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东试早柚为母本创制柑橘三倍体种质资源

    刘承浪冯迪曹宗洪陶亚文...
    2041-2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三倍体植物由于减数分离紊乱,难以形成可育的雌雄配子,属于天然的不育类型,配置以2x×4x多个杂交组合,旨在创制柑橘三倍体种质,丰富柑橘无核材料.[方法]以单胚性二倍体品种东试早柚为母本与四倍体柑橘材料ZP(纸皮,四倍体甜橙)、PT(四倍体葡萄柚)、NH(四倍体,诺瓦橘柚+HB柚体细胞杂种)为父本进行倍性杂交,授粉后85d和100 d采摘幼果并对未成熟种子实施幼胚离体挽救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后用流式细胞仪和InDel标记对其倍性及遗传来源进行鉴定.[结果]从3个倍性杂交组合的168株再生植株中,通过倍性检测获得三倍体幼苗128株且均为双亲杂交后代,其中东试早柚×ZP共计60株、东试早柚×PT共计60株、东试早柚×NH共计8株.[结论]通过倍性杂交高效创制三倍体柑橘新种质,为柑橘早熟无核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育种材料.

    柑橘东试早柚胚挽救倍性育种InDel

    越橘果实大小遗传规律及其与花冠、叶面积的相关性研究

    刘有春李嘉琦刘成
    2050-2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越橘果实大小遗传规律,了解果实大小与花冠、叶面积的相关性,为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杂交后代早期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果实大小有明显差异的大果越橘品种Berkeley和小果资源N6为亲本组配正反交遗传群体,共计314株,连续3a(年)测量果实单果质量并进行遗传分析;根据果实大小选择55份品种/品系构成自然群体,测量单果质量、花冠大小及叶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遗传群体验证源自自然群体的相关性是否能在遗传群体中稳定遗传.[结果]越橘果实单果质量在正反交群体中均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大果亲本做母本的群体其单果质量分布范围、群体中间值、平均值大于小果亲本做母本的群体,说明越橘果实大小存在母性遗传特性;供试正反交群体果实大小平均值(分别为1.46 g和1.79 g)均偏向低值亲本N6(1.11 g),远低于高值亲本Berkeley(2.90 g),说明越橘果实大小遗传存在明显的趋小变异,广义遗传力(H2)大于0.90,说明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环境效应影响小;自然群体果实大小与花冠大小(R=0.81,P=2×10-12)、果实大小与叶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P=2×10-14),而在遗传群体中果实大小与花冠、叶面积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仅有部分杂交后代遗传了上述正相关性.[结论]越橘果实大小存在母性遗传特性,受小果亲本影响大,存在明显的趋小劣质遗传变异;揭示了越橘自然群体中,花冠大小、叶面积与果实大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的一般性结论,但受限于亲本遗传基础,在供试的遗传群体中相关性呈遗传不稳定性.

    越橘果实大小遗传规律花冠叶面积相关性

    葡萄COMT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许雯雯高换超韩菲菲李凯薇...
    2061-2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s)是木质素合成过程中一种多功能酶,参与多种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途径,在植物木质素次生物质合成及植物抗逆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旨在鉴定葡萄COMT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对葡萄真菌病害胁迫的响应,为葡萄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基于拟南芥COMT基因搜索葡萄COMT基因家族,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葡萄COMT蛋白质理化性质、基因染色体定位、motif分析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COMT基因在抗病品种摩尔多瓦和感病品种夏黑葡萄上接种霜霉病的表达模式.[结果]从葡萄中鉴定出26个COMT基因,主要位于第10、12和15号染色体上;蛋白质分子质量差异较大,属于不稳定的两性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其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外.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发现,该家族分为Ⅰ和Ⅱ2个亚组,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与拟南芥和水稻亲缘关系较近.启动子分析表明,葡萄COMT基因启动子包含丰富的植物激素响应和胁迫响应的顺式元件,接种葡萄霜霉病后,在抗病品种摩尔多瓦中,除COMT2基因外其余25条COMT基因在接种24h后均显著上调,而在感病品种夏黑中只有63%的COMT基因出现显著上调,且抗病品种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其中以VvCOMT1、5、6、7、8、9和19上调最为显著.[结论]共鉴定了26个葡萄COMT基因家族成员,同时发现COMT基因在葡萄抗病品种中受霜霉病的强烈诱导,表明木质素在葡萄抗病中起重要作用,可为后期研究葡萄抗霜霉病分子机制提供候选基因.

    葡萄霜霉病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生物学分析功能分析

    石榴MAPK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响应冷胁迫的表达分析

    陈利娜曹尚银唐丽颖李好先...
    2076-2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石榴种质资源籽粒硬度及抗寒性,筛选可能参与调控石榴抗寒性的MAPK家族基因.[方法]以31份石榴种质资源为试材,进行抗寒性及籽粒硬度评价;基于全基因组筛选石榴MAPK家族基因,对其进行进化、基因结构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冷胁迫对石榴MAPK家族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31个石榴品种籽粒硬度及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峄城粉红牡丹、淮北六棱甜和鲁白榴2号等硬籽石榴抗寒性较强,华紫、以3和玛丽斯等软籽石榴抗寒性较弱.基于石榴全基因组鉴定出17个MAPK家族基因,广泛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MAPK家族所有成员主要分为3个亚类,其中,A和B亚类成员主要包含PKc_MAPKK_plant_like和PTZ00024结构域,C亚类主要包含PLN00034结构域,所有成员均具有S_TKc结构域;各成员氨基酸残基数量分布在314~860 aa,外显子数目1~18个,蛋白分子质量为34910.05~97965.26 u,等电点4.94~9.35;PgMKK2、PgMPK6、PgMPK9、PgMPK16和PgMPK13在峄城粉红牡丹响应冷胁迫过程中表现为显著上调,PgM-KK8、PgMPK1-1和PgMKK4在玛丽斯响应冷胁迫过程中表现为显著上调;PgMKK2、PgMPK6、PgMPK9、PgMPK16和PgMPK13在峄城粉红牡丹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玛丽斯,PgMKK8和PgMPK1-1在玛丽斯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表达量显著性高于峄城粉红牡丹;PgMKK3在峄城粉红牡丹不同时间均未检测到表达,在玛丽斯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gMPK12-2在玛丽斯不同时间均未检测到表达,在峄城粉红牡丹中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石榴MAPK家族基因响应冷胁迫信号,其中,PgMKK2、PgMPK6、PgMPK12-2和PgMPK9可能参与正调控石榴的抗寒性.

    石榴籽粒硬度抗寒性MAPK表达分析

    番木瓜胚性细胞悬浮系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杨敏周陈平李庆萌邝瑞彬...
    2089-2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番木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番木瓜基因功能研究和重要农艺性状改良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方法]以紫晖番木瓜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s,ECS)为遗传转化受体,利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对抗生素浓度筛选、侵染时间、继代培养、抗性胚的诱导与萌发以及植株再生整个过程进行探索,最后获得抗性再生植株.[结果]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和潮霉素处理,观察ECS细胞状态,筛选、确定头孢霉素和潮霉素最适处理质量浓度分别为200 mg·L-1和5 mg·L-1.工程菌和ECS共培养侵染2d后转到含有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液体筛选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周期为14 d.经GUS染色验证,表明继代3次后的ECS几乎全部为转化细胞.将以上ECS转移到液体胚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个月后可获得大量球形体细胞胚,且GUS组织染色为蓝色.将球形体细胞胚转到半固体成熟培养基上培养,2个月后可获得成熟子叶期体细胞胚.子叶期体细胞胚在萌发培养基上光培养30d后,可获得再生芽.任意选取再生芽进行GUS染色,均可染成蓝色.抗性再生芽经促根培养可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利用PCR检测抗性再生植株,可以确定GUS基因已经整合到番木瓜基因组中.[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以番木瓜ECS为转化受体的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在该技术体系中,经农杆菌侵染后的ECS继代筛选3次后,几乎全部为转化细胞,这些转化细胞经体胚诱导、成熟、萌发和生根过程可成功获得再生植株,抗性体胚得胚率为43.65%,抗性体胚萌发率为73.26%,植株再生率为80.55%,大大提高了番木瓜遗传转化效率.该体系为番木瓜基因功能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番木瓜胚性悬浮系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共培养

    水肥耦合效应对苹果幼树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崔佳伟任佳伟李著帅冯晓琳...
    2098-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3年生苹果幼树进行水分调控和有机肥替代耦合试验,探寻一种促进黄土高原地区苹果树生长、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并能提升土壤肥力的果园灌溉施肥模式.[方法]于2020-2022年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苹果试验站进行,供试材料为3年生瑞雪苹果幼树,试验设置水分和施肥2因素,其中水分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W1)、田间持水量的60%(W2)、田间持水量的40%(W3);施肥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F1)、有机肥替代氮肥20%(F2)、有机肥替代氮肥40%(F3),并设置一个对照组(CK,田间持水量的80%,不施肥),测定两年的果树生长量、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1)合理的有机肥替代量(F3、F2)及高、中灌水量(W1、W2)促进了两年苹果幼树株高和茎粗的生长.(2)两年果实最大产量均出现在F3W1处理,分别为0.74、4.84 kg.(3)合理的有机肥替代量(F3、F2)及高、中灌水量(W1、W2)促进了果实横径和纵径的提升,水肥耦合对两年果实的果形指数影响均不显著;合理的水肥耦合促进了两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的提升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有机肥替代氮肥40%及高灌水量(F3W1)效果最佳,该处理下两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分别为19.26%、22.20%,固酸比分别为41.33、62.82,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473%、0.265%;低灌水量(W3)也可以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升.(4)合理的水肥耦合整体上促进了两年土壤各项养分指标的提升.(5)根据相关性分析,2021年果实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2022年果实产量以及果实横径、纵径、固酸比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固酸比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合理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及水分调控可以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肥力,有机肥替代氮肥40%(F3)配合土壤80%田间持水量(W1)为当地果园较好的控水施肥模式.

    苹果水肥耦合有机肥替代果树生长产量品质土壤养分

    7个梨品种不同熟期果肉质地评价分析

    徐钰清田路明曹玉芬董星光...
    21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7个梨品种在不同采收期、不同货架期果肉质地的变化规律及质构性状的差异.[方法]以脆肉梨品种怀来大鸭梨、库尔勒香梨和鸭梨,以及软肉梨品种京白梨、南果梨、五九香和珍妮阿这7个梨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度梨果的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量,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测定果肉的破裂力、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等6个质地参数指标,并对质地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个梨品种的平均单果质量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因品种和果肉质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采收期的脆肉梨怀来大鸭梨、库尔勒香梨和鸭梨,随着货架期的延长,果肉破裂力、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且随着采收期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鸭梨的果肉质地参数值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软肉梨京白梨、南果梨、五九香和珍妮阿果肉质地参数的变化与脆肉梨相比较大,果肉破裂力、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等参数值均在货架期7~14 d时呈下降趋势,在货架期14~21 d时无明显变化,内聚性的变化趋势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果肉破裂力、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内聚性与硬度和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胶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采用质构仪TPA法获得的相关质地参数指标能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成熟度的梨果在货架期质地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梨品种之间质构特性的差异,为梨果实采收期判断和采后果肉质地鉴定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质地多面分析果肉质地货架期

    花前和花期灌水对库尔勒香梨萼筒活性氧代谢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

    陈磊王浩陈燕郑强卿...
    2124-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花前和花期灌水对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的影响.[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通过测定香梨果实萼片脱萼率、土壤含水量、短果枝水势、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并通过显微观察、DNA ladder检测、DAPI染色和TUNEL标记等证明萼片脱落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特征.[结果]不灌水(对照)的土壤含水量低于休眠期和大蕾期灌水处理且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通过对比大蕾期后10d和大蕾期后20d和对照的短果枝水势变化,不灌水(对照)短果枝水势下降幅度最小,为-0.20 MPa,并且土壤含水量和短果枝水势与脱萼率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对照萼筒·OH清除率、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了46.24%、36.12%和53.84%,而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则显著下降了45.57%、69.76%和62.47%.相关性分析表明,脱萼率与活性氧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抗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萼筒ROS含量升高导致抗氧化酶无法清除从而影响萼筒离区发育,影响PCD进程,促进香梨萼片脱落.研究结果表明香梨花期干旱胁迫不灌水更能促进脱萼发生.

    库尔勒香梨物候期灌水ROS抗氧化酶PCD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21世纪与久硕桃枝条抗寒性的影响

    梁刚赵崇宇苏凯刘春生...
    2136-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外源ABA处理对桃抗寒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ABA(0、25、50、75、100 mg·L-1)喷施处理的21世纪和久硕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人工模拟低温(0、-5、-10、-15、-20、-25、-30℃)处理,研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ABA、GA、IAA、CTK)含量以及ABA/GA的差异.[结果]在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处理的21世纪和久硕枝条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均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降低,ABA、GA、IAA、CTK含量及ABA/GA均呈无规律变化.用隶属函数法对低温胁迫下各项抗寒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同ABA质量浓度对21世纪抗寒影响顺序为50>75>100>25>0 mg·L-1(CK),不同ABA质量浓度对久硕抗寒影响顺序为50>25>75>100>0 mg·L-1(对照).[结论]50 mg·L-1ABA为最佳质量浓度,能有效缓解冻害,提高抗寒性.

    外源ABA低温胁迫隶属函数抗寒性

    避雨设施葡萄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陈秀萍...
    2149-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避雨设施葡萄下微生态环境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为探讨葡萄-枇杷套种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5年生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以露地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为对照,连续2a(年)观测比较枇杷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差异.[结果]避雨设施栽培葡萄的生长,使夏季(中午12:00)棚内光照度降低了92.37%,温度降低6.10℃,相对湿度提高20.87%;冬季棚内温度提高1.15~2.28℃.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枇杷树第2年的南北冠幅、树高度、干周、叶幕层厚、枝梢数、枝梢质量、叶片质量显著降低,花穗数、花穗大小显著低于对照;单株产量是对照的69.67%,显著低于对照;果穗质量、单果质量、可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病虫害明显减少,好果率提高12.89%~27.25%.[结论]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的枇杷可正常开花结果,有一定产量,且果实病虫害减少,是一种可行的套种模式,但需进一步研究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缓解避雨设施和葡萄生长对套种枇杷生长的荫蔽影响.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套种枇杷枝梢生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