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李有堂

双月刊

1673-5196

journal@lut.cn

0931-2756301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工坪路287号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自1987年以来,本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 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是中国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4年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5年荣获“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考虑随机通信时延的微网二次电压控制方法

    冯宜伟马婧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随机通信时延的孤岛微网二次电压恢复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协作一致性算法.首先建立了孤岛微网模型,定性分析了具有随机通信时延的微网系统二次电压恢复机理,引入分布式观测器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一致性协作控制方法.然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Schur补原理,得到了随机通信时变时延系统在外部输入为零和不为零两种情况下渐近收敛一致的充分性条件.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孤岛微网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满足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最后对微网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定理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孤岛微网状态观测器二次电压随机时延

    分布式事件触发下的多智能体系统二分一致性

    王君韦娅萍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基于分布式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控制系统中的二分一致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合作和竞争并存拓扑结构的一致性控制协议,使多智能体系统收敛于二模相同且符号不同的状态.在图论与矩阵论的基础上,将多智能体系统的二分一致性问题转化为闭环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建立一个合适的Lyapunov函数,验证了闭环误差系统渐进稳定,且针对每个智能体提出了事件触发条件,以减少控制更新频率与通信资源的损耗,同时证明每个智能体相邻触发时间间隔都有严格的正下界,即避免了Zeno现象,最后利用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多智能体系统符号图二分一致性事件触发

    基于IP控制与负载加速度反馈的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

    孙岩包广清杜赫轩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伺服系统带宽覆盖传动装置的固有频率时,容易在系统中引发机械谐振,严重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与控制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IP控制结合负载侧加速度状态反馈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策略.通过在转速环采用IP控制,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超调,并且在电流环引入加速度反馈,增加了系统极点配置的自由度.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同阻尼系数的极点配置方法,以最优阻尼比为设计目标,讨论了系统控制器关键参数与状态反馈增益的取值范围.最终,对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双惯量弹性系统加速度反馈极点配置谐振抑制

    基于Lie群表示的保体积2D-3D点集配准算法

    喻莹蔡晨炜应时辉李策...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2D-3D点集配准的目标是寻找三维原始点集与二维目标投影点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最优变换.为了给出配准问题的解析解,避免投影引起的体积退化,提出基于Lie群表示的保体积2D-3D点集配准算法.首先,考虑投影矩阵和旋转矩阵的非交换性,引入Lie群表示,将配准问题形式化为一个Lie群优化问题.利用局部线性化方法,将Lie群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可计算的二次规划问题.其次,为了避免体积退化,考虑约束变换后的三维点集的投影与二维目标点集的投影具有相同的体积.为便于计算,引入Jensen-Bregman LogDet散度作为保体积正则项,将计算点集的体积差异转化为计算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差异.然后,通过交替求解对应关系和最优变换,形成完整且可解的迭代策略.最后,在两个经典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2D-3D点集配准Lie群保体积正则二次规划

    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曹明华张家玮王效兵周洪涛...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运用超奈奎斯特通信理论设计了一种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系统.利用波长为660 nm的红光发光二极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板、数/模转换芯片、滤波器芯片和光电二极管以及外围电路模块实现了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系统电路,可以在不显著提高系统复杂度和器件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性能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1 Mbit/s通信速率下超奈奎斯特信号的可靠传输,相较于同等条件下的常规奈奎斯特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提升了20%.

    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FPGA

    带PEC柱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张继红吴宏凯殷占忠冯大哲...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边缘柱为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1榀边缘柱为H型钢柱、5榀边缘柱为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耗能性能、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曲线,并完成了1榀带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分析表明在钢板剪力墙结构中(弱轴连接),将PEC柱作为剪力墙的边缘框架柱,同样可以很好的约束屈曲后的钢板剪力墙,使其充分发挥屈曲后的性能,显著提升整体结构的抗侧刚度、承载力以及耗能性能.

    弱轴连接PEC柱钢板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分析滞回曲线耗能能力

    基于POI的兰州带型城市市内交通设施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

    柴宗刚李春霞
    11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兰州中心城区2011-2022年市内交通设施的POI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形态、方向分布和冷热点分析其空间演化、研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市内交通设施呈"东密西疏"的特征且集聚程度增强,市内交通设施和停车设施由"单核"变为"单核心、多散点并存"的空间形态,公交设施由"一主一次"变为"一主多次"并在边缘出现多个散点;市内交通设施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重心经历"东南-西北-东北"的偏移轨迹,具有向西北和东北扩散的趋势,公交设施的分布比停车设施更分散;市内交通设施和停车设施在城关区的热点由沿路散点转为沿路线性分布,最终呈现以东方红广场为核心,其他三区由沿路散点转为线性分布,公交设施热点相对分散,沿道路呈线性分布;"人文—地理"环境的约束、政府规划的调控、交通网络完善的推动共同影响市内交通设施的空间演化.

    POI兰州带型城市市内交通设施空间演化演化机制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高速公路影响及支护系统受力与变形研究

    张红英李旭升袁华智高虹...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近邻高速公路的基坑,对基坑及近邻高速公路的变形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控制临近高速公路基坑施工变形与保证高速公路安全,根据某深基坑临近高速公路施工的工程概况、施工方法与加固措施,采用有限元方法考虑车辆荷载后建立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系统性地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后高速公路路面的位移、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高速公路路面呈现中间沉降、两侧隆起的现象,路面与支护结构均会发现偏向基坑方向的水平位移,支护结构会整体"上浮",支护结构呈现出中间横梁受压、两侧横梁受拉且压力远大于拉力的现象,增加支护密度可以有效减小路面与支护结构位移.

    高速公路深基坑施工方法支护结构有限元模拟

    盾构直削始发方案研究

    温森张国建刘俊杰孔庆梅...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盾构施工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开始采用盾构直削始发.盾构法施工中,始发是易发生事故的重要环节.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凿除洞门,直削始发时刀盘直接切割洞门,避免了掌子面土体形成临空面,从而降低了施工风险.以郑州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盾构直削始发为例,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考虑洞门破除及盾构动态掘进的影响,对盾构直削始发时围护结构变形、土体变形和周围管线变形等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盾构端头直削始发方案的合理性.为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将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二者的变化规律一致,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合理.

    直削始发盾构动态掘进变形分析监控量测

    部分Motzkin路的计数

    杨胜良王楠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条长为n的部分Motzkin路是从(0,0)到(n,k)的一条经过整点的格路径,它由上步U=(1,1),下步D=(1,-1)以及水平步H=(l,0)构成,且从不走到x轴的下方.从(0,0)到(n,0)的Motzkin路的个数叫做第n个Motzkin数.利用核方法得到了Motzkin数的发生函数及部分Motzkin路径数的Riordan矩阵的表示.基于递推关系和线性代数方法给出了高度受限的部分Motzkin路的发生函数,并给出了相关示例.

    Motzkin路部分Motzkin路Motzkin数发生函数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