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高师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高师学报
甘肃高师学报

莫超

双月刊

1008-9020

gsgsxb28@sohu.com

0931-7601128

730070

甘肃兰州安宁区街坊路11号

甘肃高师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研究、促进、发展甘肃基础教育为宗旨,以展示国内基础教育前沿水平为目标,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己任,追求学术性、师范性、地域性,力求以独特的风貌为西北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育新乡贤助推乡村体育治理的价值审视、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张学军王峰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新乡贤助推乡村体育治理的价值审视、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等问题予以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新乡贤是那些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权威,他们通过参与乡村体育治理提升乡村体育服务水平、促进乡村体育产业升级、推动乡村体育人才发展、繁荣乡村体育文化事业及助推乡村体育赛事提升等.现阶段,由于观念壁垒与定位认识不清、制度建设与工作平台缺乏、组织机构与治理主体缺位及参与诉求与基层管理矛盾等弊端,使体育新乡贤参与乡村体育治理社会认同不高、工作力度不强、氛围不浓、发挥力度不佳.文章提出,提高宣传力度与形塑认识理念、完善制度设计与创新平台建设、拓展组织机构与强化合作体系、均衡利益诉求与优化运行方式是纾解体育新乡贤参与乡村体育治理困境的实践进路.

    体育新乡贤乡村体育治理高质量发展

    在路上:作为公路电影的万玛才旦电影类型研究

    牛碧玲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公路电影",开创了美国"新好莱坞"黄金时代一个重要的现代电影类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公路电影"确立的叙事程式和社会功能也成为中国电影导演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叙事程式和社会功能出发,建构起"公路电影"类型与万玛才旦影片分析框架的对话,探寻影片表现出来的公路电影类型特色.

    公路电影类型万玛才旦叙事程式社会功能

    论灯光在戏剧艺术创作中的"力量"

    缪伟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戏剧艺术创作中,众多艺术元素的融合与互动赋予了作品深度和复杂性.舞台灯光是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结合技术与艺术的运用,利用光的可控属性来精准塑造人物形象、丰富渲染情感,并有力地驱动剧情进展.光、色、影的微妙变化不仅捕捉了时光的流逝,也为观众展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戏剧的细致情境,更为戏剧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形式感和审美价值.因其深厚的表现力和创造性,舞台灯光在戏剧艺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舞台艺术的呈现注入了特有的"力量".

    舞台灯光空间戏剧力量色彩

    吐蕃占领及归义军时期敦煌历史资料所载尼僧多为法律尼的原因初探

    闫歆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吐蕃占领及归义军时期留存下来的敦煌文献,关于尼僧的记载并不算多,而这些留下印记的尼僧多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法律.文章对吐蕃占领及归义军时期敦煌历史资料中记载的法律尼作了初步梳理,对法律这一僧官的具体事职进行了分类探析,从而得出了这些尼僧多担任法律这一僧官的原因:大族背景的助力、法律一职的冗滥及女性自身的努力.

    吐蕃占领归义军时期敦煌法律尼

    甘肃现代民谣音乐艺术性再创新研究

    吴学宇李赫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民谣是以现代主题和内容为基础的民谣音乐形式,使用朴素、真挚的语言,融入多种音乐元素和独特风格,传递民众的意趣和情感.文章梳理了甘肃现代民谣音乐历史溯源及发展历程,探究了甘肃现代民谣音乐艺术形式及音乐风格,论证了甘肃现代民谣音乐价值及品牌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可以有效地促进甘肃现代民谣的艺术传承和健康发展.

    甘肃现代民谣历史综述艺术特征音乐价值品牌建设

    以伟大建党精神夯实高校立德树人精神之基

    汪沂栗琳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动力,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思想财富.高校在立德树人实践过程中,理应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功能.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信念锻造高校立德树人的信仰之魂,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作为扛起高校立德树人的民族大任,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树立高校立德树人的榜样示范,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情怀筑牢高校立德树人的政治根基.以此,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

    伟大建党精神立德树人新时代大学生

    我国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基于CSSCI等文献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董艳艳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主题词为"青年思政课教师"的CSSCI等中文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起步于2008年,截至目前经历了初步探索时期、全面发展时期、高产爆发时期、继续深化时期等四个研究阶段.该问题理论研究与时俱进,研究热点丰富多元,研究领域持续深化,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等方面;文献数量持续增长,理论研究、独立研究篇幅占比较高.由此,需进一步强化"青年思政课教师"主题的实证性研究主观性研究、合作性研究、持续性研究,从而拓展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的阐释空间.

    青年思政课教师热点前沿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

    身份叙事视角下的师范生实习获得感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

    王惠霞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身份叙事方法为获得感研究思路,通过采访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实习生,结合对实习简报文本资料的分析,将师范生实习获得感构成要素划分为专业获得感、精神获得感、物质获得感等三个方面和专业知识获得感、专业信念获得感、专业成就获得感、生活意义获得感、身份价值获得感、成长体验获得感、物质获得感等七个维度,进而推导了实习获得感情感支持、榜样召唤、教学反思、他人辅助的生成方式,探讨了夯实师范实习生专业基础、做好实习动员和行前培训、精准定位实习生自身身份、发挥指导教师作用、明确多主体权责等师范实习生获得感生成的提升路径.

    师范生实习获得感提升路径

    "师范生+"假期托管服务模式的构建

    谢克仁王晓江陈国文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假期托管服务是指在寒暑假由家庭自愿委托其他合法责任方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公益普惠性质的监管、看护等服务的活动.我国的假期托管服务大体经历了"家庭自主互助为主""市场化经营为主""政府主导公益普惠"三个阶段,现阶段存在地方财政压力大、质量不高、协作难度大、教学资源缺乏、因地制宜的制度设计缺失等痛点.通过多轮行动研究,创新构建了"师范生为服务主体+教育局主管各部门协作+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场地"的"师范生+"假期托管服务模式,下一步应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增强模式的可操作性.

    假期托管"师范生+"服务模式行动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本土化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颉静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乡村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高校培养全科教师的经验,在研究乡村小学对全科教师的特质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做学合一"的师德养成体系、"综合+一专一特"的课程体系、"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应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体系和"产出导向"的目标评价体系为核心的本土化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地方师范院校培养高质量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本土化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