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源硒对核桃硒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及生理作用机制

    龚天芝张德健
    1443-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外源硒对核桃硒含量、果实品质、矿质元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明确核桃最优喷硒种类,以期为富硒核桃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的核桃品种中核1号为试材,选取硒酸钠、亚硒酸钠、酵母硒溶液为外源硒源,于果实膨大期每周对幼苗叶片均匀喷施400 mg·L-1的外源硒溶液,共计喷施8次.[结果]喷施3种外源硒增加了核桃叶片、果皮、果仁中的硒含量,其中酵母硒的作用最显著.3种硒处理均显著增加核桃果实和果仁质量及果仁亚油酸含量,但显著降低了果仁粗脂肪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对于矿质元素含量,喷硒处理促进了核桃果仁中钾、锌的吸收,但抑制钙的吸收,对铁和镁的吸收没有显著影响.在核桃果实膨大期喷施3种外源硒源,均显著提高核桃果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其中酵母硒处理效果最显著.除硒酸钠处理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外,其他2种硒源处理对MDA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在核桃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外源硒可提高核桃果实硒含量,影响矿质养分吸收,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过氧化物程度,进而提高果实品质,其中酵母硒综合效果最好.

    核桃矿质元素果实品质抗氧化系统

    模拟机械修剪方式对桂味荔枝树体生长及坐果的影响

    王静黄欣欣郭栋梁黄石连...
    1450-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桂味荔枝的机械化修剪模式.[方法]以桂味荔枝为材料,在花期和采果后,分别采用回缩修剪方式,包括单边篱壁形修剪、平头形修剪、整树梯形修剪、轮枝修剪和正常修剪,比较不同修剪方式对桂味荔枝枝梢和叶片生长以及坐果的影响.[结果]不同修剪方式,抽发枝梢次数和枝梢生长量有所不同,对树体的产量影响不同.一般花期修剪影响桂味荔枝坐果,平头形修剪和梯形修剪严重减产,但单边篱壁形修剪处理不影响当年同株未修剪侧的挂果且翌年产量高,当年12月树冠冠幅显著缩减.轮枝修剪处理抽生枝条数目和枝条生长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不适宜机械化修剪方式.单边篱壁形修剪处理后5-6月抽生枝梢生长速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平头形修剪处理和正常修剪无显著差别.叶片是树体制造养分的重要器官,单边篱壁形修剪处理抽生老熟新梢上成熟叶的淀粉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高,有利于坐果.与采果后单边篱壁形修剪处理相比,采果后平头形修剪处理的抽生枝梢在11月中旬能适时老熟,产量高.[结论]花期回缩修剪,采取单边篱壁形修剪方式最佳;采果后回缩修剪,可采取平头形修剪方式,提高修剪效率,不影响产量,实现桂味荔枝的机械化修剪.

    荔枝模拟机械修剪新梢生长坐果产量

    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鉴定及序列分析

    阳紫凌王先洪王利平洪霓...
    1459-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明确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国砂梨主产区调查白纹羽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采集病根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菌丝纯化获得分离株,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从湖北、福建、贵州、四川和山东等砂梨主产区采样到48份病根样品,共分离获得128个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所有菌株的菌落初期为白色,9 d后有黑色素沉淀;菌丝均无色透明,产生有分支,部分在隔膜处呈梨形膨大.36个代表菌株多基因(ITS、TUB、RPB2和LSU)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均属褐座坚壳菌(R.necatrix),但不同来源菌株的基因序列有异,在系统进化树中聚集在3个不同的亚分支.从3个亚分支中选取其品种来源均为翠冠梨的3个菌株HB1-1-15、FJ1-2-2和GZ1-2-3,于小麦粒上培养14 d后拌土接种到杜梨生根试管苗后均可产生与田间相同的症状,但3个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均为褐座坚壳菌(R.necatrix),不同来源菌株的基因序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是我国梨白纹羽病病原系统鉴定的首次报道.

    砂梨白纹羽病褐座坚壳菌序列分析致病性验证

    新疆野核桃种质资源对核桃腐烂病的抗性评价

    温家康马荣王大芬张萍...
    1469-1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新疆野核桃对核桃腐烂病的抗性,挖掘抗性种质.[方法]以新疆巩留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中7个类型的28份新疆野核桃种质1年生枝条为材料,通过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记录野核桃在接种核桃腐烂病菌后第12天的发病情况,测定韧皮部POD、SOD、CAT酶活性以及MDA含量等生理指标,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野核桃种质资源对核桃腐烂病的抗病能力.[结果]新疆野核桃种质间的抗病能力显示出较大差异(p<0.05),其中J-1、J-2、XT-3、XT-4等12个野核桃单株在病斑表征上显示为高抗病种质;发病枝条(平均水平)的POD酶活性、未发现SOD酶活性、CAT酶活性、MDA含量相比未发病枝条(平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分别为未发病枝条的260.6%、118.9%、283.6%和192.6%,其中POD酶活性、CAT酶活性、MDA含量与枝条发病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OD与枝条发病程度呈显著线性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抗病能力为0.93~1.32的野核桃种质抗病性较强,为XT-4、J-1、J-2、XY-4、XY-1、XY-2、T-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8份野核桃种质的抗病性可分为3类,其中B类核桃抗病性最强,C类抗病性最弱,A类属于中间类型.[结论]从28份新疆野核桃材料中初步筛选了 7个抗病种质,研究结果可为新疆野核桃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

    新疆野核桃种质筛选核桃腐烂病生理响应

    李果皮颜色遗传多样性及其成色因子研究进展

    赵海娟刘宁张玉萍刘威生...
    1479-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实表皮颜色是判断其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水果品质优劣的重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全世界的李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李果实表皮颜色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绿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蓝紫色、紫黑色等),使得李成为了开展果树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经典模式植物.李果实表皮富含花青素等物质,可以显著提高机体抗衰老能力,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高血压、改善视力和增强人体抗突变反应能力的功效,近年来成为人们喜爱的功能性水果之一.花青素是重要的酚类化合物,是类黄酮色素中含量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物质,常以花色苷(糖苷)和花青苷的形式存在,其种类、含量和组分与果皮颜色的形成密切相关.光照、温度、水分、酶、内源激素和矿质元素等因素影响果皮花青素的形成与含量,使果皮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在多数蔷薇科果树中,MYB基因已被证实对果实的花青苷积累有重要作用.笔者综述了李果实果皮颜色遗传多样性、成色分子遗传机制、环境内外影响因素和遗传规律,为开展相关果皮颜色的成色因子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同时为深入开展我国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性状的精细评价提供佐证,能够实现加快李育种进程、提高我国李果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花青苷果皮颜色遗传多样性

    关中地区梨树遥感辨识的最佳时相与方法

    邢东兴白萌王明军焦俏...
    1490-1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22景GF6-WFV影像,探寻关中地区梨树(砀山酥梨与早酥梨)遥感辨识的最佳时相与方法.[方法]首先对各景影像进行了预处理;随后基于12种果树与3种农作物样地的ROI(感兴趣区)数据对8类探试性方法(即红边参数法、光谱距离法、图像增强处理与分析法、影像差值与比值法、反射光谱及其波段差分法、光谱指数及其变化分析、辨识方法优化组合)的辨识效能进行了逐一测试,并优选出较佳方法及其对应时相;最后采用全域影像对较佳方法及其最佳组合的辨识精度以及坚实性进行了验证.[结果](1)梨树的最佳辨识时相为盛花期;(2)RGB分量阈值法对盛花期梨树具有较强的辨识效能,并且其辨识效能具有一定的坚实性;(3)R710阈值法对盛花期梨树也具有较强的辨识效能,其辨识的总体精度高于常见的植被指数[如R710-R425、MSRred-edge=(R750-R425)/(R710+R425)、IRECI=(R830-R660)/(R710/R750)、NDVI=(R830-R660)/(R830+R660)、SRred-edge=R830/R710、CLred-edge=R830/R710-1、mNDVIred-edge=(R750-R710)/(R750+R710-2×R425)、NDVIred-edge=(R750-R710)/(R750+R710)等];(4)仅采用梨树盛花期影像无法将梨树与李树精确区分,而采用梨树盛花期与李树盛花期两期影像中的红边1波段的差值(即R710-apr-R710-mar)的阈值可将梨树与李树予以精确区分;(5)RGB分量、R710与R710-apr-R710-mar三种阈值法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由其组合构建的决策树对梨树的辨识效果最佳,梨树类正确率可达92.91%,非梨类正确率可达97.53%,总体精度可达97.19%.[结论]采用梨树盛花期与李树盛花期两期影像,并基于RGB分量、R710与R710-apr-R710-mar3种阈值法组建的决策树可将研究区内的梨树予以高精度辨识.

    关中地区GF6-WFV影像遥感辨识最佳时相

    白乳胶花粉隔离法在君迁子无融合生殖鉴定中的应用

    周艳芳毛树林周瑞金张晓娜...
    1503-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白乳胶在君迁子雌株花粉隔离中的有效性,提高君迁子无融合生殖种质的鉴定效率.[方法]以君迁子成龄雌株为试材,选择大花蕾期的单花,利用硫酸纸袋套袋、尼龙网套袋以及白乳胶封涂柱头3种花粉隔离方式进行花粉隔离,并以正常人工授粉为对照,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供试柱头上花粉的情况,确定不同隔离处理的花粉隔离效果;用白乳胶花粉隔离法对22株君迁子进行无融合生殖特性鉴定,确定其大范围应用的可行性.[结果]白乳胶能阻断其柱头与外来花粉的接触,可以达到花粉隔离的目的,且不会影响君迁子的子房发育;应用白乳胶花粉隔离法在22株君迁子中鉴定出具备无融合生殖能力的单株12个,其中高无融合生殖率单株2个.[结论]白乳胶花粉隔离法在君迁子无融合生殖鉴定方面有着极为突出的优势.

    君迁子白乳胶花粉隔离无融合生殖

    优质桃新品种世纪之星的选育

    宋立琴王立成王海静柳俊明...
    1511-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纪之星是以久脆(原大久保实生后代35号)作为母本、21世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的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桃新品种.果实端正、圆形,两侧对称,果顶微凸,缝合线深,平均单果质量350g,最大果质量589.2 g;果实底色黄白,果面着鲜红色,着色度75%;果肉白色,近成熟时呈现红色,黏核;汁液中多,风味甜,具香气;硬度8.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0%,较耐贮运,在常温下可贮藏10~15d,在低温下可贮藏30~40d;树势中庸,树姿开张,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自花结实,果实发育期125 d,在河北秦皇岛、唐山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丰产性强,平均666.7 m2产量为2500 kg左右.

    新品种世纪之星

    大果型枣新品种灰实2号的选育

    吴正保史彦江颜志文
    1514-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灰实2号是新疆林业科学院和阿克苏大枣源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疆阿克苏实验林场2队灰枣园中选育出的大果型、芽变新品种.该品种树姿半开张,树形圆头形.针刺不发达,长3.31 mm,二次枝弯曲度140°,当年生枝灰绿色.果实较大,近圆柱形,果实纵径3.48 cm、横径2.06 cm、果形指数约1.69,完熟期单果质量9.10 g.果皮稍厚,果面较平整.可食率95.6%,果核质量0.41 g.半干枣总糖含量(w,后同)66.11%,黄酮含量25.96 mg·g-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39.75 mg·g-1,纤维素含量7.37 mg·g-1.4月中旬萌芽,比灰枣晚7 d左右,10月中旬进入完熟期.树体营养生长期206d左右,果实生育期105 d左右.较抗缩果病、枣树病毒病,裂果较轻.适于新疆南疆枣区及相似生态区及栽培,嫁接当年开花结果,第9年平均单株半干枣产量7.0 kg.

    新品种灰实2号大果型

    果梅新品种溜溜梅4号的选育

    潘海发杨帆宁鹏飞周晖...
    1517-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溜溜梅4号是从南高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果梅新品种.果实短椭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质量20.6g,最大22.5g,横径2.6cm、纵径2.8 cm;果顶微凹,缝合线浅,两侧不很对称.果皮底色黄绿,阳面着红色.皮薄,难剥离.果肉淡黄色,近核处黄色,肉质紧密,汁中等,味酸,香味浓,无苦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7.8%,总酸含量3.03%.黏核,鲜果核质量1.9 g,黄色,短椭圆形,核点多,核仁味苦;可食率90.77%;品质上,适用于加工.芜湖地区,溜溜梅4号的萌芽期为2月5日,展叶期为3月13日,落叶期为11月10日,始花期为2月7日,盛花期为2月18日,终花期为2月20日,果实成熟期6月5日,比南高早7 d.萌芽率和成枝力强;自然坐果率20.4%,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嫁接苗定植后,第3年可结果,4年生(株行距4 mx4m)平均株产可达27.5 kg,每666.7 m2产量可达1100 kg,丰产性、适应性强.适宜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沿江丘陵地带等梅种植区域栽培.

    果梅新品种溜溜梅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