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沃柑混倍体新种质的鉴定及评价

    赵洪涛陆珍李果果解凯东...
    1265-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和评价沃柑变异材料,为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方法进行倍性和叶片显微结构鉴定,比较形态特征和果实品质.[结果]变异材料为二、四混倍体(2x+4x),倍性细胞比例为2x∶4x=39.1∶60.9;混倍体的叶片长、宽、周长和面积比二倍体显著增加14.75%、31.01%、19.38%和46.09%,叶形指数显著减小12.61%;两者均为两性花,花瓣数、花瓣颜色、花丝离合状态和花柱状态相同,花瓣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大于二倍体;种子均为单胚类型,单粒质量、横径和纵径较二倍体分别显著增加30.77%、8.12%和26.64%;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果实硬度比二倍体分别显著增加29.67%、13.38%、8.57%、3.85%、38.31%和16.37%,单果种子数显著减少61.68%;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食率显著降低,出汁率高,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39.70%;叶片、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较二倍体分别显著增加19.75%、10.10%、9.38%和43.92%,气孔长度和密度分别显著减小7.36%和15.76%,气孔宽度显著增加5.09%.[结论]鉴定获得了沃柑二、四混倍体新种质,与二倍体在形态特征、果实品质及叶片显微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沃柑二倍体混倍体形态特征果实品质显微结构

    苹果sMdCAX11基因的功能分析与鉴定

    刘佳殷伟杰李宇坤王彩霞...
    1275-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苹果sMdCAX11(去掉NRR区域的MdCAX11)基因功能.[方法]分别利用蜜脆苹果果实和拟南芥材料,采用过表达sMdCAX11的试验方法,观察果实、叶片等各组织的表型,并测定不同组织的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对苹果MdCAX11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预测分析以及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结果]瞬时过表达sMdCAX11的苹果果肉颜色变褐,并出现皱缩;同时过表达sMdCAX11的苹果果肉和拟南芥叶片的总Ca含量明显下降,且元素比值(K+Mg)/Ca明显升高.[结论]sMdCAX11基因过表达可导致植株组织的元素分配不均,不同元素间的比例失衡.

    苹果Ca2+/H+反向转运体(CAX)基因功能矿质元素钙含量

    山葡萄基因VaEXO11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尹晓许文娣李娟马登辉...
    1285-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欧洲葡萄基因VvEXO11在山葡萄中的同源基因VaEXO11的表达及功能,为揭示葡萄抗寒分子通路、培育新的抗寒葡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克隆并分析VaEXO11及其启动子PVaEXO11序列,通过瞬时转化烟草探究PVaEXO11与低温胁迫的关系.[结果]从VaEXO11克隆到的cDNA序列全长为957 bp,其中ORF为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该基因仅由1个外显子构成,其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Phi 1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丝氨酸含量丰富,经预测为疏水脂溶性蛋白.对克隆到的PVaEXO11进行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分析结果表明,PVaEXO11不仅含有CAAT-box、TATA-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还具备参与干旱胁迫、昼夜节律调控和创伤响应等功能响应元件.瞬时转化结果表明,低温激活PVaEXO11的活性,VaEXO11的相对表达量迅速上升,直接或间接促进细胞内抗氧化酶的产生.[结论]VaEXO11除了参与低温调控,还可能参与多种逆境相关的调控,从而响应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

    山葡萄VaEXO11启动子序列分析

    蜂糖李种质鉴定中孢粉学与InDel标记的应用

    解为玮徐丹彤陈方策宋贞富...
    1297-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寻找能够特异性地区分蜂糖李种质和其他李种质,以及蜂糖李中的不同品系(黄皮、青皮和一点红)的鉴定方法.[方法]选择蜂糖李中的3个品系(黄皮、青皮和一点红)及其他9个李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花粉形态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重测序数据进行分子标记开发,并利用21份其他李种质对分子标记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蜂糖李与四月李、三月李在花粉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一点红蜂糖李与其他蜂糖李相比在花粉外壁纹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分子标记开发方面,筛选出2对表现稳定的InDel分子标记,联合使用能够将蜂糖李与其他21份李种质有效区分,同时还筛选出一对InDel分子标记,可用于区分蜂糖李中的3个品系.[结论]研究结果为蜂糖李的种质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孢粉学和分子标记依据,有望对蜂糖李产业的标准化与品质提升提供帮助.

    蜂糖李孢粉学InDel分子标记种质鉴定

    胡柚新品种01-7的AS-PCR和dCAPS标记开发与应用

    吴伊静张慧艺苗长久汪丽霞...
    1310-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胡柚新品种01-7和普通胡柚间的差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据此开发可区分01-7与其他胡柚的分子标记.[方法]对01-7a和普通胡柚ZZ(祖宗树)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两份材料间的纯合SNP.采用PCR、克隆结合Sanger测序对SNP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进而开发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和衍生酶切扩增多态性(dCAPS)分子标记体系,最后应用12份胡柚材料就AS-PCR和dCAPS分子标记的普适性进行评估.[结果]对01-7a和普通胡柚ZZ重测序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共获得高质量碱基数36.06 Gb.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出一个纯合SNP:Chr1_7111834_G/A.01-7a和普通胡柚ZZ在该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G/G,这一结果得到了经典的基因克隆-Sanger测序确认.基于此SNP开发了 AS-PCR和dCAPS分子标记,经对12份胡柚材料测试,表现符合预期:AS-PCR-F1在所有4份01-7中扩增出特异条带,而在其他胡柚材料中无扩增:AS-PCR-F2在01-7中无扩增,在其他胡柚材料(脆红除外)中扩增出特异条带;所有4份01-7材料在dCAPS分析中出现酶切条带,而在其他胡柚材料(脆红除外)中不被酶切.脆红因突变产生天然的酶切识别位点而被酶切.经典的基因克隆-Sanger测序结果确认两种标记正确区分了基因型,并发现脆红有着不同于其他胡柚的分子标记条带是由于它在该SNP位点侧翼还有额外的序列变异.[结论]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挖掘出01-7a胡柚和普通胡柚ZZ间的一个纯合SNP,据此开发了 AS-PCR和dCAPS分子标记,该两标记可区分01-7、脆红、夏红和其他胡柚.

    胡柚全基因组重测序SNPAS-PCRdCAPS

    板栗花发育B类基因CmPI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郭晓萌杨前宇程丽莉胡广隆...
    1322-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PISTILLATA(PI)基因作为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类功能基因中的一员,在花器官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探究PI基因在板栗花发育中的功能,对板栗花器官B类基因PISTILLATA(PI)进行鉴定和功能分析.[方法]在板栗基因组数据中检索PI同源基因CmPI,并克隆编码区序列.利用在线工具对CmPI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CmPI在板栗不同组织及不同花发育时期的时空表达模式.构建35S∷CmPI-GFP融合载体,瞬时转化烟草叶片,进行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将过表达载体35S∷CmPI转入野生型拟南芥获得过表达植株,验证CmPI在花发育中的功能.[结果]克隆到的板栗CmPI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有高度保守的MADS域(MADS-box)和K域(K-box),属MADS的Ⅱ型亚家族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CmPI主要在板栗雄花中表达.在拟南芥中过表达CmPI导致萼片转变为花瓣样组织.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mPI过表达拟南芥中除C类基因AtAG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外,其他A类、B类、E类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结论]鉴定到的MADS-box基因CmPI为板栗花发育B类基因,可导致萼片花瓣化,可能是抑制雌花苞片进一步发育的关键基因.

    板栗花器官B类基因基因功能验证PISTILLATA

    柑橘不同倍性种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无病毒植株再生

    任家勤黄雪冰杨雯惠陈昊...
    1332-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离体培养败育胚珠诱导柑橘二倍体和四倍体种质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柑橘多倍体研究提供成对离体材料;继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无毒种苗实现柑橘无核品种提纯复壮.[方法]从柑橘成熟果实中挑取败育胚珠,接种于3种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在离体培养过程中诱导并驯化胚性愈伤组织;再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胚状体和不定芽,将不定芽嫁接到枳橙砧木形成完整植株;通过InDel标记和病毒检测鉴定再生植株的遗传来源和脱毒效果.[结果]离体培养诱导出13个柑橘种质的胚性愈伤组织,其中8个愈伤组织完成驯化,分别为红橘二倍体/四倍体(2x/4x)、W.默科特橘橙2x/4x、鄂柑1号椪柑2x/4x、日辉橘2x和早红脐橙.基因型影响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率,早红脐橙诱导率高达74.73%,而红橘诱导率仅6.85%;柑橘四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0.56%~22.61%)低于对应二倍体(6.85%~37.75%).3种不同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率不同,其中MGS培养基对温州蜜柑在内的5个品种的诱导率较高(14.13%~63.01%),MK培养基对温州蜜柑在内的4个品种的诱导率较低(21.62%~69.51%),但MK培养基对椪柑2x和红橘2x的诱导率分别为70.21%和17.31%.分别获得早红脐橙、伦晚脐橙、国庆1号温州蜜柑、大分4号温州蜜柑和兴津温州蜜柑5个无核品种的愈伤组织再生苗23、22、20、10和15株;嫁接嵌合体早红脐橙的愈伤组织再生苗经InDel标记鉴定实为罗伯逊脐橙;国庆1号温州蜜柑、伦晚脐橙和早红脐橙再生苗经PCR检测证明未感染黄脉病和衰退病病毒.[结论]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受品种基因型和培养基影响;同一品种的不同倍性种质,二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发生率均较高;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实现了病毒完全脱除,是柑橘无核品种提纯复壮的有效手段.

    柑橘胚性愈伤组织倍性种质无核品种离体再生

    覆膜对陇东旱地苹果根际土壤化感物质积累与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孙文泰杨阳马明董铁...
    1342-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果园地膜覆盖对土壤化感物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清耕(CK)、覆膜2年(2Y)、覆膜4年(4Y)和覆膜6年(6Y)对苹果树根际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化感物质和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苹果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土壤中主要的化感物质的含量总体上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覆膜措施对苹果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而增高,其中镰刀菌属丰度显著增加.综合对比,覆膜4年的苹果根际土壤中含水量及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含量显著增加,较CK分别增加了 5.65%~15.00%、3.72%~8.29%、50.16%~64.31%和 14.19%~31.44%.β-1,4-木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较CK分别增高了 78.71%~84.4%、89.01%~97.43%和83.45%~87.68%.并且在0~20 cm的土层中苹果根系的生长量显著提高.与CK相比,根系生物量、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 489.84%、533.87%和542.3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β-1,4-葡萄糖苷酶和香兰素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覆盖地膜可通过影响苹果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活性,促进土壤碳循环,效果随覆膜年限而异,以覆膜4 a(年)最佳.同时覆膜年限的延长抑制了土壤中植物化感物质的积累,但覆盖年限过长会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生产中,覆膜4 a为西北旱地苹果园适宜的连续覆膜年限.

    苹果园覆膜年限土壤酶活性化感物质真菌群落

    硅酸钠对碱性盐胁迫下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

    李冠宇马闯田淑芬王超霞...
    1359-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硅对碱性盐胁迫下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进一步解释硅元素提高植物抗性的机制,为硅肥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扦插苗为材料,对其分别施用硅酸钠(Na2SiO3,2 mmol·L-1)、碱性盐(NaHCO3,100 mmol·L-1)、两者混合溶液(Na2SiO3+NaHCO3,2 mmol L-1+100 mmol L-1),以蒸馏水为对照,每7 d对根系进行浇灌1次,分4次进行,总计1 L.处理后60 d,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与对照相比,单一Na2SiO3处理后阳光玫瑰叶片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性能指数(PIabs)升高,NaHCO3处理则显著降低,而Na2SiO3和NaHCO3复合处理后较NaHCO3处理显著升高,缓解了碱性盐对叶片PS Ⅱ活性的抑制;与对照相比,NaHCO3处理下OJIP曲线上L、K、J点的相对荧光强度和相对可变荧光值明显升高,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光合电子传输效率(ΨEo)值下降,而在Na2SiO3和NaHCO3复合处理后较NaHCO3处理趋势则相反,且φPo、φEo、ΨEo值升高显著;与对照相比,NaHCO3处理下单位叶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m)、单位叶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m)、单位叶面积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m)、单位面积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m)和单位面积光合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值最低,而Na2SiO3和NaHCO3复合处理后较NaHCO3处理显著升高;DIo/CSm、ABS/RC值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结论]NaHCO3对葡萄叶片造成的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单位叶面积中光合反应中心的数量,抑制单位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能力,而Na2SiO3可通过增加反应中心的数量,增强对光能的吸收与捕获能力,缓解单位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提升光合效率,进而缓解盐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阳光玫瑰葡萄PSⅡ叶绿素荧光硅酸钠碳酸氢钠

    中国不同地区中猕2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李玉阔林苗苗宋哲詹栩...
    1368-1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建立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来源于中国12个省份的中猕2号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中国不同地区中猕2号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外观品质受地区影响较小.通过综合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筛选出横径和硬度作为果实外观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果糖、维生素C和单宁含量作为果实内在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建立了中猕2号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程:F综=0.395F1+0.163F2+0.157F3+0.104F4+0.725F5o[结论]中猕2号适应性强,可在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中猕2号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