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柚CmWOX2基因克隆及在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靳三鹏蒙志鑫胡威匡柳青...
    1337-1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克隆马家柚[Citrus maxima(L.)Osbeck'Majiayou']WOX2基因,探讨CmWOX2基因在柚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PCR技术克隆柚CmWOX2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技术比较、分析经花粉辐射处理后授粉获得的退化种子和正常果实中饱满种子中的CmWOX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CmWOX2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177 bp,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柚CmWOX2基因与其他物种WOX2基因在5'homeobox区域具有高度相似性,在3'WUS-box区域有部分差异.实时荧光定量qRT-PCR结果表明,CmWOX2基因在马家柚的幼苗根、茎、叶中相对表达量较低,在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CmWOX2基因在未受精的子房中也出现表达,受精后在马家柚胚的发育过程中(授粉后0~10周)相对表达量持续增加,之后随种子成熟,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无核果实中的退化种子CmWO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果实中的饱满种子.[结论]CmWOX2基因在马家柚胚胎的形成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花粉辐射获得的无核果实中CmWOX2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与胚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马家柚WOX2基因胚发育表达分析

    脐橙早熟芽变及其早熟性状回复型材料的AFLP和MSAP分析

    赖春旺周小娟米兰芳陈健美...
    1346-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成熟期的脐橙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水平和变异模式方面的差异,为挖掘早熟性状分子标记,探讨脐橙早熟芽变性状与DNA甲基化的关系及早熟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以纽荷尔脐橙、纽荷尔早熟芽变品种赣南早脐橙及赣南早的早熟性状回复型突变体(性状回复型)为试材,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对其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水平和变异模式方面的差异与脐橙早熟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采用AFLP与MSAP技术均发现较多多态性条带,其中AFLP的多态性占比(5.504 6%~5.555 6%)高于MSAP(1.369 9%~3.211 0%),发现7对引物共8条多态性条带与脐橙熟期性状共分离.试材DNA甲基化发生频率为13.7614%~16.818 2%,平均14.911 6%,全甲基化为主要的甲基化方式.试材超甲基化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去甲基化发生频率,性状回复型果实熟期回复推测与CHG去甲基化相关.[结论]在基因层面证明性状回复型为赣南早的回复型突变体.脐橙果树在形成不同熟期芽变材料过程中,基因组DNA的超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同时发生,但以超甲基化为主.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脐橙果实熟期性状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指导.

    脐橙果实熟期芽变AFLPMSAP差异分析

    转录因子FabHLH148参与草莓果实的颜色发育

    郑珍珍陈雪雪沈元月黄芸...
    1358-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和基因组数据库,克隆FabHLH148基因;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预测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系统进化树、亚细胞定位等;采用RT-qPCR检测其在草莓中的时空表达水平,并构建过表达(over expression,OE)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瞬时侵染草莓果实,观察记录表型,检测FabHLH148表达水平,并测定花色素苷含量.[结果]FabHLH148基因CDS区全长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24.89 ku,理论等电点(pI)为11.65;该基因属于bHLH超家族,因其与二倍体草莓FvbHLH148序列相似度最高,所以将其命名为FabHLH148;亚细胞定位显示,FabHLH148主要定位在细胞核.RT-qPCR结果表明,FabHLH148在草莓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在果实中有较高表达并随果实成熟表达量显著升高.过表达FabHLH148能够促进果实着色以及花色素苷的积累,通过RNAi调低Fab-HLH148的表达则作用结果相反,且FabHLH148在OE组果实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RNAi组果实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p<0.01).[结论]转录因子FabHLH148属于bHLH超家族,可促进草莓果实着色.

    草莓FabHLH148转录因子表达模式花色素苷

    薄壳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iGA2ox1克隆与功能分析

    魏晶晶胡恒康张佳琦严泽埔...
    1368-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中分离克隆赤霉素氧化酶CiGA2ox1基因,通过遗传转化及功能验证研究该基因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薄壳山核桃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从薄壳山核桃体胚中克隆出CiGA2ox1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其序列和表达特性.通过亚细胞定位观察其在烟草中发挥功能的场所.构建35S::CiGA2ox1::GFP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35S::CiGA2ox1::GFP过表达载体转化到薄壳山核桃体胚中,获得CiGA2ox1过表达株系.通过qRT-PCR方法分析转基因薄壳山核桃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丙酮乙醇提取方法测定再生植株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薄壳山核桃CiGA2ox1基因全长1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CiGA2ox1蛋白含有1个2OG-Fe Ⅱ-Oxy保守结构域和3个Fe2+结合位点.序列系统进化分类结果表明,CiGA2ox1基因与核桃JrGA2ox1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显示,CiGA2ox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对薄壳山核桃进行遗传转化后经荧光检测及PCR验证表明,35S::CiGA2ox1::GFP过表达载体成功转入薄壳山核桃体胚以及再生植株中.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株系CiGA2ox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节间极显著缩短,呈半矮化表型,叶片长宽比降低,叶色深绿,叶绿素含量极显著提高.[结论]薄壳山核桃CiGA2ox1基因对植株高度具有负调节作用,对叶绿素含量具有正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开发新的半矮化薄壳山核桃突变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薄壳山核桃CiGA2ox1亚细胞定位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

    桃园迹地建园对富士苹果植株生长发育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刘恩太吕毅刘宇松相立...
    1382-1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桃园迹地建园对苹果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富士苹果为试材,设对照(桃园旁小麦迹地新植苹果植株)和处理(桃园迹地新植苹果植株),通过测定不同处理苹果植株生长特性、叶片相关指标、果实产量及品质,探究桃园迹地建园对苹果植株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处理苹果植株冠幅、新梢长度、成枝率、节间长度、叶面积、单叶质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均不同程度显著降低,而MDA、H2O2、O2-、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叶片荧光淬灭参数Fv'/Fm'、ΦPSⅡ和ETR均显著降低,1-qP、NPQ显著增加,2017年至2021年每666.7 m2产量均不同程度显著减少,苹果果实光洁度、糖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桃园迹地条件下,苹果植株叶片内抗氧化酶系统与活性氧之间动态平衡被打破,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净光合速率下降,苹果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果实产量、糖酸比值和光洁度均不同程度显著降低.

    富士苹果桃园土壤光合荧光品质产量

    梨树枝条腐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的变化

    钟雅漩如克艳木·买提司地克艾克拜尔·伊拉洪图然妮萨·麦提图尔荪...
    1390-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室内混合培养状态下,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树枝条腐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集果园内库尔勒香梨枝条模拟还田后进行为期150 d的室内混合培养.[结果]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树枝条模拟还田腐解过程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还田处理与同期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其中处理1和处理2相较于对照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都增加,分别增加2.16倍和1.93倍、61%和59%、5.88倍和6.88倍;两处理相较于对照碱解氮含量的平均值提升表现基本一致,以处理2最佳;处理1和处理2相较于对照全磷含量的平均值虽有提高但不明显.[结论]梨树枝条腐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均有提升,提升效果整体表现为10 a(年)树龄优于5 a树龄.修剪枝条还田为解决果园有机肥短缺的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为提高土壤肥力、改良果园根际微域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库尔勒香梨枝条腐解土壤养分含量

    红美人杂柑果肉不同部位的品质和矿质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

    林媚张伟清孙立方平新亮...
    1397-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明红美人杂柑的品质特性,对红美人杂柑果肉不同部位的糖酸及矿质含量的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方法]对同一果园不同时间及浙江省内不同区域果园的红美人成熟适收期果实进行取样,将每批样品果肉分成果蒂部、果中部及果顶部,采用理化分析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及矿质成分含量,结果数据经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果肉3个部位的TSS及固酸比(TSS/TA)由果蒂部、果中部再到果顶部的含量呈增加趋势,且果蒂部与果顶部均为显著差异,各部位TA的分布规律不明显;全果的TSS和TA均与果中部最接近且差异不显著,对应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0 7和0.946 9;矿质养分中大量元素K含量由果蒂部、果中部到果顶部呈下降趋势,元素P含量则正好相反;中量元素Ca与Mg在果肉各部位的含量特征基本一致,呈V形分布;微量元素Zn、B以果顶部积累最多,而Fe、Cu在各部位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为果实TSS含量和固酸比均与元素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K含量、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TSS与Zn含量、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固酸比与C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TA与K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Ca、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红美人杂柑果肉的TSS、固酸比分布具不均匀性,果顶部显著高于果蒂部;大中量矿质元素在各部位的积累呈规律性;果实的中部最能代表全果,田间速测可采取果中部榨汁取样;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及K、P、Ca、Zn等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呈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品质评价和提质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红美人杂柑果肉不同部位品质矿质分布相关性

    ALA预处理缓解桃树幼叶低温伤害的效应

    张建婷魏欣张海雯梁若琳...
    1407-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acid,ALA)预处理对桃树幼叶低温胁迫的影响.[方法]以春季桃树幼叶为试材,用50mg·L-1 ALA溶液喷施叶片,然后于处理后3、6、9和12 d采集幼叶,置于-6℃低温冰柜中处理0、2、4和6h,测定不同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快速荧光曲线,分析PSⅡ和PS Ⅰ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及其电子传递速率.选取ALA预处理6 d的叶片,测定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分析PS Ⅱ反应中心蛋白编码基因和脯氨酸代谢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相比,ALA预处理6~12d,可以显著抑制低温胁迫导致的桃树叶片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早期荧光上升和晚期荧光下降.方差分析表明,ALA预处理6d时显著提高PSⅡ和PS Ⅰ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分别为ψPo和ψRo)、PS Ⅰ反应中心被氧化的最大速率(VPSⅠ)以及PSⅡ传递电子还原PSⅠ反应中心的最大速率(VPSⅡ-PSⅠ).生理生化分析表明,低温胁迫导致桃树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而ALA预处理显著抑制其上升幅度.ALA预处理提高了低温胁迫下的桃叶SOD、CAT和POD酶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 MDA含量.qRT-PCR分析表明,ALA预处理上调了 PS Ⅱ反应中心关键基因PsbB、Psb28、PsbO、PsbR和PsbY以及脯氨酸合成关键基因P5CS1和P5CR的表达,下调了脯氨酸降解基因PDH的表达.[结论]外源ALA预处理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桃树幼叶PS Ⅱ和PS Ⅰ反应中心的伤害,维持PS Ⅱ反应中心重要蛋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溶质含量.

    叶片低温胁迫ALA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渗透溶质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种子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影响

    赵书成孙军利赵宝龙潘立忠...
    1422-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砧木嫁接的赤霞珠葡萄种子中相关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趋势,为砧穗互作对果实激素、多胺代谢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CS)自根苗为对照,以嫁接在5BB、SO4、140R、3309M、河岸葡萄砧木上的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赤霞珠葡萄果实从转色初期至成熟期可滴定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以及种子中赤霉素(gibberellins A3,GA3)、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的含量.[结果]供试葡萄砧木品种均可以降低赤霞珠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还原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不同砧穗组合种子中GA3含量总体呈"M"型变化趋势,Spd和IAA含量持续降低,ABA含量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Put、Spm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果实转色期各砧穗组合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赤霞珠葡萄种子中Put和Spm含量,降低了 IAA、ABA、Spd含量;而在果实成熟期各砧木降低了 IAA和Spm含量,提高了 GA3、ABA、Put、Spd含量.[结论]与自根苗相比,嫁接明显改变了赤霞珠葡萄种子中激素和多胺的代谢水平,从而影响葡萄果实成熟.

    葡萄砧木抗性内源激素多胺

    低磷胁迫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徐舰航钱思源王舒哲沈欣雨...
    1432-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缺磷条件下薄壳山核桃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变化,为薄壳山核桃产业的磷肥施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薄壳山核桃半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探究正常供磷(1 mmol·L-1 KH2PO4,对照CK)、低磷处理(0.5 mmol·L1 KH2PO4,LP)、无磷处理(0mmol·L-1 KH2PO4,NP)条件下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低磷处理(LP)90 d后薄壳山核桃幼苗根系P含量、蛋白质含量、地径、苗高较对照组(CK)分别下降了 10.57%、30.79%、5.03%,8.4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较CK有显著的升高,LP较CK分别升高了63.05%、59.42%、4.36%,NP较CK分别升高了 178.76%、196.4%、38.76%(p<0.05).NP处理使薄壳山核桃幼苗叶片的叶绿体体积膨大,淀粉粒体积增加.缺磷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光合参数影响不明显,特别是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差异都不显著.[结论]薄壳山核桃幼苗具有较强的抗低磷能力,苗期能适应低磷的土壤条件.

    薄壳山核桃低磷胁迫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