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防寒处理提升南疆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效应的研究

    宋娟胡晓静唐诚刁明...
    1399-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防寒处理对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的影响,为今后新疆产区露地匍匐栽培安全越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2年生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以露地石榴无覆盖为对照,比较当地气温与石榴园近地表气温,以及3种覆土厚度(15、20、30 cm)下各7组防寒处理(T0:单一覆土;T1:草帘+覆土;T2:钢筋架+草帘+覆土;T3:EVA塑料膜+草帘+覆土;T4:彩条布+覆土;T5:单毛毡+覆土;T6:双毛毡+覆土)的微域温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当地气温与石榴园近地表气温相比具有明显滞后性,差异显著(p<0.05).3种覆土厚度各处理微域温度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15 cm覆土厚度T1提升微域温度的效果最佳,T0和T6较差;20 cm覆土厚度T3提升微域温度的效果最佳,T4和T5较差;30 cm覆土厚度T2提升微域温度的效果最佳,其余处理差异不明显.[结论]3种覆土厚度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综合比较,采用30 cm覆土厚度的T2(钢筋架+草帘+覆土)可最大程度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

    突尼斯软籽石榴防寒处理微域温度

    盐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代谢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孙聪郭金丽
    1411-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盐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代谢与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UWL)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蒙原金秋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盆栽苗为试材,采用浓度为400 mmol·L-1、800 mmol·L-1的NaCl分别进行轻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测定UWL强度和叶绿素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不同程度盐胁迫下,与对照相比,轻度和重度盐胁迫下欧李叶片7种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ALA、PBG、UroⅢ、CopⅢ、ProtoⅨ、Mg-protoⅨ、Pchl)含量均下降,主要合成过程酶(ALAD、MgCH)及叶绿素酶(Chlase)含量均表现为上升,叶绿素(Chla、Chlb、Chla+b)含量均下降;同时叶片UWL强度也持续下降.(2)2种盐胁迫下,重度胁迫导致叶绿素代谢各指标及UWL强度的下降或上升幅度均较轻度胁迫更大.(3)相关分析显示,2种盐胁迫下,叶片UWL强度均与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欧李叶片UWL与叶绿素代谢密切相关:盐胁迫下,随着叶片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下降及叶绿素酶含量的上升,叶绿素合成代谢减弱而降解代谢加强,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以上叶绿素代谢变化导致叶片UWL强度降低.

    蒙原金秋欧李盐胁迫叶片超微弱发光叶绿素代谢

    杨梅主产区土壤肥力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仙居和临海为例

    彭健健徐坚王晓晓傅伟军...
    1421-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明杨梅主产区土壤肥力的空间异质性,探寻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方法]依据杨梅(Myrica ru-bra)产区分布情况和适宜种植区域分布状况,筛选出浙江省杨梅主产区台州市仙居县和临海市的部分区域作为研究区,利用1 km×1 km网格法布点,采集了100个杨梅表层土壤样品(0~20 cm),通过地统计学方法探究土壤肥力的空间异质性.[结果]研究区杨梅土壤平均pH值4.48,有机碳含量(w,后同)18.21 g·kg-1,碱解氮含量115.01 mg·kg-1,有效磷含量15.57 mg·kg-1,速效钾含量239.23 mg·kg-1.杨梅主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临海东部,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仙居西部;pH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仙居东部,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仙居和临海的西部.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数的结果表明,仙居西部和临海西部土壤较肥沃,仙居东部和临海东部土壤较贫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树龄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海拔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坡向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树龄对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正影响(p<0.05),海拔对碱解氮含量有显著正影响(p<0.05),对速效钾含量有显著负影响(p<0.05),坡向对速效钾含量有显著负影响(p<0.05).[结论]杨梅主产区土壤酸化和肥力失衡问题严重,应该增加仙居东部和临海东部的肥料投入和加强日常管理,适当控制仙居西部和临海西部的肥料施用量,同时还应增加研究区磷肥的施用.为缓解仙居西部和临海西部土壤酸化问题,可利用生石灰、有机肥和生理碱性肥料进行改良.

    杨梅土壤肥力结构方程模型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土壤肥力评价

    桃树抗蚜虫品种对田间昆虫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闫乐乐涂洪涛方俊杰牛良...
    1434-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试验条件下田间种植抗蚜品种对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造成的影响,为将来抗蚜品种推广后拟采用的植保栽培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在抗蚜地块早春不防治蚜虫和对照地块正常防治蚜虫的情况下,利用马来式网收集法、昆虫性诱剂诱捕法和目测调查法,在昆虫主要生长季节(3-8月),对抗蚜地块和对照地块内的昆虫群落组成和昆虫群落个体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全生长季节抗蚜地块共诱集到昆虫5955头,分属9个目;对照地块共诱集昆虫4606头,分属8个目.抗蚜地块诱集到的昆虫总数大于对照地块,抗蚜地块前期(3月下旬至6月下旬)诱集到的昆虫总数大于对照地块,后期数量基本一致.与对照地块比较,抗蚜地块中的优势昆虫种群(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总数存在发生高峰提前和总数增加的趋势.两地块诱集到的昆虫总数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抗蚜地块中的多数中性昆虫和天敌昆虫的数量也存在发生高峰提前和总数增加的趋势.两地块益、害虫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因早春未防治桃蚜,抗蚜品种的应用会出现田间昆虫总数增多的现象,了解抗蚜地块内昆虫群落的发生规律,为未来抗蚜品种应用推广采用适宜的植保措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桃树抗蚜品种昆虫群落动态变化防治建议

    海南白沙和儋州油梨叶部及果实炭疽病菌的鉴定

    李晶仇芳张超王玉梓...
    1443-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海南省白沙县和儋州市油梨种植基地的油梨叶片和果实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害的准确鉴定和田间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海南省白沙县和儋州市的油梨种植基地调查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叶和病果,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化分离株,并对纯化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所得菌株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结果]从采自白沙县的14份病叶种分离的得到3株菌株,儋州市的10份病叶中分离获得6株分离物以及自白沙市采集的5份病果中分离出的1株真菌,经致病性测定,菌株HNBSL01、HNDZL02和HNBSF03为致病菌,且均与田间症状一致.根据3种致病菌的菌落、分生孢子和附着胞的形态特征可初步判断引起油梨叶片和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均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多基因(ITS-ACT-TUB2-CHS-1-GAPHD-HIS3)联合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HNBSL01与暹罗炭疽菌(C.siamense)的同源性为81%、HNDZL02与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的同源性为100%、HNBSF03与长直孢炭疽菌(C.gigasporum)的相似性达100%.[结论]引起海南白沙县和儋州市油梨种植基地叶片和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炭疽菌(C.siamense)、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和长直孢炭疽菌(C.gigasporum),其中,C.gigasporum为国内首次报道引起油梨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

    油梨炭疽菌致病性多基因联合分析

    NAC转录因子在果实成熟中的调控作用

    卓茂根王惠聪
    1455-1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NAC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其依赖由高度保守的N端结构域和高度变异的C端转录调控结构域组成独特的NAC结构域发挥功能,在果实成熟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介绍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不同物种NAC基因的成员与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NAC转录因子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果实软化影响果实质地,促进叶绿素降解及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色苷的合成决定果实着色、调控糖分积累影响果实糖酸比例以及促进多种芳香化合物合成积累形成果实特有风味、果实脱涩等方面,并阐述了NAC转录因子与内源激素特别是乙烯和ABA交互在调控果实成熟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NAC转录因子调控果实成熟的潜在机制以及影响NAC表达的因素与分子通路,旨在为在果实成熟性状遗传改良与调控技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果实成熟NAC转录因子软化着色糖分积累芳香化合物合成

    枇杷花序支轴紧密度量化指标初步研究及新型判别技术开发

    陈静王丹丹周芳玲彭泽...
    1471-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与花序支轴紧密度相关的数量性状,开发可以描述花序支轴紧密度的新型测量方法,从而减少目测误差,提高枇杷种质花序支轴紧密度评价的可信度.[方法]选择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支轴数、平均节间长度、第一分枝长度、第一分枝角度、第二分枝长度、第二分枝角度8个花序直测性状,通过多样性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评价不同指标的优劣,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花序支轴紧密度.寻找新型性状即花序疏密程度,采用旋转拍摄和软件处理方法获取种质花序疏密程度信息,并评价该指标的可靠性.[结果]1.花序支轴紧密度与花序疏密程度、花序宽度、花序长度、平均节间长度、第一分枝长度和第二分枝长度呈极显著相关,其中花序疏密程度的相关性最显著;2.初步研究发现,花序疏密程度可以作为花序支轴紧密度的新型量化指标,区分典型的疏散、中等和紧密三种花序类型种质;3.采用旋转拍摄和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方式可以高效获取花序疏密程度信息.[结论]花序疏密程度可以作为花序支轴紧密度的量化指标区分典型种质,且花序疏密程度的测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枇杷花序支轴紧密度花序疏密程度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

    晚熟柑橘新品种春红糖橘的选育

    黄永敬林肖楠黄东瑞吴文...
    1486-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红糖橘是从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芽变中选育的晚熟柑橘新品种.该品种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83,单果质量60.2 g,果皮橙色至橙红色,果面光滑.果皮厚1.9 mm,易剥皮,果肉橙红色,脆嫩、化渣、多汁,清甜有蜜味,风味浓郁,食后回甘,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5.6%,可滴定酸含量0.29%,维生素C含量(ρ)15.0 mg·100 mL-1,可食率77.9%.果实于12月下旬着色,2月下旬成熟,生育期约330 d,成熟期比砂糖橘推迟60d以上,单一品种或与砂糖橘混栽时无核(单果种子数0.82粒).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春红糖橘的遗传特性进行鉴定,表明该品种与砂糖橘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具有遗传特异性,具备成为新品种的遗传条件.春红糖橘的树势健壮,树姿较开张,其抗旱、抗病性及丰产性与砂糖橘相当,4年生树平均株产32.6 kg,但耐寒性比砂糖橘强,适宜在华南地区推广栽植.

    柑橘新品种春红糖橘芽变

    早熟黄肉桃新品种中桃金阳的选育

    方伟超王力荣陈昌文朱更瑞...
    1490-1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桃金阳是1998年用五月魁自然实生获得优良单株98-6-40,2008年选用98-6-40为母本、黄肉油桃品种双喜红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早熟黄肉桃新品种.2017年正式命名,2021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圆形,两半部对称,果顶平,梗洼浅,缝合线浅,成熟状态一致;平均单果质量190 g,大果质量250 g;果皮茸毛短,底色黄,果面95%以上着红色;果肉黄色,果肉与近核处花青苷含量较少,肉质为硬溶质;果实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5%~15.0%,黏核.树势健壮,树姿半开张;叶片长椭圆披针形;花为铃型,花色粉红,花粉多,自花结实.郑州地区3月初叶芽膨大,3月下旬始花,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生育期85d左右.落叶终止期11月10日左右,全生育期260 d.可在黄河故道地区广泛栽培.

    新品种中桃金阳早熟黄肉

    鲜食葡萄新品种丽珠玫瑰的选育

    郝鹏王紫李海安利...
    1494-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丽珠玫瑰葡萄是由紫丰葡萄为母本、纽约玫瑰葡萄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的早熟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带副穗,果粒整齐一致、着生紧密,果皮紫黑色,果面光滑,无蜡质,果肉肉质疏松,酸甜适口,汁液多,味道酸甜、具较浓的草莓香味,平均穗质量230 g,最大穗质量350 g.果粒近圆形,纵径1.71 cm,横径1.67 cm,单粒平均质量3.3 g,最大单粒质量4g,每果实含种子粒数4粒左右,中等大小.出汁率为7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59%,总酸含量0.47%,维生素C含量3.29 mg·100 g-1;果实生育期126 d.在辽宁省盘锦地区8月上旬成熟,适合盘锦及近似环境地区露地以及温室栽植.

    葡萄新品种丽珠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