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310贾鲁河大桥承台钢板桩围堰设计与施工

    吕文臣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贾鲁河大桥承台桥钢板桩围堰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地质条件较差、承台埋深大、墩柱宽度大等情况下的承台基坑钢板桩围堰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在安全、工期、质量、经济及扬尘治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最优的体现,可供类似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桥梁工程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支撑设计施工监测

    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行车智能诱导系统及其策略研究

    冯志秀张国辉李大茂韩晖...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针对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安全的难题,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行车智能诱导系统,结合其自组织网络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和控制策略设计,以提高在途车辆的行车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无线通信自组织网络智能诱导

    人为因素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及对策

    郝轶李文刚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机动车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交通规划设计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优化路网规划、增加机动车道数、渠化交通等.但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由于土地的利用形态是多样的,道路占地与城市其他用地(生活、商业、休憩、办公)有密切关系,道路用地的增加必然引起其他用地的减少,因此道路的红线宽度不可能无限增大.仅仅靠增加道路条数来提高通行能力来解决交通拥堵可行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用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是从影响通行能力的人为因素入手,分析、研究、探讨影响通行能力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措施

    道路交通标线雨夜可视性测试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李大茂张国辉冯志秀刘恒权...
    241-244,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交通标线作为引导交通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其雨夜可视性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无路灯照明的公路行驶.道路交通标线雨夜可视性测试方法研究对于保障雨夜条件下道路交通标线视认有效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道路交通标线材料应用技术”和“道路交通标线可视性测试方法”等2方面对道路交通标线雨夜可视性测试方法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雨夜可视性道路交通标线光度性能检测方法技术指标

    中分带开口活动护栏结构及性能的对比分析

    李大茂张国辉冯志秀王成虎...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小(小勐养)磨(磨憨)公路改扩建工程要将原有一级和二级公路改造成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改造后的高速公路需要设有中央分隔带开口,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护栏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参考了相关的标准规范,根据最新的标准规范版本,并搜集了常用的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型式和性能的详细资料,通过比对分析,提出备选方案,为下一步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国内各地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活动护栏中分带开口防撞性能性能对比

    山区高速超限车辆区域控制系统研究

    李俊国
    248-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是依托张涿高速工程改扩建项目,为了更好的保护本路段山区拒马河1、2、3号高架桥的运营安全,在大桥前端收费站的驶离匝道口前,对行驶于该路段的货运车辆进行动态称重监测及区域控制,并通过信息显示屏提示诱导该车在前方收费站下道;对违法未驶离高速强行通过的超限车,在上桥两端再次进行检测,并与第一次数据比对,确系强行通过违法超限车辆,则通知管理部门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山区高速超限车辆区域监测控制目的,更好的保护桥梁及隧道运营安全.

    山区高速超限车辆动态监测区域控制

    基于RPU的山区公路抗凝冰系统设计

    林文岩洪皓珏周土瑶叶伟奇...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冬季南方山区公路的通行能力,搭建一套基于远程控制(RPU)的公路抗凝冰系统,实现预防山区公路结冰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凝冰预警模块、抗凝冰装置和终端控制平台的设计要点,为将来路面抗凝冰新技术提供了实施依据.

    南方山区抗凝冰终端控制凝冰预警

    LED主动发光标志夜间视认性研究

    张国辉李大茂冯志秀冯移冬...
    25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开展实车实验,对传统逆反射标志与各式LED主动发光标志的夜间视认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给出一般公路与高速公路指路标志夜间视认性的量化对比,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交通工程主动发光标志标志视认性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交通事故特性研究

    张国辉李大茂冯志秀吴倨伟...
    258-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托陕西省某高速公路所开展的长隧道交通安全事故特性研究,分析得出了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形态,对隧道群交通事故的致因进行了分析,重点就事故致因之一的隧道环境进行研究,针对隧道群路段标志标线运营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交通标志标线完善建议.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标志标线

    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的城市道路拥堵分级研究

    方德春许虔虔万华森徐大伟...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城市高峰期路网的运行特征,依托高德地图144个城市道路运行数据,利用高峰延时指数和高峰平均运行速度2个指标及与道路拥堵指数相关性,引入了K-均值聚类算法,对各城市道路拥堵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等级划分,弥补了以往定性分析的不足.结果表明,在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这2个指标对交通拥堵进行等级划分.无论是用Pearson相关系数还是用Spearman相关系数,都能得出高峰期道路平均速度与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及案例类别号是负相关的,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与案例类别号是正相关的.且高峰期道路平均速度与案例号的相关性比高峰拥堵延时与案例类别号的的相关性高,因此按高峰平均车速为指标的分类结果比按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分类结果要合理.

    道路运行数据K-均值聚类评价指标高峰拥堵延时指数高峰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