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科技
甘肃科技

曹方

半月刊

1000-0952

gskj@gsinfo.net.cn

0931-8849110

730000

兰州市平凉路531号

甘肃科技/Journal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国内学术与科技期刊界有较高的知名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压成套设备中铜铝复合母线的合理应用及选择方法

    冯立玮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低压成套设备中铜铝复合母线的合理应用及选择方法,通过对低压成套设备中铜铝复合母线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从铜铝复合母线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关键技术性能,加工工艺,应用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展开分析,制定合理的选择方法。铜铝复合母线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等关键技术性能。同时,加工工艺的选择也对铜铝复合母线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铜铝复合母线的选择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铜铝复合材料工艺特性工艺方法

    基于Modelica模型的供热系统动态热特性研究

    王永刚刘智勇管铮朱越...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级的快速建模和仿真要求,利用Modelica语言陈述式的建模方法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非因果建模,并基于Modelica模型对供热系统动态热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动态仿真平台MWorks,结合实际供暖运行数据对Modelica活塞流管道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实测值与模拟值平均相差约0。8℃,表明在热源温度频繁变动条件下模型能够满足供热系统动态仿真需求;并通过控制管道的管径、管长及单位管长热容量等不同变量,分析得出各变量对管道末端温度动态响应速度及响应时长的影响。

    Modelica集中供热动态热特性

    山区国家储备林供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以凉州区南部山区2022年国家储备林灌溉工程为例

    李鹏学张钊陈元福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凉州区南部山区2022年国家储备林灌溉工程为例,研究探讨了工程规划与建设需解决的3大难题,从7个方面对系统分析了工程规划的设计思路,并对工程建成运行时,三条主管(三个片区)同时开启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次加压、分片供水、分区灌溉的供水工程总体布局和田间采用小管出流灌溉方式的方案,为同类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山区储备林灌溉供水实践与思考

    BIM技术在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岳晓霞郭淑丽巨继炳赵正喜...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水处理项目构筑物及建筑物结构复杂,涉及污水处理工艺、通风空调、智能化系统等多个专业,传统的二维图纸,已无法精准地将涉及到的专业在同一空间维度进行合理优化后综合表达。而BIM技术,是二维图纸向三维模型过渡的载体,其拥有的强大的一体化、参数化、可视化等功能,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BIM技术概述为切入点,以污水厂的建造全过程应用为例,从土建模型的建立及优化、模型的整合与洞口预留、管线碰撞检查、污水处理工艺模拟等方面全面诠释了BIM技术在图纸深化、工程量提取、复杂工艺流程可视化交底、施工效率、成本控制及工程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为后续BIM技术在污水厂项目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BIM技术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模拟漫游动画可视化交底

    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探究

    王原宁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日益突出。裂缝不仅影响路面的美观和舒适性,而且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文章对兰州新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类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通过梳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在解析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归纳所受影响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强材料控制、提高施工水平、优化设计方案等,以达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美观性、安全性、实用性的需求。

    市政工程沥青面层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特征研究

    张君弟闹九次仁贡宝草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分析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环境,为合理规划利用其资源提供依据。根据调查研究并参考有关文献,对保护区地质演化过程、地层、构造进行分析。该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松潘-甘孜褶皱带,松潘-甘孜地块自早古生代末加里东运动而形成,至三叠纪末晚印支运动而消亡、褶起成山,与扬子地台、秦岭褶皱带经历了分-合-分-消亡的演化过程;该区地层属松潘-甘孜地层分区,以海相沉积为主,有部分陆相碎屑岩建造,中生界三叠系地层最为发育。以羊布梁子为界,南为松潘-甘孜褶皱系,褶皱、断裂活动相对较小,以压性、压扭性断裂及其间所夹的石炭系、二叠系线状褶皱为主;东北部断裂构造发育,属武都-白马斜叠弧构造,以逆冲断层为主。

    地质演化地层构造自然保护区多儿

    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建设探讨

    汪宏涛段凯李注苍
    28-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漳县九居谷一带发育了较为典型的西北干旱型丹霞地貌景观。虽然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较早,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通过对九居谷一带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161处,并划分为3大类6类11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地质遗迹42处,九居谷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文化村标准。论述了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文化村建设规划及建议,为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地质文化村建设丹霞地貌地质遗迹九居谷漳县甘肃

    裂缝性煤层的梯度电极系测井响应特征模拟研究

    胡永齐兴华罗聪王博...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中裂缝的发育不仅为煤层气的储存和运移提供了空间和通道,也为后期采取的压裂等改造措施提供了先决条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对使用梯度电极系测井仪器探测裂缝性煤层进行模拟,总结出裂缝性煤层的梯度电极系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当煤层存在裂缝时,梯度电极系曲线将呈现锯齿状,且随着裂缝宽度变大及地层厚度变大,锯齿状将愈加明显,而当煤层厚度变小时锯齿状特征将会消失;煤层中裂缝发育程度越好、裂缝宽度越大,将会导致梯度电极系探测到的视电阻率极大值变小,这种变化在厚度较大时比较平缓而厚度较小时比较急剧;采用梯度电极系探测煤层中的裂缝是可行的,但需要根据煤层的厚度调整电极距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裂缝煤层梯度电极系测井COMSOLMultiphysics

    1980-2022年白龙江流域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任骊安冯瑞娟靳立亚
    38-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80-2022年白龙江流域的气温、降水,运用线性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研究该流域的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1980-2022年白龙江流域的气温与降水的整体均为上升趋势,气候呈暖湿化,且上游气候呈暖湿化比中下游明显。(2)气温周期变化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分别为23 a、27 a,27 a为第一主周期;降水周期变化存在4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分别为4 a、10 a、15 a、26 a,26 a为第一主周期。(3)1980-1996年气温变化趋势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1997-2022年呈显著上升趋势;1980-1993年降水变化趋势呈波动状,1994-2017年呈减少趋势。

    白龙江流域气候变化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

    基于多策略改进COA算法优化ELM的IGBT剩余寿命预测

    席小卫郭文会张丑尧吴锦洋...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剩余使用寿命的准确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优化的二维卷积优化算法(Convolu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n mixed strategies,COAM)的IGBT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通过改进和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参数,利用NASA研究中心公开的IGBT老化加速试验数据集,分析并提取了集射极-发射极阻断电压的失效特征参数,以获取阻断电压尖峰信息。针对COA算法在前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和后期寻优精度不高的问题,首先选择通过Fuch映射序列初始化种群增强初始种群的随机性和变异性,然后采用新的综合位置更新方式来扩展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并引入高斯-柯西变异机制来改进解质量增强机制。最后,将该算法用于ELM参数的优化,以应用于IGBT剩余寿命的准确预测。通过将COAM-ELM与其他3种优化算法优化ELM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OAM-ELM方法在IGBT剩余寿命预测方面具有高精度的特点。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为其他IGBT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寿命预测卷积优化算法高斯-柯西变异混沌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