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InDel标记鉴定不同橘柚品种

    余歆郭意刘小丰万润楚...
    1477-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橘柚(tangelo)是一类含有橘(mandarin,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柚[pummelo,C.maxima(Burm.)Merr.]血统的杂种柑橘.旨在挖掘能快速有效区分和鉴定不同橘柚品种的插入缺失(InDel)分子标记.[方法]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两种橘柚(阳光1号和阳光2号)及其亲本(爱媛28号和春香)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挖掘、筛选和确定大于30 bp或小于-30 bp的InDel标记,使用这些标记鉴定和区分10个不同橘柚品种,并对共51份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分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4个柑橘品种的基因组共鉴定到607 376个InDel位点,产生657 414种变异方式,并进一步筛选出48个大于30 bp或小于-30 bp的InDel标记.他们适用于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操作简单,省力省时,成本低.这些InDel标记能够对10个橘柚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区别和鉴定不同橘柚品种,在51份种质资源中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I3 744、I7 170、I8_516、I8_533、I9_669等InDel标记具有高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期望杂合度(He)及低最大等位基因频率(MAF)的特点.基于这48个InDel标记基因分型的主坐标分析(PCoA)展示了 51份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他们在PCoA二维散点图中的分布与已知的柑橘类型划分总体一致.[结论]发掘的48个适合普通琼脂糖电泳检测的InDel标记能准确快速区分和鉴定不同橘柚品种,也有助于对柑橘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进行分类分析.

    柑橘橘柚InDel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甜橙AP2亚家族转录因子的鉴定与分析

    赵鑫悦谢婧蘅王天杨莉...
    1490-1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AP2亚家族转录因子具有调控植物种子、叶、花、根、茎等器官发育和响应非生物及生物胁迫的功能.对甜橙AP2亚家族进行基因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甜橙AP2亚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甜橙AP2亚家族基因进行筛选与鉴定,通过qRT-PCR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以及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鉴定出14个甜橙AP2亚家族基因,不均等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均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甜橙AP2亚家族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且多数基因可以被干旱和高盐胁迫诱导表达.[结论]鉴定出14个甜橙AP2亚家族基因,它们可能在甜橙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甜橙AP2亚家族基因鉴定非生物胁迫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PpWRKY4通过影响PpCCD4表达调控桃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

    宋聪豪姜超金自清张海朋...
    1504-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克隆桃PpWRKY4基因,探究其在桃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以白肉桃中油桃14号果实为材料,分析了其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克隆桃中PpWRKY4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通过亚细胞定位、酵母单杂交技术和双荧光素酶试验确定PpWRKY4对PpCCD4的调控机制.[结果]随着中油桃14号果实成熟,PpCCD4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类胡萝卜素含量(w,后同)由1.97μg·g-1降至0.68μg·g-1.PpWRKY4基因CDS区共1764 bp,编码587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64.06 ku,等电点为6.00;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其包含两个WRKY保守基序,为I类WRKY蛋白.PpWRKY4基因在桃果实发育前期高表达,后期表达量较低,与PpCCD4表达趋势相反.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pWRKY4定位在细胞核.酵母单杂交技术和LUC试验表明PpWRKY4通过结合PpCCD4启动子抑制其表达.[结论]PpWRKY4通过负调控PpCCD4表达进而调控桃果实类胡萝卜素降解,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桃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WRKY转录因子果肉颜色类胡萝卜素

    套袋对油桃果皮叶绿素降解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鑫张晓煜孟君仁李昂...
    1513-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果皮底色及果实外观的关键因素,以两个成熟期接近的桃品种为材料,初步探究了套袋对油桃果皮叶绿素降解规律及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桃果实成熟期判定及底色差异确定依据.[方法]以中油18号和中油19号两个油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测量成熟前套袋与不套袋油桃果皮色差、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套袋对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影响,通过分析叶绿素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确定套袋对油桃果皮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增加了油桃果皮的亮度(L*值),提高了黄肉品种中油19号的果实b*值,套袋也使果皮叶绿素降解提前.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pCLHi在套袋果实成熟前23 d和12 d的表达量均高于不套袋,PpPAO在中油19号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量升高.PpSGR基因在中油18号和中油19号果实完全成熟时相较于不套袋材料显著高表达,而经过套袋处理后在成熟前23 d会提前表达,且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套袋会导致果皮叶绿素降解基因PpCLH1、PpSGR提前高表达,叶绿素提前降解,说明PpCLH1、PpSGR是桃果实成熟前果皮叶绿素降解的关键基因,这对进一步解析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降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探索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降解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油桃套袋果皮叶绿素降解叶绿素降解基因

    猕猴桃病程相关蛋白PR-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张敏宋雅林林苗苗王然...
    1524-1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猕猴桃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PR-1基因在响应丁香假单胞杆菌中的功能.[方法]以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为材料,克隆得到PR-1同源基因AePR-1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AePR-1基因在不同组织、花器官以及接种细菌性溃疡病菌(Psa)和不同激素(SA、ABA、GA3)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利用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AePR-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位置.通过在本氏烟草中过表达AePR-1基因,验证其在溃疡病菌响应过程中的功能.[结果]猕猴桃AePR-1基因序列全长522 bp,编码173个氨基酸,序列中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结构基序和4个allergenV5/Tpx-1 related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发现AePR-1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AePR-1在猕猴桃根和雌蕊中高表达,且能够响应溃疡病菌及激素处理.过表达AePR-1的烟草在接种溃疡病菌后,叶片病斑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AePR-1基因在溃疡病菌和激素诱导下显著表达且过表达能够增强烟草对溃疡病的抗性,说明猕猴桃PR-1基因在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

    猕猴桃PR-1基因细菌性溃疡病菌(Psa)抗病

    平原红猕猴桃花青苷积累规律及合成代谢关键基因发掘

    王浩哲钱海珍尤红艳叶振风...
    1534-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平原红猕猴桃内果皮着色的分子机制,为培育低海拔、夏季高温地区栽培猕猴桃内果皮着色正常的新品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平原红和红阳猕猴桃花后30、60、90、120、150d果肉中的花青苷含量变化,同时将果肉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两个品种不同时期猕猴桃果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掘促进猕猴桃内果皮花青苷合成的关键基因,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验.[结果]花后30~60 d,平原红和红阳猕猴桃果肉中未检出花青苷;花后90~150 d,两个品种猕猴桃果肉中花青苷主要以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的形式存在,仅在平原红花后90 d果肉样品中检出少量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花后150 d(果实采收时),平原红猕猴桃果肉中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红阳,不仅其花青苷合成量显著增多,而且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其花青苷降解的速率也显著降低.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花后90~150 d平原红与红阳猕猴桃果肉中共有2230个DEGs和6个差异表达的MYB家族转录因子;花后90、120、150 d三个时期DEGs的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多数DEGs集中在与花青苷合成、转运、贮藏有关的功能和代谢途径上;在花青苷合成代谢途径中,筛选出Acc23647(Acc4CL)、Acc23632(AccDFR)两个与花青苷含量变化相吻合的关键DEGs;经过RT-qPCR检验,这两个关键DEGs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分析的FPKM值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果实采收时,平原红果肉的花青苷含量是红阳猕猴桃的3.97倍;Acc4CL和AccDFR基因的上调表达,促进了平原红猕猴桃果肉中的花青苷合成;MYB家族的转录因子参与了平原红猕猴桃花青苷的合成代谢.

    猕猴桃果实花青苷转录组

    褐毛荔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张辉曹学仁张蕾李松刚...
    1546-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云南省的褐毛荔种质资源果实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褐毛荔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褐毛荔分布较多的云南省10个县调查收集褐毛荔种质资源,采集成熟果实,评价果实的16个描述性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并对资源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共调查收集到93份褐毛荔资源,其中1份为焦核资源.褐毛荔种质资源果实表型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均高于描述性性状,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种子质量,为2.98.变异系数最高的是果皮质量,为38.36%.果实的主要特征包括:形状为歪心形,果皮颜色淡红带微黄,果肩和果顶形状多为双肩斜和钝圆;龟裂片多为平滑,裂片峰多为毛尖,缝合线不明显,果肉颜色以蜡白色为主,果肉内膜褐色为无或少,种子形状以椭圆形为主,种皮颜色以浅褐色为主,肉质多为细嫩,香味、风味和涩味以无香、酸甜、微涩为主,种子多为大核.根据果实数量性状分析将93份荔枝资源分为5类,其中第Ⅱ类的可食率最高,为62.49%,第V类的果实最大.根据果实描述性性状可将荔枝资源分为4类,其中第Ⅳ类的果实风味较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主要体现了果实大小、果实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据主成分得分,筛选出2株优异单株.[结论]褐毛荔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较为丰富,可用于荔枝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

    褐毛荔(Litchichinensisvar.fulvosusY.Q.Lee)果实表型多样性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Ca+GA3处理对减轻芦柑裂果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

    吴维林周秋蓉黄嘉康任华晴...
    1563-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减轻芦柑裂果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方法]以10年生早熟芦柑(易裂品种)为试材,果面喷施0.3 g.L1螯合钙和10mg·L-1 GA3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测定裂果率和果实外观品质,同时测定果皮ROS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细胞壁代谢酶活性和结构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酶和细胞壁代谢酶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Ca+GA3处理有效降低了裂果率,增大了芦柑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和果顶果皮厚度;提高了芦柑果皮中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降低了H2O2、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以及POD、PPO活性.同时,Ca+GA3处理提高了芦柑果皮果胶、纤维素含量,降低木质素含量以及PME、PL、PG、CX和PAL、4CL、C4H活性;提高了果皮的延展性和韧性,减少了裂果的发生.Ca+GA3处理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CrSOD、CrCAr在芦柑果皮中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 CrPOD、CrPPO以及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CrPME、CrPL、CrPG、CrCX、CrPAL、Cr4CL、CrC4H的相对表达量.[结论]在生理与分子水平上明确了 Ca+GA3处理可以通过调控果皮活性氧代谢与细胞壁代谢来降低裂果率.研究结果对生产上预防和减轻芦柑裂果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芦柑裂果Ca+GA3处理活性氧代谢细胞壁代谢

    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分析与评价

    王策黄锐石志鹏蒋迎春...
    1577-1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与剪切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化渣度得分与可滴定酸(TA)含量、剪切力、穿刺力呈显著负相关,而剪切力与穿刺力呈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与果皮厚度和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SAR)呈显著负相关;果胶含量与横径、TA、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穿刺力、木质素含量和果胶含量4个指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官综合评价的预测模型:Y(化渣度得分)=5.875+0.108×X(TSS)-0.007×X(穿刺力)-0.007×X(木质素含量)+0.044xX(果胶含量).模型综合口感预测得分与综合口感实际得分基本一致.[结论]基于回归分析建立的综合得分预测模型可实现温州蜜柑果实感官品质的综合评价,质构特征指标和理化成分指标作为客观方法可以较好地弥补感官分析的主观性缺陷,可应用于湖北省温州蜜柑的化渣性评价.

    温州蜜柑品质分析化渣性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柑橘果实矿质元素、活性物质含量特征及综合评价

    张伟清林媚平新亮王伟...
    1592-1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柑橘品种矿质元素、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分析,筛选高营养价值的柑橘资源.[方法]以13个柑橘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的8种矿质元素、总黄酮、总酚含量及3种抗氧化性能指标,采用相关性、PCA及热图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果实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果肉和果皮中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10%~41.26%和15.62%~46.23%,平均含量在果肉中从高到低为K>Ca>P>Mg>Na>Fe>Mn>Zn,果皮中排序为K>Ca>P>Mg>Na>Mn>Fe>Zn.柑橘是高K低Na水果,其中Ca、Mn在果皮中的含量高于果肉,而P相反.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以酸橙最高,茶枝柑次高.采用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法得到排名前3的柑橘品种依次为酸橙、高橙、塔罗科血橙.通过PCA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939%.[结论]柑橘矿质元素分布存在空间特异性,不同品种酚类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以酸橙、青瓯柑、媛小春和塔罗科血橙的矿质元素、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柑橘优良品种的筛选、培育及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柑橘矿质元素活性物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