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管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管理评论
管理评论

吕本富

月刊

1003-1952

010-82680674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八十号青年公寓7号楼112室

管理评论/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管理科学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报道党和国家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积极推动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热情开展国内外不同行业及地区的管理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交流,以促进管理科学的繁荣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惊弓之鸟:信用债违约事件的行业外部性

    欧阳伊玲高昊宇杨晓光李妮...
    12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发行的信用债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债券发行主体所在行业的信用风险事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新券发行成本.研究发现:①外部违约事件会显著提高同行业新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上述发现在控制发债主体和债券特征变量、增加多种固定效应、改变时间窗口以及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后仍显著存在;②投资者的"恐慌效应"是行业违约事件影响新券发行成本的主要作用渠道,具体表现为在信息披露不足、非国有企业、主体评级较低和地区法律环境较差的发债样本中违约的外部性更强;③信用风险事件的定价影响在同类型债券违约和行业首次违约样本中更加明显,而且随违约次数增加而加强.本研究从企业融资成本的视角为理解和认识信用风险行业外部性增加了实证证据.

    信用违约事件融资成本恐慌效应行业外部性

    中国绿色创新政策执行有效性及其效应测算——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

    程飞陈通景晓栋
    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技术创新是同时实现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我国2006-2020年中央层面颁布的246份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引入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捕捉绿色创新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创新政策的平均有效性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命令型、市场型和信息型的政策工具在治理期限和治理效果上显著不同.平均而言,绿色创新政策的执行治理效应使得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前沿水平16.1%,而政策执行的挤出效应以8.5%的幅度降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两者抵消后的综合作用使得实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前沿水平7.6%.绿色创新政策的治理效果呈"W型"的时间波动,中部地区的政策治理效果亟待提升.另外,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政策执行强度对绿色创新净效应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中等金融环境水平的地区,地方政府反而有更强的动机推动政策执行,引发更大的绿色创新"涟漪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动态评估绿色创新政策的治理效果,为实现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启示.

    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政策量化

    企业科技向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共享愿景能力与制度压力视角

    阮荣彬朱祖平陈莞娄小亭...
    14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整合资源基础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和制度理论探讨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考察共享愿景能力的中介作用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并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441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借助OLS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科技向善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共享愿景能力在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规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正向调节了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在规模大、国有企业样本中更为强烈.研究结果在推动资源基础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成熟理论成果向企业科技向善研究领域延伸、拓展已有理论应用边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联机制"黑箱"并提供实证证据支撑,也为企业改善创新绩效过程中积极践行科技向善提供了实践参考.

    企业科技向善企业创新绩效共享愿景能力制度压力

    考虑创新情境的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匹配模式研究——基于多时段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孟庆良吴雪阳杭益
    15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如何平衡"开放"与"独占"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破解思路之一就是采用权变思维以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异质性创新情境.为此,通过构建考虑创新情境的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匹配模式理论模型,以我国5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fsQCA方法实证探索了不同情境下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匹配模式及其动态演变路径.结果显示:受到异质性创新情境的影响,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5种不同的组态匹配模式;处于不同开放式创新阶段的企业,对"开放"与"独占"的权衡存在一定差异,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匹配模式会动态变化.该研究打开了创新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匹配模式"黑箱",动态剖析了创新情境下匹配模式随创新阶段发展的表现差异及其演变规律,为企业破解"开放式创新"悖论提供一种新思路.

    开放式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情境匹配模式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脱销之告,涨价之音?新产品脱销通知的消费者价格判断效应

    刘建新范秀成李希
    17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产品脱销经常被厂商通知框架为"缺货"或者"售罄",虽然都会导致消费者暂时不可得,但会对他们的信息加工和价格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此方面的研究目前还相对较为稀缺.本文以信息加工理论与保护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寻了新产品脱销通知对消费者价格判断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了实验法和调查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新产品脱销通知对消费者的价格判断存在影响,售罄型脱销通知相较于缺货型脱销通知而言更容易让消费者判断价格上涨;②感知稀缺性与感知策略性会共同中介新产品脱销通知对消费者价格判断的影响;③消费者说服知识会调节感知稀缺性与感知策略性的共同中介效应,即低说服知识更容易让感知稀缺性中介效应占优,而高说服知识则更容易让感知策略性中介效应占优.以上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和完善新产品脱销、保护动机和说服知识等理论,且可以为厂商定价、消费者合理决策和监管机构调控治理等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新产品脱销通知感知稀缺性感知策略性说服知识消费者价格判断

    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概念内涵、结构维度及量表开发

    王雪莲李嫄张悦张洋...
    18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消费者理解并接受"形式新颖各异"的品牌跨界联合活动的判定标准,对品牌跨界联合活动的成功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鉴合理性理论,界定了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挖掘了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的结构维度并开发了测量量表及简版量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实用合理性、道德合理性、认知合理性与情感合理性4个维度,以及功效提升、用心创造、优势迁移、情感共鸣等13个子维度;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量表包含4个因子,17个测量题项,简版量表包含4个因子,12个题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版量表均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可作为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的测量工具.

    品牌跨界联合合理性扎根理论结构维度量表开发

    员工沉默对绩效及关系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日志研究

    彭雪廖美施汪林
    19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关于员工沉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其前因的探讨,对其后果影响的研究仍显不足.通过对102名员工及其领导连续10个工作日的日志调研,本研究从自我调节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员工沉默为何及何时能够影响员工的绩效行为(角色内绩效和创造力)和关系行为(社会阻抑).多层次被调节的间接作用模型结果显示,员工沉默与工作脱离正相关;工作脱离与角色内绩效、创造力负相关,与社会阻抑正相关;工作脱离在员工沉默与这些结果变量之间发挥间接作用;组织互惠显著地负向调节了员工沉默通过工作脱离对这些结果变量的间接影响.本研究既为员工沉默的后果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也为企业如何降低员工沉默的消极影响提供了管理启示.

    员工沉默工作脱离角色内绩效创造力社会阻抑

    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与组织健康——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研究

    胡恩华查萱琪单红梅韩明燕...
    20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健康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过于关注经济目标和效率的认知局限,缺少对组织持续成长和均衡发展的考虑,导致组织不健康"病症"多发.随着中国工会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工会与企业建立起互动的耦合关系,有助于企业突破认知局限并有效关注、解释和配置组织注意力,从而改善组织健康.本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探讨不同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对组织健康的差异化影响.通过两时点问卷调研收集到609份企业管理者/工会主席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以"松散耦合"为特征的边缘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对组织健康产生负向影响;②以"生产联盟"为特征的辅助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与组织健康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③以"竞争制衡"为特征的纠偏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与组织健康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④以"价值共创"和"效益共享"为特征的共生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能够对组织健康产生正向影响.相比于其他模式,在中国组织情境下,共生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对组织健康的改善更为有效.研究结论不仅为组织健康的前因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还为建设合适的企业-工会耦合关系以改善组织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组织健康注意力基础观目标关联权力平衡

    组织管理领域中的员工绿色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

    张淑洁王兴元唐贵瑶
    22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学术界对于如何通过管理员工行为建构绿色组织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深入.员工绿色行为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了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但是,目前学术领域对员工绿色行为的概念、分类、理论和测量等还缺乏一致性的认识,研究重点相对零散,因此亟需构建整合的研究框架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员工绿色行为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规范、动机、交换、态度和情感五个视角,分析了员工绿色行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员工绿色行为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多层次视角构建了研究框架,整合了员工绿色行为的前因、中介、调节和结果变量,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值得关注的若干研究方向.

    员工绿色行为分类标准理论视角测量方法实证研究

    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与中小股东异议:基于审计师议案的经验证据

    陈运森陆晨于耀
    23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中小股东积极行权是践行"监管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和中小股东续聘审计师议案投票数据,探讨证监会对事务所的随机监管能否激发中小股东参与审计师议案的积极性.实证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能显著提高被监管客户的中小股东对续聘审计师议案的异议率,尤其在审计师声誉较差、审计质量较低、外部监督薄弱的情境下,激励效应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通过提升市场和中小股东的关注度,以及促进中小股东信息获取来推动其积极表达对审计师议案的异议.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增加了被监管客户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和中小股东对年报议案的异议率.同时,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兼具事务所分所及行业的溢出效应.本文结论为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如何影响审计师议案的中小股东异议率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证据,也为监管部门引导中小股东积极行权提供了启示.

    会计师事务所随机监管股东投票中小股东异议证券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