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温胁迫对2个石榴品种幼苗光合参数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关思慧柴亚倩崔洪鑫宋晋泰...
    946-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2个石榴品种光合、叶绿素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响应差异.[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1年生喀什酸石榴和突尼斯软籽石榴2个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模拟低温,设置5个温度水平的处理,探究低温处理期间2个石榴品种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石榴的低温生理响应特性.[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均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呈上升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石榴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Fv/Fm和[Y(Ⅱ)]呈下降趋势,其余指标的变化趋势均有所不同.[结论]喀什酸石榴植株抗寒性显著强于突尼斯软籽石榴.喀什酸石榴叶片较厚重,在低温胁迫下抗脱水能力强,光合机构受损伤程度低,有较强维持叶绿素含量的能力,光合效率较高,同时维持细胞渗透调节能力和膜脂过氧化能力强.突尼斯软籽石榴在重度低温胁迫持续6d或极重度低温胁迫持续4d后其光合系统被严重破坏,叶片生长被抑制,出现低温冻害.该研究结果为寒冷地区引进软籽石榴的适栽区划分和防寒栽培管理技术的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

    石榴幼苗低温胁迫光合渗透调节

    大别山山核桃坚果种仁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变异分析

    代英超夏国华朱先富张深梅...
    959-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种源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多样性以及变异规律,为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19个天然种群198个单株的11个坚果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进行单因素方差、多重比较、相关性、主成分等分析.[结果]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坚果种仁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多样性丰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表明大别山山核桃11个性状在种群间存在丰富变异(p<0.01);表型分化系数表明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为68.68%,种群间变异是主要变异来源.大别山山核桃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变异幅度为2.30%~25.18%,平均变异系数为13.46%,其中脂肪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小,β-维生素E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大,JGXZ种群的多样性最为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种仁性状各成分之间达到显著相关的共10对,脂肪含量与其他组分的相关性最显著,淀粉、δ-维生素E含量与其他性状均不存在相关性;11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742%,各营养及功能在成分中均占有重要位置.[结论]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遗传变异丰富,选择育种潜力大,脂肪含量最为稳定;遗传多样性保护及种质资源收集应尽可能增加种群数量.

    大别山山核桃营养物质功能性成分表型变异多样性天然种群

    百香果花不同发育阶段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其对坐果的影响

    蔡昭艳董龙王葫青邱文武...
    969-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百香果花不同发育阶段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变化及有效授粉期,为百香果生产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百香果花不同发育阶段测定花粉的萌发率、柱头可授性及对花粉、柱头的电镜观察并进行人工授粉,统计坐果率及分析果实特性.[结果]百香果在花前5h时的花粉就具有一定的活力,随后花粉活力不断升高,开花后3 h达到高峰,9 h后花粉活力仅为10.63%,20 h后为0.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1,表明百香果花为雌雄蕊同熟.花前3h授粉的坐果率最高,开花时及花后1h次之,此后随着时间延长不断降低,花后9h的坐果率为0.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花前后不同时间的花粉在外观上无明显变化,柱头在花后7h乳突细胞表面皱缩增多,20 h后柱头皱缩明显.说明可通过观察柱头的乳突细胞外观来判断柱头的可授性,而花粉却不能通过外观判断其活性.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与坐果率显著相关,但与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可食率等无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只影响坐果率,但对果实特性不产生影响.[结论]百香果花粉及柱头属于雌雄蕊同熟,花粉及柱头的活力期均较短,在开花当天均失去活性,有效授粉期(EPP)为10 h左右,即为开花前3 h到开花后7 h.

    百香果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有效授粉期

    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中3种苹果潜隐病毒的检测及变异分析

    张悦东孙平平李小燕杨荣...
    978-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通辽地区塞外红苹果(Malus pumila'Saiwaihong')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痘病毒(ASPV)和苹果茎沟病毒(ASGV)3种苹果潜隐病毒的普遍率和遗传多样性.[方法]从通辽市开鲁县8个乡镇随机采集了96份塞外红苹果枝条,采用RT-PCR法对样品进行3种苹果潜隐病毒检测.对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基因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一致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塞外红苹果中3种苹果潜隐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且存在2种或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基于CP基因对病毒一致性和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塞外红苹果的29个ACLS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8.1%~99.9%,与其他15个已知的ACLS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69.1%~93.6%;来源于塞外红苹果的12个ASP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3.6%~99.7%,与其他15个已知的ASP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75.4%~91.5%;来源于塞外红苹果的21个ASG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6.4%~100.0%,与其他已知的40个ASG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89.9%~98.9%.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44个ACLSV分离物聚集在7个主支,其中29个塞外红苹果的ACLSV分离物分别位于JB组、Balatonl组、B6组和一个独立分支;27个ASPV分离物聚集为6支,其中12个塞外红苹果的ASPV分离物分别位于Ⅰ、Ⅳ、Ⅴ组;61个ASGV分离物聚集为8个支,其中塞外红苹果的21个ASGV分离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独立分支.[结论]ACLSV、ASGV、ASPV均能侵染塞外红苹果,并且发生率较高.与其他来源的病毒相比,塞外红苹果的3种病毒分离物,各种内各分离物彼此之间的序列一致性较好并且进化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为塞外红苹果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塞外红苹果RT-PCR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茎沟病毒

    脱落酸调控果实成熟的分子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李翠侯柄竹
    98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不仅涉及许多植物发育过程和逆境胁迫,而且在果实成熟,尤其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植物中ABA合成、代谢和作用机制的解析及其受体识别和核心信号转导模型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ABA在果实成熟和品质形成中的研究.一般来讲,褪绿和着色是果实成熟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过程涉及了ABA早期信号和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并组成了复杂的网络调控机制.总之,ABA是调控果实成熟的核心机制,其中存在着乙烯依赖(呼吸跃变型)和不依赖(非呼吸跃变型)类型.综述了AB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代谢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构建了ABA调控果实成熟的分子网络模型,为果实的品质改善和保鲜奠定理论基础.

    果实成熟脱落酸(非)呼吸跃变型乙烯生长素信号转导

    吸果夜蛾生物生态学特性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姚禹博吕佳慧安楠张坤杰...
    1000-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果夜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类以成虫刺吸水果造成危害的重要果树害虫.吸果夜蛾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可危害多种水果,其中丘陵山区果园受害更为严重,防控难度较大,对果树产业的经济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中国"还地于粮""果树上山"等政策的倡导和落实,未来山地果园的数量会逐渐增加,需要提高对吸果夜蛾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好防控措施.从吸果夜蛾的危害习性、主要种类和发生规律等方面综述吸果夜蛾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从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方面综述其防控技术,并对未来吸果夜蛾防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吸果夜蛾绿色防控与科学治理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果树吸果夜蛾生物学生态学防控技术

    西藏林芝苹果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预测模型

    杜军次旺白宇轩索朗旺堆...
    1013-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西藏是中国气候资源最多样与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分析西藏最适宜栽培区——林芝的苹果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主导影响气候因子,构建花期预测回归模型,为当地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苹果花期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利用2001—2021年林芝苹果花期物候和逐日平均气温(Tm)、最高气温(Tmax)、最低气温(Tmin)、相对湿度(RH)、降水量(Pr)、日照时数(S)和≥0℃积温(∑T0)等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等,分析苹果花期物候及其长度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因子、晚霜冻对苹果花期的影响,并开展苹果花期预测,构建花期预测回归模型.[结果]2001—2021年林芝苹果各花期以0.884~1.132 d·a-1的速度呈推迟趋势,以花芽膨大期推迟的最多,开花始期次之,为1.058 d·a-1.花期长度为显著缩短趋势,平均每年缩短0.471 d.花期生长期内Tm、Tmax、Tmin均趋于升高,Tmin升幅大于Tmax升幅;DTR、S、RH趋于减少.始花期之前,Pr为增加趋势,之后Pr趋于减少.花期长度生长期内,只有Tm、Tmin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他要素均趋于下降,以∑T0减幅最为明显.[结论]上年10月Pr是影响林芝苹果始花期、盛花期变化的主导气候因子,若上年10月Pr每增加(减少)10 mm,苹果始花期和盛花期将分别提前(推迟)2.47 d和2.17 d.花期晚霜冻日趋于提前,且低温降低,但开花期明显推迟,花期霜冻的气候风险变小.基于旬、月气候要素的统计模型,预测苹果花期精准度为95.8%~97.1%.

    苹果西藏林芝花期变化气候影响因子预测模型

    基于改进ShuffleNet V2的荔枝叶片病虫害图像识别

    谢家兴陈斌瀚彭家骏何培华...
    1024-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及时、准确识别危害荔枝叶片病虫害的方法,做好防护和治理工作.[方法]以常见荔枝叶片病虫害图像为研究对象,针对荔枝病虫害图像的病斑分布区域广、面积大小不一等特点,对ShuffleNet V2模型进行相应改进.首先,采集荔枝5类叶片病虫害制作数据集,采用数据增强操作构建更加丰富的数据集;其次,在网络特征提取模块采用混合空洞卷积,避免传统卷积在下采样过程中造成图像分辨率降低及信息丢失;然后,通过嵌入轻量型通道注意力模块ECA(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增进特征图之间相互依赖关系.此外,删减模型中不必要的层数和通道数,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及运算量.[结果]研究所改进模型在5类荔枝病虫害图像(毛毡病、炭疽病、煤烟病、叶瘿蚊、藻斑病)中达到了99.04%的识别准确率,比原网络ShuffleNet V2高出2.55%.相较于经典网络AlexNet、ResNet-18、DenseNet和MobileNet V2等,改进模型不仅有着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并且改进后模型参数量仅为0.059×106,为原模型的4.92%,浮点运算量仅为0.183×109.[结论]研究结果适合部署在移动终端等嵌入式资源受限设备上,有助于实现对作物病虫害实时、准确地识别.

    荔枝叶斑症状图像识别ShuffleNetV2模型模型参数

    新疆乡土苹果中熟品种秋立蒙的选育

    郭靖韩政伟潘越张振飞...
    1036-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立蒙是2006年在新疆伊犁州发现的乡土树种,在伊犁河流域和昌吉州奇台县具有几十年栽培历史,具体亲本不详.秋立蒙果实扁圆锥形,底色黄绿,阳面有洋红晕或霞,果面光滑,肉质较细、较软,果柄处有果锈,果汁多,风味甜酸,香气浓郁;纵径5 cm左右,横径在7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20 g.可溶性糖含量(w,后同)3.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总酸含量3.17 mg·g-1,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3.98 mg·100g-1.果实生育期140~150 d,在新疆北疆地区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属于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极强,树冠高大.植株适应性强,较耐瘠薄,耐寒能力强,在新疆北疆地区可直立越冬.在新疆北疆苹果适宜栽培区均可种植,嫁接苗第3年开始少量开花结果,第5年进入丰产期,每666.7 m2产量可达3000 kg.

    新疆苹果秋立蒙乡土品种中熟香气浓郁

    早熟梨新品种蜀都翠的选育

    张勇桂瑞雷迪雅赵兵...
    1041-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蜀都翠是由二宫白×早酥杂交选育出的早熟鲜食砂梨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枝条半开张,一年生枝黄褐色.叶片卵圆形,绿色,叶尖长尾尖,叶基圆形,叶缘锐锯齿.果实长圆形,果面光滑,黄绿色,平均单果质量243.3 g.果肉白色,果心小,肉质细、脆,汁液多,石细胞少,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7%,可滴定酸含量0.19%,综合性状优良.在四川雅安地区初花期3月上旬,成熟期7月上旬,果实发育期120 d左右.抗黑斑病、黑星病和轮纹病,耐高温多湿.适宜在四川、重庆等平原和丘陵砂梨生态区种植.

    新品种蜀都翠早熟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