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高师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高师学报
甘肃高师学报

莫超

双月刊

1008-9020

gsgsxb28@sohu.com

0931-7601128

730070

甘肃兰州安宁区街坊路11号

甘肃高师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研究、促进、发展甘肃基础教育为宗旨,以展示国内基础教育前沿水平为目标,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己任,追求学术性、师范性、地域性,力求以独特的风貌为西北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刘袁浩刘晓丽张道坤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抑或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问题从来都直接关乎政治问题的根本立场,因为未必找得到第二个问题,会像国家问题那样比其他一切问题更加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鉴于此,从多个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意涵进行阐释,将有助于从不同维度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

    国家观历史唯物主义理性马克思主义

    音乐表演中的身体与音符逻辑

    张敏桦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流动的声音艺术,音乐不同于其他门类艺术的典型特征在于空间性.音乐的空间性是音乐表演者与听者的身体共处于音乐表演时所呈现与感受到的整体表象.在音乐表演中,身体与音符逻辑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会直接影响表演效果.文章从身体接受并适应音符逻辑、身体与音符逻辑的对话及背离、身音皆忘等三个层面探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身体接受并适应音符逻辑,敞露开来的却是一个身体的全新世界;身体与音符逻辑的对话及背离,对话过程将随着人这一主体修养的提升而提升,会因心情、疲劳、生病、环境、合作对象、天气等综合因素出现背离;身音皆忘须音乐表演者进入"灵魂生活",或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合一的"即兴表演".三个层面以递进方式,依循身与音之间的"情志"连接,从而达到"身"与"音"所要表达"精神""情志"的最大程度结合.

    身体音乐表演音符逻辑

    民族民间文学和舞蹈的交融及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

    安奇贤魏琳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文学和舞蹈是民族艺术文化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两个部分,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发展历史,且都用自己的方式确认着本民族的思想特质和精神信仰,所以它们彼此间有着天然的同一共融性.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双方都还存在着一些缺口或者缝隙,需要彼此对照或者补充,才能向前健康发展.在对陇南白马藏族进行广泛调研后发现,它们在内容表达上可以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在意涵阐释上,无论是整体寄寓,还是细节、意象的局部象征,都能互融互解.总之,双方形成了一种密切的交融关系,并对旅游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既有能促动旅游发展、提高产业效率的积极方面,也有导致旅游肤浅化、过度商业化的消极方面,更有未来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后可能产生的多面影响,都需认真对待.

    民间文学舞蹈交融旅游产业白马藏族

    论孔子"兴观群怨"乐教观与当代音乐教育"立德树人"思想观之汇通

    梁景泓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论断既代表了孔子对诗歌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知,也蕴含着对音乐教育的教化之道.孔子希望弟子们可以通过学《诗》,由"诗"领会其所倡导的礼乐精神,并以之践行,实现真正意义上"为己而学"的君子人格.因此,孔子"兴观群怨"的教育思想也是他乐教观的反映.现代社会的音乐教育需重视个体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背后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同时也应注重集体合作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在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当下,我们需要结合中国传统乐教思想,探讨孔子"兴观群怨"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立德树人理念对于"育人"与"树人"的汇通之处,将中国传统乐教思想与现代音乐教育理念相融合,为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孔子兴观群怨乐教观立德树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甘南地区为例

    安晓红卓玛措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给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潜力与机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甘南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社会组织等层面的努力下可助力区域乡村振兴.文章依据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的数量、种类,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南州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保安腰刀锻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雷鸣吴林烨李丽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安腰刀锻制技艺不仅是保安族代代相传的工艺技术和谋生手段,也是保安族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见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保安腰刀的历史及其工艺特征进行探究,剖析保安腰刀的传承价值,通过深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研,采访非遗传承人,对保安腰刀的传承现状与市场进行分析,提出保安腰刀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

    保安腰刀锻制技艺传承发展

    基于博耶学术思想的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王新俊李瑾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0 年提出的博耶学术思想扩展了学术的内涵,将学术界定为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以及教学的学术.在博耶学术思想视阈下,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如下:具有多维性的专业化发展内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具有合作性的专业化发展方式,具有灵活性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博耶学术思想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西部县域体教融合实践路径探究

    刘代娜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以政策规划、体教结合、产教开发为视域,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县域体教融合的现实样态进行了研究,提出从落实国家政策和完善制度建设来改变教学生态;构建"四位一体"合作体系来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的主体完整;明确人才培育途径,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育技能水平.通过以上推进思路,为西部县域学校体育和社会综合性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西部县域体教融合学校体育实践路径

    基于期待视野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鲁建平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将"整本书阅读"设置为首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地位明显提升,重要性更加凸显."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关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要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就需要具有主体性、差异性、能动性等特征的"期待视野"理论的融入与融通.基于"期待视野"理论,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维一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实现不断巩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的目标.

    期待视野整本书阅读定向期待创新期待

    民族院校"跨文化思辨思政"一体化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于金明白洁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在分析了各项能力与素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跨文化-思辨-思政"一体化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由理论层面的教学原则与实践层面的教学设计两部分构成.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对标与评价、内容与融合、体验与互动、探究与产出、反思与反省等五个方面;教学设计主要有教学目标设定、内容整合、活动设计、活动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五个环节.该模式既有规约性,又有灵活性,更有实践可操作性,对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跨文化思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