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熔压温度对光纤面板抗弯强度的影响

    孙勇赵劲凯黄永刚王威...
    695-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纤面板在微光夜视、空间探测、核诊断、医学诊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对强度有一定要求,目前缺少相关研究,本文研究了熔压温度对光纤面板x、y、z三个方向抗弯强度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光纤面板的抗弯强度.结果表明:熔压温度为660℃时,二次复丝之间熔合不充分,存在间隙,光纤面板抗弯强度较低,x、y、z方向抗弯强度分别为107、93、114 MPa;熔压温度为670℃时,二次复丝之间间隙消除,但依然存在界面,抗弯强度有所提升,x、y、z方向抗弯强度分别为110、109、125 MPa;熔压温度为680℃时,二次复丝充分熔合,此时光纤面板抗弯强度在x、z方向满足复合材料混合定律,分别为123、127 MPa,y方向芯玻璃作为增强相对皮玻璃起到增强作用,抗弯强度为113 MPa.本文研究对提高光纤面板强度以满足装管和使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光纤面板熔压温度抗弯强度混合定律二次复丝界面

    n(Bi2O3)/n(SiO2)对Bi2O3-B2O3-SiO2系光伏玻璃背板油墨微观结构和反射率的影响

    汪伟赵田贵孟子豪刘溧...
    702-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伏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双面双玻组件产业的兴起,光伏玻璃背板用光伏油墨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光伏油墨制备成涂层后,其致密程度将直接影响自身的反射率,进而对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改变n(Bi2O3)/n(SiO2),探究玻璃熔剂析晶和其对Bi2O3-B2O3-SiO2系玻璃熔剂所制备光伏油墨的影响.采用DSC和Raman对玻璃熔剂的特征行为进行了表征,采用XRD、SEM、色度仪对不同光伏油墨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反射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光伏油墨涂层的光反射增强机制.研究表明,n(Bi2O3)/n(SiO2)的升高会使[BiO3]和[BiO6]基团含量增多,破坏[SiO4]玻璃网络的能力增强,玻璃熔剂的转变温度和析晶峰温度逐渐降低,玻璃熔剂的析晶能力逐渐增大.在短时间内烤制后的玻璃熔剂涂层中会逐渐析出大量的片状Bi2SiO5晶粒,将其制备成光伏油墨涂层后,涂层的反射率会随着n(Bi2O3)/n(SiO2)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当n(Bi2O3)/n(SiO2)为30∶60时,光伏油墨涂层的反射率在近红外波长范围内可提升到82.66%.这主要是因为油墨涂层中的孔隙和空洞作为异相界面,可促使Bi2SiO5晶粒析出并填充在光伏油墨涂层的孔隙和空洞中,使油墨涂层的致密度提高,从而增强光伏油墨涂层对光线的反射能力.

    Bi2O3-B2O3-SiO2系光伏玻璃背板油墨反射率n(Bi2O3)/n(SiO2)微观结构析晶

    组成对钠铝硅玻璃中钇锆酸盐纳米晶析晶性能的影响

    田英良韩金龙徐博温玉琳...
    710-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含Y2O3和ZrO2的钠铝硅玻璃体系,研究了玻璃组分中Al2O3/Na2O摩尔比值(MAN)与SiO2/Al2O3摩尔比值(MSA)对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AN<1时,玻璃经热处理后表面析出钠霞石晶体;当MAN≥1时,玻璃热处理后析出钇锆酸盐纳米晶体,且此时微晶玻璃仍然具有不小于90%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对于固定MAN的玻璃,调整其MSA也能实现钇锆酸盐纳米晶的析出,且析出晶体尺寸随MSA增加而减小.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微晶玻璃样品中纳米晶体尺寸增大,维氏硬度也增大.

    钠铝硅玻璃析晶行为热处理钇锆酸盐纳米晶透明微晶玻璃维氏硬度

    MgCl2·6H2O溶液对方镁石-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鑫韩兵强苗正陈俊峰...
    719-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电熔镁砂和电熔镁铝尖晶石为原料,以18 ° Be'、24 ° Be'、30 °Be'三种不同浓度的MgCl2·6H2O溶液和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方镁石-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以酚醛树脂为对照组,通过研究MgCl2·6H2O溶液对材料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烧结性能、抗热震性能的影响,探明MgCl2·6H2O溶液对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常温下MgCl2·6H2O溶液能与镁砂反应生成氯氧镁水泥(MOC),MOC在微观下表现为交错互锁的晶须结构,使得耐火材料在干燥后具有非常高的机械强度.当热处理温度为1 700 ℃、溶液浓度为24 °Be'时,材料的常温耐压强度达到79.1 MPa,相较于酚醛树脂提高了58.2%;当热处理温度为1 700 ℃、溶液浓度为18 °Be'时,材料的显气孔率达到16.8%,相较于酚醛树脂降低了13.4%.MgCl2·6H2O溶液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MOC和Mg(OH)2在烧成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活性MgO,促进材料的烧结.此外,分解产生的活性MgO呈类球状,它们分散填充在镁砂颗粒内部裂隙处,形成微孔结构,有利于减缓热震时的热应力冲击.

    MgCl2·6H2O溶液方镁石-镁铝尖晶石氯氧镁水泥类球状MgO烧结致密化抗热震性能

    钛网上CdS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可见光下产氢性能研究

    陈志强崔磊董晶李海霞...
    727-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能力,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处理后的钛网表面生长了CdS纳米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光电化学性能及可见光下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钛网上生长的CdS微球由纳米棒组装而成,通过缺陷调控,Cd/S物质的量之比为1∶1(CdS-1)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在零偏压下最大光电流约为140 μA,可见光下的产氢率可达212.6 μmol·h-1·cm-2,并且方便回收,是一种理想的光催化产氢材料.

    水热法缺陷调控钛网CdS纳米微球光电化学性能光催化产氢

    NiMgAl-HTLC的制备及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抑制性能研究

    周良芹王蓉范金龙王佳妮...
    734-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磷废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制备了一种镍镁铝类水滑石(NiMgAl-HTLC),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磷元素,并采用SEM、EDS、TEM、XPS及BET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为揭示NiMgAl-HTLC吸附磷的机理,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吸附除磷后的废水培养浮萍,评价了NiMgAl-HTLC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NiMgAl-HTL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Ni)∶n(Mg)∶n(Al)=3∶1∶3,尿素溶液用量为20 mL,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150 ℃.制得的NiMgAl-HTLC纳米片厚度约10 nm,比表面积为84.98 m2·g-1;NiMgAl-HTLC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61.162 1 mg·g-1,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和Langumir热力学模型;在吸附除磷后的废水中,浮萍繁殖速度明显更慢,NiMgAl-HTLC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镍镁铝类水滑石废水吸附富营养化

    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与力学特性研究

    孙敏侯德瑞耿立涛颜卓然...
    746-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骨架密实结构聚氨酯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力学特性,采用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理论进行聚氨酯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开展多种性能试验来评价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基于单轴贯入试验及开发的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拉伸试验评价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动稳定度分别是基质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53.4倍和17.8倍,低温最大弯拉应变分别为2.26倍和1.95倍,疲劳寿命分别为26.0倍和12.7倍;力学特性方面,温度对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单轴贯入强度和贯入量影响较小,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弹性模量远小于水泥混凝土,但大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优异,温度对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抗剪力学特性影响较小,多单轴拉伸和压缩力学特性介于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之间,可应用于路面结构铺装中.

    路面工程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力学特性

    激振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与煤矸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王稷良郭文彬宋庆凯徐伟东...
    757-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激振搅拌工艺对水泥稳定煤矸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准,对比分析普通搅拌与激振搅拌对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拌状态下增加激振工艺对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显著,在激振气压为0.4 MPa、激振干拌30 s后普通湿拌30 s条件下,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佳;激振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煤矸石混合料强度的平均提升幅度约为20%,对煤矸石混合料的强度提升更加显著,水泥剂量越少,提升幅度越大.SEM结果表明激振搅拌后混合料中的水化产物分布更加均匀,结构更加致密;经线性拟合计算,当水泥剂量为2.0%~7.0%(质量分数,下同)时,激振搅拌对于碎石混合料可节约8.9%-26.3%的水泥,对于煤矸石混合料可节约12.9%-30.8%水泥,且节约率与水泥剂量成反比.

    基层材料激振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无侧限抗压强度

    工业固废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宗炜王远辉许亮刘成...
    76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磷石膏在公路工程中的规模化利用,本文通过基础力学试验、泡水膨胀试验、收缩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延迟成型试验以及低温自然养生试验对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的综合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化评估.结果表明: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相当;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的28 d浸水累计膨胀率仅为0.086%,具有良好的浸水稳定性;干缩系数为116.64 με/%,温缩系数为5.15 με/℃,冻融循环抗压强度比为81.13%,抗收缩性能和抗冻性能显著;试件的成型时间延迟和低温养生均对混合料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延迟4 h后强度下降了24%,5 ℃养生条件下强度下降了33%.

    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路用性能无侧限抗压强度资源利用

    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研究

    单社郭海贞魏定邦刘辉...
    774-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再生骨料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实现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采用等质量置换法,系统分析了再生骨料掺量(质量分数)为0%、30%、50%、70%、100%时对无机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内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再生骨料降低了无机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增大了最佳含水率;再生骨料可以有效提高无机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当再生骨料掺量为70%时提升效果最佳,此时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6、6.8 MPa,28、90 d冻融循环后残留抗压强度比可达82.4%、85.5%.

    再生骨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