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水肥条件对枣树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尚国丽田春娇刘志国刘平...
    1160-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枣树生长与结实的适宜水肥条件,以期为太行山区鲜食枣月光和冬枣水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北农业大学-阜平现代枣业综合试验站月光和冬枣为材料,2021-2022年调查低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0t,水溶肥A 15 kg,水溶肥B 15 kg)、中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2 t,水溶肥A 20 kg,水溶肥B 25 kg)、高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4 t,水溶肥A25 kg,水溶肥B 40 kg)和对照(CK,不施水肥)4种水肥条件对枣枝叶生长、开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水肥条件对两个品种枣吊长度无显著影响.月光高水肥和冬枣中水肥处理后对新生枣头数、枣头长度、枣头二次枝长、枣吊花序数和枣吊成花数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中高水肥处理条件下,月光果实营养物质含量整体较高,而冬枣中水肥处理果实品质最佳.与对照比较,随着水肥量的增多,总体上两个品种叶片中N、P、K、Mg元素含量增多,Ca元素含量随水肥量的增多而减少.[结论]在太行山区月光和冬枣两个鲜食枣品种实施滴灌系统水肥管理中,应分别采用高、中水肥供应.

    水肥枝叶果实

    避雨和补光对西番莲产量、果实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滕尧王叶李嘉昱张小英...
    1170-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避雨和补光对西番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西番莲设施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供试材料为甜果型黄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f.favicarpa),观测避雨(RS)、补光(L)、避雨+补光(RSL)和露地栽培(CK)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西番莲结果枝生长、果实发育及产量,可滴定酸、总糖、总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β-胡萝卜素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与CK相比,L能使结果枝粗度显著增加,果实转色加快3d,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增加13%,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20%,对果实纵横径和产量无显著影响;RS和RSL会使结果枝更细长,RS会延缓果实转色8 d,产量提高20%,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减少26%,净光合速率降低50%,RSL会延缓果实转色4 d,产量提高23%,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减少20%,净光合速率降低37%,RS和RSL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对果实纵横径无显著影响.[结论]避雨能增加产量,补光能提高果实品质,可根据实际需求使用.

    西番莲避雨补光产量果实品质光合特性

    桃园主要鳞翅目害虫性诱芯的混用诱捕效果

    周浩然刘倩涂洪涛
    1181-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北方桃园内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和桃潜叶蛾等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田间诱芯混合诱捕试验,比较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2022年和2023年调查发现,单个梨小食心虫性诱芯与各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在梨小食心虫诱捕数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单个桃潜叶蛾性诱芯与各桃潜叶蛾性诱芯组合在桃潜叶蛾诱捕数量上也均无显著差异.苹小卷叶蛾性诱芯+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对苹小卷叶蛾的诱捕数量均显著低于各年单独使用苹小卷叶蛾性诱芯时的诱捕数量(p<0.05).[结论]在诱捕梨小食心虫时,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可以与桃潜叶蛾、苹小卷叶蛾、桃蛀螟等3种害虫性诱芯混用;在诱捕桃潜叶蛾时,桃潜叶蛾性诱芯可以与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等3种害虫性诱芯混用;在诱捕苹小卷叶蛾时,苹小卷叶蛾性诱芯可以与桃潜叶蛾和桃蛀螟这两种害虫的性诱芯混用,不能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混用.

    桃园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混用效果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MLVA分型引物的筛选及验证

    姚令王海黄露安星宇...
    1188-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一组可精准快速地对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进行分型的引物组合.[方法]针对前期文献己报道的34对引物,采用PCR技术验证该34对引物对中国Psa菌株的扩增效率及准确性;利用模拟PCR获取菌株串联重复(TR)数;以辛普森指数(Simpson's index,SI)作为筛选引物组合的标准,基于R软件平台,筛选最优引物组合.[结果]34对引物对中国Psa扩增效果均良好,其中TR14与TR11II、TR19与Psa-01引物序列相同;TR8 与 Psa-08、TR39II与Psa-10、GM-1834与TR10I、GM-1553 与 TR64II、TR19Psa-01与TR19II扩增同一 TR;Psa-09扩增产物串联重复单元长度不唯一,TR2II扩增产物侧翼变异较大,不能通过电泳确定串联重复数;最终确定SI值与全部引物组合相同的最低引物数量为9对,使用该9对引物的组合可将Psa己知的5种生物型准确分开.[结论]TR23/Psa-04、Psa-03、Psa-05、Psa-06、TR10IGM-1834、TR30I、TR1II、Psa-10TR39II、TR64IIGM-1553等9对引物可代表当前文献报道的34对引物,进行Psa分型研究,探索猕猴桃溃疡病的传播和流行规律,为病害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引物筛选

    苹果与胶孢炭疽菌互作研究进展

    冀志蕊王美玉张树武杜宜南...
    1199-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能够引发苹果苦腐病和苹果炭疽叶枯病,危害叶片和果实,影响果品产量和品质,给苹果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苹果与病原物互作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苹果上炭疽病的病原菌组成和分类、侵染循环及其引发的果树病害种类,病原菌的致病结构和降解酶类、致病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分析、效应蛋白的筛选与功能分析等致病相关分子机制,苹果被侵染后生理生化变化、激素信号、抗病基因挖掘、miRNA参与的免疫调控机制等抗病相关的研究内容,以期为解析病原菌致病机制及与寄主互作机制,进而为挖掘潜力候选基因,以及病害综合防控和抗病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苹果胶孢炭疽菌侵染机制抗病机制

    桃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周慧娟张夏南周讯苏明申...
    1213-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常温放置易腐烂变质,长期的低温冷藏易导致果肉褐变、风味丧失、抗病性降低、有害物质积累等,是桃产业链的关键性采后问题.前人研究表明,采后品质劣变症状及相关代谢酶、蛋白、基因对果实衰老和调控技术表现出应答差异性,为了解研究概况,笔者对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调控技术、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分析.目前,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主要局限于质地、内在品质和冷害及相关基因的挖掘和验证,调控技术虽然被广泛研究,但仍未解决长期冷藏导致的果实抗病性降低、风味丧失和货架期缩短的问题.建议后续基于多组学技术,从超微结构、糖和能量、挥发性物质、内源激素、采后冷害和病害及基因甲基化等方面进行机制解析,重点从冷链物流体系和抗病防御系统的建立、保鲜剂的研发及配套技术、终端货架和外源激素破休眠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品质劣变采后生物学调控技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荔枝中4种细胞分裂素

    黄雨莲赵明磊马兴帅李建国...
    1228-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荔枝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R)、二氢玉米素(DHZ)、异戊烯基腺嘌呤(IP)4种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0.25 g荔枝样品用乙腈-水(80∶20,体积比)溶液浸提8 h,经Bond Elut Plexa PCX固相萃取柱纯化,2.5%氨水甲醇洗脱后过0.22 μm有机滤膜检测.选取XSelect HSS T3色谱柱,以甲醇和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7 min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选择反应监测(MRM)模式对细胞分裂素进行定量.[结果]4种细胞分裂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低于18.12和60.39 pg·g-1,在0.05~5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在高、中、低浓度三种加标水平下,4种细胞分裂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0.0%~108.2%,标准偏差为0.8%~15.5%.采用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荔枝果皮、果肉、种子、幼果、叶片和果柄离区中4种细胞分裂素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荔枝不同组织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

    荔枝液质联用细胞分裂素定量测定

    中熟半矮生鲜食黄肉桃新品种豫黄1号的选育

    王小贝连晓东张海朋程钧...
    1239-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豫黄1号是以水蜜桃类型的鲜食黄肉桃品种黄水蜜为母本,以半矮生油桃新品种中油桃14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的半矮生黄肉鲜食桃新品种.该品种果面干净,茸毛稀少,离核,易剥皮.平均单果质量226.7 g,最大单果质量289 g.果肉黄色,软溶质,风味酸甜,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1%.萌芽力和成枝力中等,树势中庸,为半矮生类型.大花型,5瓣,花粉多,育性强.在郑州地区果实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5 d左右,适宜河南桃产区及类似生态条件地区栽培.

    新品种豫黄1号半矮生黄肉

    葡萄无核晚熟新品种中葡萄18号的选育

    宋银花李永洲贺亮亮章鹏...
    1243-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葡萄18号是以无核紫、玫瑰香杂交育种结合无核胚挽救技术选育出的无核晚熟新品种.该品种自然坐果平均单穗质量600 g,平均单粒质量7.3 g,果粒长椭圆形,紫色或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0%,总糖含量16.2%,总酸含量3.06 g·kg-1,糖酸比达到54∶1,单宁含量686 mg·kg-1,风味甜香,品质上等.在河南郑州露地栽培成熟期为9月初.该品种树势中庸,适宜避雨栽培.

    无核葡萄新品种中葡萄18号晚熟

    远缘杂交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的选育

    杨丽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
    1247-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仁5号通过仁用杏品种龙王帽与扁桃品种意大利2号远缘杂交育成.果实卵圆形,果顶圆凸,在北京地区7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果皮底色黄色,阳面着片状红色,平均单果质量30.5 g;果核卵圆形,壳面较平滑,平均单核质量2.54 g,纵横侧径分别为3.28cm、2.12cm、1.23 cm;核仁饱满,离核,甜仁,平均单仁鲜质量1.05 g、干质量0.90 g,出仁率37.02%;杏仁脂肪含量(w,后同)435.63 g·kg-1,蛋白质含量269.84 g·kg-1,钙含量1.26g·kg-1,铁含量24.08 mg·kg-1.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远缘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