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王小兵

月刊

gssj@chinajournal.net.cn;gsslsd@163.com

0931-8806314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13号统办三号楼410室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Journal Gans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出版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甘肃省水利厅主管,公开出版发行的水利水电科技期刊。旨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水利水电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的水利水电技术,弘扬水利水电建设成就,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刊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实用性和较强的可读性。以广大水利水电工作者和有关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并供关心支持甘肃水利水电开发建设的各界朋友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王谷隧道降雨诱发涌突水灾害成因机理分析

    李强李苍松陈盟于维刚...
    44-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九寨沟)绵(绵阳)高速公路药王谷隧道于2022年4月、7月和8月,在强降雨后隧道内多次发生瞬时性涌突水灾害,淹没了大部分施工掌子面,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危及隧道结构安全.采用水文地质调查法和水化学分析法对涌突水水源进行判断,分析研究了涌突水成因机理.结果表明:①降雨是涌突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隧道内涌突水与降雨具有线性响应关系,同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②药王谷隧道施工揭露的岩溶水系统是典型的溶隙-溶管集排式,水化学关系表明,隧道内的涌突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密切;③受隧道施工的影响,导致原有溶洞的径流通道发生改变,使得溶隙或暗河管道贯通性增强,以及岩溶地下水系统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更加紧密,发生季节性涌突水灾害的风险大大提高;④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及试验资料,对降雨入渗系数进行了反演计算,预测了药王谷隧道的最大涌水量,为制定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隧道工程岩溶涌突水充水水源成因机理

    基于二维有限元模拟的九寨沟某滑坡降雨稳定性研究

    王健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九寨沟某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滑坡位移场和稳定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降雨对滑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坡体最大位移发生在滑坡下部,由坡表到坡体深部,位移量逐渐减小;②在降雨发生时,雨水入渗会迅速降低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③在降雨强度100 mm/d工况下,滑坡稳定性系数由1.400降至1.050,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

    降雨滑坡位移场稳定性系数

    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设计方法研究

    吴红林马玉全欧泽锋张航...
    54-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梁或柱的材料利用率,在考虑满足受力性能的前提下,从压弯构件设计的角度对梁或柱安全储备量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工程实例来说明压弯构件设计存在的缺陷,以及设计方案对钢筋混凝土梁或柱受轴向压力和弯矩作用下的安全储备存在不成比例的问题.在偏心受压构件的轴力(Nu)-弯矩(Mu)包络图中,解释了压弯构件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原因,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压弯构件设计方案,同时利用实际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传统的偏心受压构件设计方案在垂直于弯矩作用的平面内有很大的安全储备量,但是在弯矩作用的平面内安全储备量较低;②在不改变截面特性的前提下,应该适当提高使用传统设计方法计算得到的配筋率;③设计方案改进后,偏心受压构件在弯矩作用的平面内截面承载能力提升率较大,钢筋混凝土梁或柱的受力性能更加合理.

    偏心受压构件材料利用率设计方法配筋率

    极端降雨下抗滑桩局部失效成因研究——以吉林抚生村滑坡为例

    刘卓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短时间内3次台风及强降雨的影响,采用抗滑桩加固的吉林抚生村滑坡再次出现新的变形破坏.抗滑桩发生较大变形,严重威胁滑坡下方交通及行人的安全.借助Geo-Studio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极端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变形和应力变化过程,并且与天然状态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了抗滑桩失效成因.结果表明:抗滑桩失效变形是由于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降雨入渗导致孔隙水压力增大和有效应力降低是抗滑桩局部失效的主要原因.

    极端降雨抗滑桩失效成因滑坡

    融合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牛军
    封3页

    雨雪天气安全防御指南

    兰州市应急管理局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