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以海藻酸钠(SA)为碳源,引入邻苯二胺(oPDA)为助剂,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新型的氮掺杂碳化聚合物点SA-oPDA CPDs.该CPDs溶液在352 nm波长激发下,于462 nm处有蓝绿色荧光发射信号,stokes shift可达到110 nm,并显示出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激发波长不依赖性,荧光量子产率为16.9%.碳化聚合物点保留有海藻酸钠聚合链的特征,通过静电吸附组装技术,与壳聚糖形成复合发光薄膜,具有发光器件可应用潜力.该碳点水溶液对pH值极具敏感性,随着溶液环境由酸性变化到碱性,荧光强度增加的同时伴随着荧光发射峰位置从465 nm蓝移突变至425 nm,相应碳点的表面荷电状态由正电荷变化为负电荷.结构和形貌表征,在高温碳化过程中,该碳点内部形成碳化发光中心,外层表面共存来源于邻苯二胺和海藻酸钠的胺基和羧基.在溶液环境中,碳点的带电状态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出现类似两性电解质的荷电性质,并在pH 6~7存在等电点.这可能是由于碳点表面羧基的解离和胺基的质子化的共同作用,并导致溶液表现出发光可调性.CPDs在pH 6.80的溶液环境下与铅离子结合后,溶液发射的荧光从蓝色变化为蓝绿色,可实现对一定浓度铅离子的明显可视化响应.研究表明还原性的药物对该碳点荧光信号有明显的猝灭效应.槲皮素对碳点的荧光猝灭程度在7.9×10-6~7.7×10-5 mol·L-1浓度范围内,可呈现方程为I0/I=0.878 8+1.689 7×10-6CQue的线性响应,相关系数 r2=0.974 8,检出限 LOD=1.7× 10-6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