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义祥辉

季刊

1001-7070

gljy@gl.gx.cninfo.net

0773-2866972

541001

桂林市解放东路19号四楼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本刊的宗旨是交流学术成果,发展学术事业,尊重学术名家,扶植学术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精准扶贫桂西北长寿带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河池市6个“中国长寿之乡”为例

    周龙石重媚唐斌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桂西北河池市6个“中国长寿之乡”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以上6个长寿之乡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和项目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河池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在整体发展规划、配套设施建设、产业意识、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与规划、大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民俗体育养生旅游产品、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等方面入手,以此来积极推动河池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长寿带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黄亚冰林同智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精准扶贫为出发点的旅游扶贫效果参差不齐,一些地区因旅游开发反而变得更贫穷,也有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员因旅游扶贫实现了经济收入增加.文章以西南民族地区为案例地,探讨不同模式下的旅游精准扶贫的绩效.文章构建了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共6个维度,22个指标,并构建了模糊物元模型,结合西南民族地区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马太效应”;社区参与是解决贫困人口获益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旅游精准扶贫中依然存在“旅游飞地”的现象.通过有效的评估,不仅科学衡量民族地区旅游扶精准贫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诊断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效益.

    模糊物元模型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

    民歌与情感:当代壮族民歌的情感人类学研究

    章玺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壮族素来以能歌善唱著称,以歌代言更是生活常态.壮人好歌作为一种民间抒情传统,除了倚歌择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不仅包含了情感表达的需要,还有实现心灵自由的自觉追求.从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孕育出的诗性思维,促进了情感的生发和表达.尽管当代壮族民歌的传唱形式、抒情空间发生了变化,但民歌文化中的情感因子一直延续至今.运用情感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走进壮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探讨壮族民歌的情感内涵和情感表达,关注传唱主体的心灵世界和日常生活,分析情感体验与民歌传承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挖掘出民歌在文化寻根、满足幻想、生活教育、情感互动等方面的新功能.将民歌作为音乐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有利于解决当代情感教育的缺失,以及都市文明病等问题.

    壮族民歌情感人类学情感表达音乐治疗

    桂北苗、瑶山歌文化中的文化认同与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

    笪方能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北不仅有秀美的丹霞地貌以及多变和丰富的喀斯特地形所形成的天下一绝的桂林山水,更有丰富的多民族各具特色又具文化交融特点的山歌音乐文化.通过对桂北苗族、瑶族山歌调查和梳理的背景下,结合桂北山歌音乐文化生态的变化,努力探究桂北苗族和瑶族山歌文化的“和而不同”与“追求大同”的文化共识,进一步探析桂北山歌音乐文化中所彰显出的文化认同.结合近三百多年来迁徙到东南亚及欧美等国的苗、瑶同胞不论命运多舛,都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的价值理念.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一定能够探寻出在新的文化生境下“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桂北苗族山歌桂北瑶族山歌跨境民族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碑刻资料整理出版的现状与展望

    宾长初鲁朝阳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碑刻是文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兼具较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目前的碑刻资料整理出版,总体上呈现出整理数量多、涉及范围广的局面,在整理形式、出版方式方面有着明显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碑刻资料整理出版在客观上也存在大量散碑未进入整理范围造成失收较多,选目及整理内容选择失当、偏颇不利全面研究,编排体例不尽合理,部分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与不足.就今后的碑刻资料整理出版工作而言,需要整理者与出版者在资料收集的齐备上更多注力,进一步改进完善编排体例形式与出版形态,提升碑刻资料的出版质量,充分重视和利用具有地域优势的体制外人员,共同推动碑刻资料整理取得更多更好的出版成果.

    碑刻资料整理出版

    当前基层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

    高玉清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图书馆是公益性质的文化单位,其在我国的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体系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紧紧关系着社会科学、知识、文化的传播以及社会思想、文明的构建.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基层图书馆在服务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些许的问题,难以为社会大众提供最理想、最优质的文化服务,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作出改进,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的社会作用、价值.文章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简单阐述了提高基层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必要性,然后就当前我国基层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主要对如何改进基层图书馆服务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基层图书馆服务问题改进

    耀眼星光将指引前方的道路——解析《神奇树屋之德克萨斯飓风中的英雄》的诗性品质

    谭艳菊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奇树屋之德克萨斯飓风中的英雄》描述了兄妹俩穿越到梦幻的空间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1900年德克萨斯的飓风的探险旅程.通过从“以虚写实”的诗性叙事风格、“传递真爱”的诗性语言、“善良勇敢”的诗性正义精神以及“英雄楷模”的诗性情怀四个方面来解析作品的诗性品质,体现对追逐自由、向往美好和保持纯真的童年特质的人文关怀、温暖观照与审美沁入,以此点亮儿童的诗性精神世界.

    儿童梦幻小说诗性品质人文关怀童年精神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柳宗元山水诗的认知分析

    孟俏刘元粉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诗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以探索人的认知心理为主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运用图形背景理论,以柳宗元的山水诗为研究对象,再现诗中场景,分析诗中蕴涵的意境,认知机制,以及读者在理解和赏析诗歌过程中的心理动态和认知处理过程,避免印象式阅读,努力做到精确而系统地品味诗歌.

    图形背景理论柳宗元山水诗认知分析

    藏地书写的新趋势——论嘎子《香秘》的艺术特色

    郭关琼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嘎子的《香秘》突破了以往藏地书写中对虚幻、神奇现象浓墨重彩描写的叙事方式,在对香巴拉异域的描绘中试图消解虚幻,拉开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凸显香巴拉异域的神秘性;作品中建构了多重时空,呈现出镜像式的象征意蕴,多组象征意象相互映照,丰富了作品的内蕴.另外,在多重时空的叙事中,作者以多重视角进行书写,使得多重时空的叙事线索得以有效进行.是以,《香秘》独具匠心的艺术特色预示了藏地书写的新趋势.

    《香秘》艺术手法藏地书写新趋势

    党怀英的困境与蜕变——金源文化精英形成的一个样本

    董雅静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初文化精英实为“借才异代”.而金源文化精英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以党怀英为例,他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国汉人,克服了家境贫寒的经济困境;经历了金代中期错综复杂的矛盾,走上仕途;选取制文和篆书这两种文学样式作为脱颖而出的突破点,最终成为金源文化精英的突出代表.党怀英是金源文化精英形成模式中的一个经典个案.

    党怀英困境金源文化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