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李有堂

双月刊

1673-5196

journal@lut.cn

0931-2756301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工坪路287号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自1987年以来,本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 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是中国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4年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5年荣获“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冷喷涂Fe0.5CrMnAlCu混合金属涂层沉积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文杰王兆钦马登潘袁昱东...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低压冷喷涂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粉末的最低沉积温度.计算结果表明:Mn粒子在600 K时就可以有效沉积;Fe粒子需要700 K及以上的喷涂温度;Cr粒子则需要1 100 K及以上温度才能有效沉积;而Al和Cu粒子在500~800 K的温度均可以实现有效沉积,并且两种粒子的扁平率最大值超过了0.6.不同金属元素混合粉末在700 K沉积时,由于沉积过程中不同粉末颗粒的相互影响和夯实作用,即使Cr粒子未达到沉积条件,Cr粒也和其他元素颗粒一样沉积在涂层中.

    混合金属涂层冷喷涂分子动力学

    15CrMo合金钢高温流变行为及热加工图研究

    周高雄梁正龙陈维俊牛立群...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15CrMo合金钢在温度900~1 100 ℃,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获得该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构建了适应于15CrMo合金流变曲线的修正型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修正后模型的相对误差仅为2.82%;基于修正型本构模型绘制了应变为0.1~0.6的热加工图.根据热加工图,得到15CrMo合金钢的最佳热加工温度为900~1 025 ℃,最佳应变速率为0.01~0.055 s-1.

    15CrMo合金钢流变曲线Hansel-Spittel模型热加工图

    玻璃粉改性Ni60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

    温鸿武余伦张鹏陈绍娟...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Ni基合金/玻璃粉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分析以及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玻璃粉添加量对Ni基合金涂层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达到681 HV0.2.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0%玻璃粉添加量的复合涂层摩擦系数低至0.13,磨损率低至0.21×10-5 mm3/(N·m).表明适量玻璃粉的添加有利于Ni基合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改善.

    火焰喷涂镍基涂层玻璃粉摩擦学性能

    基于BCzVB的高效非掺杂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邹文静吴有智张材荣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超薄插入方式制备了基于BCzVB(1,4-bis[2-(3-N-ethylcarbazoryl)vinyl]benzene)的高效非掺杂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结构为 ITO/MoO3/TAPC(1,1-bis((di-4-tolylamino)phenyl)cyclohexane,50 nm)/BCzVB(x nm)/CBP(4,4'-N,N'-dicarbazole-biphyenyl,20 nm)/BCzVB(x nm)/TPBi(1,3,5-tris(1-phenyl-1H-benzimi-dazol-2-yl)benzene,20 nm)/LiF(1.5 nm)/Al.当 BCzVB 厚度 x 为 0.3 nm 时,器件的最高亮度为 12 800 cd/cm2,最高外量子效率为2.1%(电流效率2.8 cd/A),CIE色坐标为(0.15,0.17).通过优化空穴注入层MoO3的厚度,器件的最高亮度和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了14 200 cd/cm2和4.2%(电流效率为5.66 cd/A),外量子效率提升了一倍.这远超目前报道的基于BCzVB蓝色OLED的最高效率.

    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BCzVB非掺杂蓝色

    Mg(HCO3)2沉淀(LaCe)2(SO4)3制备稀土抛光粉及其抛光性能

    张全鑫李虎平史俊龙宿爱...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矿经浓硫酸强化焙烧、水浸、中和除杂、P507转型预分级的产物(LaCe)2(SO4)3液为初始料液,以硫酸镁废水经碱转、碳化制得的Mg(HCO3)2溶液为沉淀剂,通过沉淀、氟化、焙烧、破碎分级等工序成功制备出一种镧铈稀土抛光粉.对制备的镧铈抛光粉形貌、物相及抛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镧铈稀土抛光粉颗粒成形好,分布较均匀.用其抛光K9玻璃,当累积抛光120 min后,玻璃片抛蚀量可达352 mg,且玻璃片面粗糙度Sa由初始的2.0 nm降低至1.742 nm.而以NH4HCO3沉淀(LaCe)Cl3工艺制备的镧铈抛光粉,在相同抛光条件下玻璃片抛蚀量仅为299 mg,面粗糙度Sa由初始的2.0 nm降低至1.767 nm.因此,在保持相同抛光质量的前提下,Mg(HCO3)2沉淀(LaCe)2(SO4)3工艺制备的镧铈稀土抛光粉综合性能更优.

    沉淀制备抛光粉抛光性能

    障碍物对轴流泵空化内部流场的影响

    赵伟国张翠莲ZAKIR Khan寇相儒...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化会影响泵的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为了探索能够有效抑制轴流泵内发生空化的策略,提出了将矩形流向障碍物布置在轴流泵叶片背面的方法.以比转数700的轴流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流道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障碍物对轴流泵外特性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布置障碍物的改进模型在空化各阶段均能有效减少空泡体积,尤其当空泡发展至障碍物位置时效果最好,空泡体积减少了72.5%;布置障碍物能够提高叶片背面出口压力,限制低压区向出口方向扩张,减小逆压梯度,阻挡轮毂侧发生偏流,梳理空化发展的流线,优化流场结构,抑制空化的发展,并将断裂扬程提升了10.19%.

    轴流泵流向障碍物空化抑制非定常

    结合GCN与LSTM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杜先君刘聪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因振动信号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而缺乏刻画健康状态可靠指标的问题,提出了将图卷积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内涵模态分量,并且对内涵模态分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计算邻接矩阵和特征矩阵;其次,将邻接矩阵和特征矩阵作为图卷积网络的输入,捕获数据关系,挖掘深层特征;然后,将深层特征和内涵模态分量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从而实现时序关系建模,构建健康指标;最后,使用移动平均滤波消除振荡,对健康指标进行多项式拟合,并且计算达到阈值时刻,确定轴承剩余寿命.同时,以IEEE PHM 2012数据挑战赛数据集和XJTU-SY滚动轴承加速实验数据集为对象,验证所提方法.结果表明,使用图卷积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模型构建健康指标进行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时,预测结果能够较好地接近真实值,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

    滚动轴承图卷积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剩余寿命预测

    基于ICEEMDAN和Hilbert包络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张斌程珩孟倩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因属于非平稳特征信号而导致故障特征频率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Hilbert包络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ICEEM-DAN对故障信号进行模态分解,产生一系列的固有模态分量(IMF);然后,找出与原信号相关度较高的模态分量,作该模态分量的Hilbert包络谱图,并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最终,通过对滚动轴承外圈和内圈的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结果比较,证明了经过ICEEMDAN分解后Hilbert包络谱图能够明显反映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该方法可有效诊断滚动轴承的外圈和内圈故障.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ICEEMDANHilbert包络谱

    新型水平轴螺旋风力机气动性能分析

    宋科康宇驰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拓展水平轴风力机的适用范围,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对2种具有不同旋叶倾角的新型水平轴螺旋风力机及其加装导管后的气动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定角螺旋风力机,变角螺旋风力机在较小尖速比(TSR)时具有更大的功率系数(CP);同时,变角螺旋风力机在全TSR范围内具有更小的推力系数(CT),且2种螺旋风力机CT的差异随着TSR的增大而增大;2种螺旋风力机运行时高压区主要集中在轮毂前端、一阶和二阶旋叶的迎风端,低压区主要集中在三阶旋叶的背风端和轮毂后端;变角螺旋风力机前端旋叶的阻塞度相对较低,使其尾流恢复比定角螺旋风力机快;此外,导管可以显著增大2种螺旋风力机的CP和CT,并拓宽CP的TSR范围.研究结果揭示了水平轴螺旋风力机的气动特点,为该型风力机的优化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风能水平轴螺旋风力机导管气动性能计算流体力学

    非均匀沉降区埋地管道力学响应研究

    卢国宏谢锐郭建明罗飞...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层非均匀沉降是埋地管道面临的常见地质灾害之一,影响管道安全运行.为此建立地层沉降区管土耦合模型,研究了地层沉降量、管道壁厚、内压、管材对管道屈曲模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层沉降作用下管道轴向拉伸应变和压缩应变集中在沉降过渡区;沉降量较小时管道表面应变呈波纹状分布,沉降较大时管道产生局部屈曲;相同工况下,薄壁管道易发生屈曲失效,厚壁管道出现波纹状应变分布;随着内压增大,管道屈曲程度逐渐减弱;高钢级管道的屈曲程度越小.

    地层沉降X80管道轴向应变屈曲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