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高师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高师学报
甘肃高师学报

莫超

双月刊

1008-9020

gsgsxb28@sohu.com

0931-7601128

730070

甘肃兰州安宁区街坊路11号

甘肃高师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研究、促进、发展甘肃基础教育为宗旨,以展示国内基础教育前沿水平为目标,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己任,追求学术性、师范性、地域性,力求以独特的风貌为西北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师范院校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李燕何学斌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基础教育对具备"乡村性、民族性、现代性"特质的小学全科教师的实际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依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民族师范院校"三方协同、四位一体、三平台联动"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政府、高校、小学的"三方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师德、理念、知识、能力"四位一体"培养途径,创建课程教学、专业实训、社会实践三大联动培养平台体系,整合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生职业技能认证与各类比赛情况表明该模式的培养成效良好.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教育现代化民族地区

    在文史互证互生中弘扬中国近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宋运娜朱忠元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近代文学的教学中是近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运用启发、探究、讲授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用文学的社会批判性增强爱国意识,用文学的情感体验性内化爱国情感,在文史互证互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的有机结合.

    文史互证近代文学课程思政爱国主义精神

    红色音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王莉荣冯缦王晓燕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实现思政和美育教育目标.红色音乐属于一种篇幅短、规模小、但具备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红色音乐元素,通过激发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探寻红色音乐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契合点,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效,培养更多优秀的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红色音乐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崔佳琦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歌曲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政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将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情怀.但当前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寻求解决对策,更容易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建立更加生动、富有情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歌曲大学生

    《了凡四训》哲学思想探析

    范鹏何彦炘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袁黄所著《了凡四训》,是明清以来我国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的一部劝善书.就哲学思想层面而言,《了凡四训》涉及在人性论方面主张推明"义理之身"、在自我修养上提倡"反躬自省"和在知行观方面强调"心为善导"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体现出了融合性、通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探讨《了凡四训》的哲学思想,对于深入发掘其中的思想精华,助力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袁黄《了凡四训》哲学思想

    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变迁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李超王静娴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历史文化变迁为视角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此来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彼此关系,通过先秦华夏民族与华夏文明圈的出现、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唐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明清"大一统"疆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四个阶段民族互动与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论述,可见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的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已经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变迁

    社区戒毒康复"中药治疗+社会工作"模式探究

    姚平任文启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基于中药治疗的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系统梳理并学习借鉴戒毒康复相关研究成果,审视中药治疗和社会工作在戒毒康复中融合渐进的路径,洞察从西医药主导到中医药应用推广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药物治疗在社区戒毒康复中的功能和价值;通过比较中西方社会工作介入毒品治理和社区戒康的历程,充分肯定了社会工作助力社区戒毒康复的作用和影响;分别以复旦大学和甘肃试点的社区戒毒康复项目为例,比较"中药治疗+心理干预"和"中药治疗+社会工作"两种模式,分析了社会工作融入中药治疗助益社区戒毒康复的优势,为构建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体系开辟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载体.

    社会工作中药治疗社区戒毒康复毒品治理

    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