢纤维UHPC无腹筋梁受剪性能试验

    曹霞任义成廉德铭金凌志...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单点加载下 4 根超高性能混凝土无腹筋梁构件受剪破坏试验结果,研究其受剪性能,以钢纤维类型为主要研究参数,分析钢纤维类型对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裂缝发展形态、挠度和韧性等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端钩型钢纤维对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阻滞裂缝发展及控制试件变形能力作用优于光滑平直型和波浪型钢纤维,而端钩型Ⅱ钢纤维优于端钩型Ⅰ钢纤维;端钩型Ⅰ和光滑平直型钢纤维增韧效果较好,但分担纵筋拉力较少;波浪型钢纤维分担纵筋拉力较多,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无腹筋梁抗裂性的效果较好,但增韧效果较差.经对比分析,陈璇公式计算值精确度较高,离散程度小.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钢纤维类型受剪承载力裂缝韧性

    3D打印混凝土的等效单元法有限元模拟

    刘晓蓬韩小凯周晶薛冰寒...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3D打印混凝土自身的层面特征和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3D打印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的现状,基于变形条件和力学平衡条件,推导出了 3D打印混凝土各向异性等效单元的线弹性本构模型,并基于剪应力互等定理给出了3D打印混凝土的层面应力计算方法.以100 mm×100 mm×100 mm的 3D打印混凝土立方块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 3D打印混凝土立方块体进行了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等效单元法得到的单元网格数量减少了 64 倍,位移结果的整体误差能够控制在 1%以内,计算效率提高了430 多倍.通过本文研究,采用等效单元法实现了具有层面特征的各向异性 3D打印混凝土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能够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

    3D打印混凝土各向异性层间弱面力学性能

    干湿循环作用下镉污染红黏土的变形及强度特征

    余思喆陈学军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桂林漓江流域的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分别配置浓度为 0%、0.1%、0.5%、2.5%的氯化镉溶液制成镉污染红黏土试样,在40℃条件下进行干湿循环,通过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Cd2+浓度及干湿循环耦合作用对红黏土的变形、强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d2+浓度红黏土的横向收缩率δhs、竖向收缩率δss 及体积收缩率δv 随时间增长均呈"S"型曲线上升;不同Cd2+浓度的红黏土剪应力峰值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镉污染红黏土黏聚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d2+在未进行干湿循环时就已完成了对红黏土结构的破坏,使内摩擦角达到极限值;Cd2+浓度增大,强度特征破坏作用越明显.

    镉污染红黏土干湿循环强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