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聚丙烯腈纤维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霍锐马芹永张鸿朋李标...
    1867-1877,1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SC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养护龄期(7和28 d)、不同钢纤维(SF)掺量(0%、0.4%、0.8%和1.2%,体积分数)和聚丙烯腈纤维(PAN)掺量(0%、0.04%、0.08%和0.12%,体积分数)的SCC进行坍落扩展度、J环坍落扩展度、V型漏斗通过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CC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增加,SCC的流动性和间隙通过性降低,抗离析性提升;单掺SF对SCC 7 d抗压强度的提高作用较单掺PAN显著;复掺纤维较单掺纤维对早期SCC抗压强度的提高作用更明显,且复掺纤维还能有效提升SCC的韧性与延性.

    自密实混凝土钢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

    基于响应面法的机制砂路面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其性能研究

    王慧斌崔通陈捷汪伟...
    1878-1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多目标性能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探究了石粉掺量、浆体体积分数及水胶比对机制砂路面混凝土性能(坍落度、28 d抗压强度和磨损量)的影响,并结合SEM和XRD对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能够精确预测各因素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精度达95%以上.在各因素中,水胶比对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最显著,而对磨损量的影响较小.经优化,得到最佳的机制砂路面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0.36,浆体体积分数25%,石粉掺量10%(质量分数).此外,掺量不超过10%的石粉改善了界面过渡区,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机制砂混凝土响应面法抗压强度配合比优化微观结构界面过渡区

    CO2矿化改性高钙粉煤灰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黄煌煌陈铁锋高小建
    1889-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高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体积安定性和水化活性,本文对高钙粉煤灰进行了 CO2矿化改性,研究了不同CO2矿化反应时长下高钙粉煤灰的固碳量和游离氧化钙含量,及CO2矿化改性高钙粉煤灰对水泥砂浆水化热、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 h CO2矿化改性处理,高钙粉煤灰固碳量可超过10%(质量分数),高钙粉煤灰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矿化反应时间的延长,掺高钙粉煤灰的水泥浆体水化诱导期缩短,早期水化放热量明显降低.CO2矿化改性处理还能减轻高钙粉煤灰对水泥砂浆强度的负面影响,改善水泥砂浆孔隙结构,降低孔隙率和大孔含量,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和水化硅酸钙的成核结晶.

    高钙粉煤灰CO2矿化力学性能孔结构游离氧化钙水泥砂浆

    粉煤灰陶粒轻质混凝土声屏障性能试验研究

    庚利民杜红秀聂小青周星宇...
    1897-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固废制备的建筑材料.本研究将粉煤灰陶粒作为轻骨料,水泥-粉煤灰-硅灰-煤系偏高岭土作为复合胶凝材料,制备用作声屏障的粉煤灰陶粒轻质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吸声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硅灰-煤系偏高岭土总掺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0%时,试样的力学性能、抗碳化性能有所提高,吸声性能有所降低;随着粉煤灰-硅灰-煤系偏高岭土掺量进一步增加,试样的力学性能、抗碳化性能有所降低,吸声性能有所提高.1 500 Hz及以下频率吸声系数变化幅度较小,2 000 Hz时吸声效果最好,试样的平均吸声系数在0.44~0.58,降噪系数在0.74~0.89.

    粉煤灰陶粒轻质混凝土力学性能吸声系数降噪系数抗碳化

    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性能研究

    刘涛吕军邓旭艳王绍明...
    1906-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原机场道面混凝土易收缩开裂和冻融破坏问题,对不同玄武岩纤维和橡胶颗粒掺量混凝土开展了力学性能、早期收缩性及抗冻性能的研究,采用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阐释了玄武岩纤维与橡胶颗粒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考虑玄武岩纤维和橡胶颗粒掺量的混凝土早期收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同基准混凝土相比,掺0.3%(体积分数,下同)玄武岩纤维与10%(砂的体积取代率,下同)橡胶颗粒混凝土的7和28 d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 13.6%、11.8%,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 26.7%、18.1%,72 h收缩率降低了 54.7%,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降低了 67.0%,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降低了 10.4%;玄武岩纤维可抑制混凝土基体微裂缝的萌生扩展,承受部分收缩应力.而弹性体橡胶颗粒的填充、蓄水与引气作用可优化基体孔结构,延缓水分蒸发速率,缓解冻胀压力,使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提高,早期收缩降低;建立的收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化特征.

    机场道面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橡胶颗粒早期收缩抗冻性

    基于响应面法的矿粉复合固化盐渍土试验研究

    王永辉朱连勇王成王超...
    1917-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矿粉加固盐渍土可有效提高盐渍土强度,降低盐渍土路基溶陷性,但矿粉常温条件表现稳定,潜在活性需要被激发,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矿粉作为前驱体,研究不同掺量脱硫石膏-氢氧化钠-电石渣(DG-NaOH-CS,DNC)固化剂对矿粉复合固化盐渍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微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氢氧化钠、电石渣最优配合比为6.03∶0.63∶4.24(质量比).基于最优配合比,DNC改性土 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值为14.16 MPa,响应面模型预测值为14.08 MPa,说明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较于同掺量水泥固化土,DNC改性土呈现出更好的抗压强度、抗冻融循环和抗干湿循环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DNC固化剂在试块内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硅酸钙(C-S-H)、水化铝酸钙(C-A-H)和钙矾石(AFt)胶凝材料,填补土体内部孔隙,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化土强度.

    盐渍土固化剂响应面法力学性能耐久性微观结构

    高韧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张泽张明瑜方婉娴徐平...
    1928-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但是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设计并制备了三种C/C复合材料,基体炭分别为粗糙层、光滑层以及粗糙层/各向同性层带状结构热解炭,研究了 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沉积机理、断裂行为和增韧机制.结果表明,三种C/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分别为189.1、191.5、233.5 MPa.粗糙层和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为假塑性断裂,而光滑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则是明显的脆性断裂.与粗糙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相比,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通过不同结构热解炭之间的界面滑动,使得应变量增加了约70%,韧性得到了提升.因此,通过控制CVI工艺参数,实现带状结构热解炭制备,可以有效优化C/C复合材料的韧性.

    C/C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渗透层间滑动断裂模式带状结构高韧性

    CeO2/MoSi2改性ZrB2-SiC陶瓷的烧结性能及耐烧蚀性能

    方婉娴曾晨张泽张明瑜...
    1937-1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压烧结ZrB2-SiC陶瓷可制备复杂形状构件,但致密化难且耐烧蚀性能有待提高,因此亟需研究能够改善陶瓷致密化的有效烧结助剂.本文采用CeO2和MoSi2为烧结助剂,在1 850 ℃无压烧结1 h条件下制备了 ZrB2-SiC陶瓷,研究了 CeO2和MoSi2对ZrB2-SiC陶瓷烧结性能和耐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5%(体积分数)的烧结助剂中CeO2和MoSi2体积比为1∶1时,ZrB2-SiC陶瓷的烧结性能、耐烧蚀性能最佳.烧结助剂在烧结过程中形成Ce-Mo液相,陶瓷颗粒在液相的表面张力下重排和传质,Ce-Mo液相促进陶瓷颗粒在毛细力下形成烧结颈,填充于陶瓷颗粒的间隙中,并在降低陶瓷晶粒的晶界能时促进致密化进程,最终获得无压烧结密度为5.02 g/cm3、相对密度为89.71%、维氏硬度为14.04 GPa的ZrB2-SiC陶瓷.相对于未添加烧结助剂时,实际密度提高了 53%,维氏硬度提高了 43%.在烧蚀过程中,烧结助剂适量补充SiO2后可促进黏度适宜的玻璃相自愈合,并提高ZrO2的稳定性,使ZrB2-SiC陶瓷具有最好的耐烧蚀性能,此时ZrB2-SiC陶瓷质量烧蚀率为-1.62 mg/s,线烧蚀率为0.33 μm/s.

    ZrB2-SiCCeO2/MoSi2改性烧结性能耐烧蚀性能无压烧结注浆成型

    氧化铝填料对绝缘涂层导热性能的影响

    刘凯姜洪义曹泽琦高帅...
    1950-1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模数硅酸钾溶液为基料,氧化铝为导热绝缘填料,加入硅丙乳液、消泡剂,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硅酸盐导热绝缘涂层.通过测试硅酸盐涂层的导热系数、体积电阻率、孔隙率、孔径分布和元素分布变化,研究绝缘硅酸盐涂层导热性能.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氧化铝的质量分数,硅酸盐绝缘涂层的导热性能提升.氧化铝填料球形形貌和大粒径更有利硅酸盐绝缘涂层的导热性能提升.当填料为粒径2.9 μm的球形氧化铝,且质量分数在37.5%时,涂层的导热系数最高达1.072 W/(m·K),体积电阻率大于108 Ω·m,此时涂层的导热绝缘性能达到最佳.

    水性涂料硅酸盐涂料导热性能复合涂层氧化铝

    三种莫来石对耐火材料抗Na2CO3熔体侵蚀性能的影响

    徐志刚夏熠慕熠钊
    1958-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废液中K+、Na+等碱离子的渗透及侵蚀是造成耐火材料损毁的主要原因,有效抑制碱液渗透有助于提高热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单纯降低气孔率会恶化其热震稳定性.本文研究了 Na2CO3熔体对莫来石质耐火材料的润湿、侵蚀及渗透过程,从润湿性的角度探讨不同耐火材料抗碱液渗透的差异.分别以高纯烧结莫来石、电熔莫来石和普通烧结莫来石三种莫来石和红柱石、黏土为原料,通过机压成型、高温烧成制备莫来石质耐火材料.以Na2CO3为碱蚀熔剂,利用静态坩埚法在900℃下进行碱蚀试验,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碱蚀前后的坩埚试样进行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分析,研究碱熔剂对不同基体的润湿性.结果表明,所有莫来石质耐火材料试样均未发生破坏,表现出较优的抗侵蚀性.各组试样抗Na2CO3熔体渗透的能力不同,高纯烧结莫来石制备的试样具有最优的抗侵蚀和抗渗透能力,而电熔莫来石和普通烧结莫来石试样的抗渗透能力较差,这与Na2CO3熔体对它们的润湿难易程度有关.本试验从高温润湿性角度分析了不同耐火材料之间的抗碱蚀能力差异,为研究和生产具有优良抗侵蚀性能的铝硅系耐火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耐火材料莫来石Na2CO3熔体润湿性侵蚀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