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
钢铁

翁宇庆

月刊

0449-749X

gangtiebianjibu@163.com

010-62182345

100081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钢铁/Journal Iron & Stee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我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 较高的声誉。其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管真孙永庆李莉田帅...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ASPEX夹杂物分析、拉压疲劳试验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并结合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了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中夹杂物的粒径分布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试验钢裂纹扩展速率的大小.结果 表明,VIM+VAR工艺冶炼的1号试验钢总氧质量分数较低,夹杂物尺寸较小且质量分数较低,1号试验钢的疲劳强度比单真空工艺冶炼的2号试验钢高30 MPa,通过疲劳断口SEM观察,1号试验钢在表面基体起裂,2号试验钢的裂纹源是次表面的Al2 O3夹杂物;相同条件下,1号试验钢裂纹扩展速率大于2号试验钢.

    15-5PH不锈钢总氧质量分数夹杂物裂纹扩展速率

    低熔点元素铋对钢脆化行为的影响

    刘海涛王键杨争媛尹宝舒...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钢中低熔点元素铋在切削加工和高温变形生产过程中的“两面性”作用,借助切削加工试验、高温热塑性试验及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范围内铋对钢脆化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低熔点元素铋对钢的脆化作用,使铋易切削钢易于形成对切削加工有利的“C形”脆性屑,从而获得优良的可切削加工性能,该脆化行为主要与钢中铋的液态金属脆化作用有关,显著降低钢在铋熔点温度附近的塑性.在高温变形温度区间,低熔点元素铋对钢脆化行为的影响,主要与奥氏体晶界上铋膜的偏聚有关,脆化晶界,显著降低钢在1 000℃及以下试验温度时的热塑性.

    低熔点元素铋切削加工高温变形液态金属脆化晶界偏聚

    铈对S32550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及冲击性能的影响

    杨吉春王军任磊富晓阳...
    86-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良性能,多用于船舶、化工、核反应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提高S32550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采用真空感应炉成功冶炼了S32550双相不锈钢,并研究了有无添加稀土铈对其锻造、轧制后的微观组织、夹杂物形貌及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稀土铈可以细化组织晶粒,使形状分布不均匀的铁素体组织与奥氏体组织均匀化;改善夹杂物形貌分布大小,对有害夹杂MnS进行改质,降低硫含量,使多余硫元素与铈反应形成Ce2 O2S、Ce2 S2夹杂弥散分布在钢中;另外,添加稀土铈可以提高S32550双相不锈钢在室温和低温(-40、-20℃)下的冲击韧性,在低温下可出现韧窝带,降低冷脆效应对钢材的危害.

    稀土铈夹杂物形貌双相不锈钢冲击韧性

    退火工艺对0.025C-0.326Mn钢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周刘涛潘红波潘烁吴结文...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低合金钢的强度和深冲性能,采用连续退火和盐浴退火十过时效工艺,研究了退火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0.025C-0.326Mn钢显微组织、织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退火温度有利于α纤维织构向γ纤维织构转变;弥散分布的细小碳化物颗粒阻碍晶粒转动,导致在820℃退火后的{113}<110>取向晶粒增强,影响{111}面织构的遗传演变过程;过时效工艺有利于高温退火固溶于铁素体中的碳元素析出,进而净化铁素体;过时效温度的增加改善材料伸长率,其中最佳伸长率为36.9%.连续退火试样最佳r值为1.26,而盐浴退火十过时效处理工艺最佳r值为1.39,并且后者抗拉强度满足500MPa级的要求.

    退火温度时效温度γ织构深冲性能

    加热温度对600MPa级高强钢筋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周云杨晓伟陈焕德张宇...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高强钢筋工业应用,以Nb-V复合微合金化600 MPa级高强钢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加热温度对晶粒长大规律的影响,并进行了工业试制.结果 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加热温度从1 180提高至1 270℃,保温60 min,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从58.7提高至85.1 μm.工业试制中,加热温度由1 200提高至1 270℃,珠光体比例增加,珠光体团尺寸增大,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升高,伸长率下降,拉伸断口形貌由韧性断裂转变为准解理脆性断裂;当加热温度为1 200~1 250℃时,屈服强度为640~659 MPa,抗拉强度为823~846 MPa,强屈比为1.28~1.30,断后伸长率为16.6%~19.2%,最大力伸长率为10.6%~13.0%.

    高强钢筋加热温度高温金相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电阻焊接钢管电磁加热过程隐性缺陷

    韩毅肖瑶张鏖茵赵宇飞...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钢铁行业以及电磁冶金技术的飞速发展,焊管工业发展迅速,焊接钢管质量不断提升.但电磁冶金技术难以避免固有的集肤、邻近效应导致的产品缺陷,限制了焊接钢管在深海、极地、高压等恶劣环境的广泛应用.为提高钢管的安全服役性,提出了一种依靠精密加热技术分析隐性缺陷问题的新方法.将钢管焊接和热处理两道工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对比分析,定量阐述了一种区别于常规加热缺陷的钢管内部隐性缺陷.给出了缺陷面积率作为评价隐性缺陷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管坯生产速度对各类隐性缺陷的影响规律.当管坯运动速度为55~65 mm/s时,面积缺陷率变化趋于平缓;速度过高时,面积缺陷率增加幅度变快;速度过低时,加热重复区导致不宜忽视的能量损耗.对提高焊管在恶劣环境服役的可靠性,促进钢铁制造绿色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钢管高频焊接热处理隐性缺陷电磁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