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金融
甘肃金融

李文瑞

月刊

1009-4512

gsjrbjb@163.net;gsjrbjb@163.com

0931-8800860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698号

甘肃金融/Journal Gansu Finance
查看更多>>《甘肃金融》是甘肃省金融学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发行的经济类学术理论公开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主管,甘肃省金融学会主办。经过30年的发展,《甘肃金融》已经成为甘肃省经济金融学术交流的区域性权威平台,在经济金融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甘肃金融》坚持宣传金融方针政策,研究金融工作实务的办刊理念,积极发挥金融政策宣传主渠道作用,大量登载具有政策性、学术性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及时报道金融机构重大活动,为读者群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理论前沿和改革趋向提供了一个有较高权威性的渠道和平台,易纲、夏斌、巴曙松、王松奇等经济学家独家为本刊多次撰文。《甘肃金融》发行量不断扩大,年发行量超过10万册。从“中国知网”反馈的2009年学术期刊发行与传播统计数据看,当年《甘肃金融》的电子版机构用户分布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对外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高端用户,个人读者遍布27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甘肃金融》荣获“中国北方优秀期刊”称号。 甘肃金融编辑部 2011年5月18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领悟践行中国特色传统金融文化不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朱国晓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并基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础道德观、根本价值观、核心经营观、重要发展观和基本原则,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坚定不移做好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践行者,具体应做到:坚持诚实守信,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客户基础;坚持以义取利,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坚持稳健审慎,把牢高质量发展的格局节奏;坚持守正创新,抓好高质量发展的突破重点;坚持依法合规,守好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保障.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

    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普惠金融、农村集体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

    张哲李季刚汤努尔·哈力克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农村集体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明显的收敛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3)在维度异质性分析中,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数字化程度起到正向的扩大作用,同时从使用深度项下不同业务来看,信贷业务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为显著,支付业务和保险业务则不显著.(4)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具体来看: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的省区市,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抑制效果显著,低省区市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城乡收入差距低的省区市抑制效果显著,高省区市不显著.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共同富裕异质性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北五省区为例

    李兴坚陈永宁陈婕
    14-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是西北五省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起积极作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强化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通信建设,使得金融交易成本快速下降,金融排他性显著减少,引导西北五省区农村地区教育完善、风险化解、产业融合、信用体系正向发展,助力农村产业兴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尽快实现城乡之间的平衡.本文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背景及概况进行了分析,使用Cov-AHP分析法选取特色指标,构建西北五省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衡量指标体系,研究了2014-2023年西北五省区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西北五省区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县域发展水平

    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国内外实践及启示

    雷舰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提出,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构建并健全绿色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了制约金融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因素在于度量和抵押难、金融服务基础环境保障欠完善、金融服务深度与广度待提升,其次对生态补偿基金模式、生态银行模式、碳排放权交易模式、"两山贷"模式等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的国内外实践模式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完善金融服务的配套机制、培育市场运行环境等相关对策建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金融金融服务

    ESG表现、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陈俊奕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2016-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企业ESG表现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融资约束在这一影响机制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考虑企业的产权性质和规模下,非国有和小规模企业的ESG表现对其创新的促进更为明显.最后,文章从企业应制定ESG战略目标、政府部门应完善ESG的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准则、投资者在投资时应重视企业ESG表现情况等方面对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ESG表现企业创新融资约束

    股价信息含量能否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基于股权集中度和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研究

    王家华陈明羽闻盼盼
    33-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发展带动经济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对实体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价信息含量对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能够显著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和严格的金融监管能够加强股价信息含量,提高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股价信息含量提高对非国有企业、高分析师关注度企业、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地区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股价信息含量企业金融化股权集中度金融监管

    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王永锋杨健薛媛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型企业承担着我国科技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培育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载体,科技金融能够提供精准和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融资需求.本文选取2018-2023年1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数据,基于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财政、资本市场、银行机构、风险投资四种科技金融投入渠道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市场渠道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绩效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科技金融投入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成长期,企业融资主要靠资本市场及政府财政;在成熟期,以资本市场和银行机构为主;在衰退期,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最后本文从完善科技金融支持创新政策机制、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效率、提升银行机构科技金融建设质效、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等方面对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科技金融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高质量创新

    基于文本和大数据驱动的新型国际铜价格预测模型

    邴贵英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在线媒体文本、谷歌趋势和传统经济数据的新型数据驱动的国际铜价格预测混合模型:K-means-KPCA-KELM,以深入挖掘上述多尺度数据的信息,从而提高周度国际铜期货价格预测精度.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来说明文本特征对国际铜价格预测的解释能力,变分模态分解被用来构建基于CNN输出的有效的时间序列指标.实证结果表明:在数据层面,混合数据集在水平和方向预测精度上均显著优于文本数据集、宏观经济数据集、GSVI数据集.这表明混合数据结合了它们的优势,在水平和方向精度上都获得了最佳的预测性能;在方法层面,基于"K-means-KPCA"框架的混合数据集和KELM获得了更好的预测性能.

    国际铜价预测卷积神经网络变分模态分解核极限学习机

    债券通"南向通"对证券公司经营影响研究

    王乘骏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债券通"南向通"(以下简称"南向通")于2021年9月24日上线,旨在为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香港债券市场境外债券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渠道,不少证券公司已参与其中.本文阐述了"南向通"的交易结算机制,分析指出"南向通"业务对证券公司经营存在丰富自营投资品种和证券公司资管及基金产品、促进境外债券承销业务及债券托管业务、提高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做市收入等影响,并基于"南向通"债券投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与政策风险、国际政治风险、额度限制、境内托管清算牌照缺乏等风险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债券通"南向通"证券公司境外债券

    外汇局作出加处罚款决定的实践困难与建议

    宋天伟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处罚款决定在外汇管理行政处罚实务中容易出现偏差,作出决定的程序以及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面临一定的困难和争议,学术界和司法机关也有不同的态度.因此,需要进一步辨析清楚相关法律规定,以规范包括外汇局在内的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统一司法机关裁判准则,确保加处罚款决定依法实施,更好地实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目标.本文在分析了加处罚款决定面临的实践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加处罚款决定的操作程序、两次催告应具有相同的法律要求、准确把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点、明确加处罚款减免的条件和程序等建议.

    依法行政加处罚款强制执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