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
钢铁

翁宇庆

月刊

0449-749X

gangtiebianjibu@163.com

010-62182345

100081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钢铁/Journal Iron & Stee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我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 较高的声誉。其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配比磁铁精矿烧结技术的研究进展

    周明顺王义栋赵东明韩宏亮...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传统高品位铁矿石资源的日趋枯竭,烧结用铁矿石资源已经从赤铁矿类型逐渐转变为复杂综合的铁矿类型.但某些铁矿石的杂质和烧损较高,细粒级比例较多,严重影响了烧结性能和烧结矿质量,如烧结矿品位、强度和固体燃耗等.磁铁精矿具有含铁品位高、杂质低的特点,而且在氧化时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配加磁铁精矿不仅可以改善烧结矿质量,而且还具有减少烧结燃料消耗的潜力.然而,大多数磁铁精矿是经过处理后的铁矿粉,其粒度非常细,会对烧结料层透气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烧结过程,不利于烧结生产率的提高.在调查了磁铁精矿烧结特性的基础上,回顾和评论了高配比磁铁精矿烧结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添加剂技术、原料预处理技术、预造块技术、复合烧结技术、气体燃料喷吹技术、双层预烧结技术等.通过分析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和控制烧结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论证这些新技术在高配比磁铁精矿烧结中的潜力,期望充分发挥磁铁精矿的优点,改善100%磁铁精矿或高配比磁铁精矿烧结混合料的烧结性能,为高生产效率条件下生产出优质低耗的烧结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

    高配比磁铁精矿烧结透气性黏结相化学反应

    利用高含碳金属化团块实现高炉炼铁的节焦

    荣涛唐惠庆范楷孙艳军...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炉炼铁是主要的铁水生产工艺,低焦比炼铁一直是高炉节能的重要指标.研究了高含碳金属化团块在高炉中的应用,以达到节约焦炭的目的.利用超细氧化铁粉和非焦煤煤粉为原料在管式加热炉中通过直接还原制备了碳质量分数为15.6%的高含碳金属化团块;在模拟高炉环境的条件下,考察了团块质量变化、团块部分反应后抗碎强度变化和团块微观结构变化;利用自制的热重装置考察了团块内碳的气化动力学;以试验结果为基础,结合高炉数学模型,对利用高含碳金属化团块实现高炉炼铁节约焦炭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炉环境下,团块部分反应后抗碎强度可以保持在1 200 N/个以上,团块的反应主要为碳溶损反应,且团块有较高的CO2反应性.对2 500 m3高炉的模拟结果表明,在高炉的含铁炉料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高含碳金属化团块,生产率可以提高419 t/d,生产1 t铁水可以节约焦炭11.3 kg,且高炉的操作参数不需要进行调整.

    金属化团块高炉抗碎强度溶损反应节约焦炭

    典型钒钛磁铁矿的烧结基础特性

    何占伟薛向欣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钒、钛和铬等重要金属的价格飞涨,钒钛磁铁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不仅能缓解铁矿石资源的短缺问题,还能很好地解决重要金属的供需矛盾,有利于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微型烧结设备对国内使用量较大的5种典型钒钛磁铁矿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使用XRD和SEM EDS对精矿粉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钒钛磁铁矿的基础特性与其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的联系紧密,低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主要物相为磁铁矿,烧结基础特性的综合评价指数相对较好,其中CJ矿的最好,而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主要物相为磁铁矿和钛铁矿,它们的烧结基础特性均很差.总体来说,钒钛磁铁矿的烧结基础特性普遍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与烧结基础特性较好的铁精矿搭配.

    钒钛磁铁矿物相组成烧结基础特性综合评价

    《钢铁》杂志征稿启事

    25页

    复吹转炉底吹氧气和石灰粉水模拟

    梁强蔡俊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考察复吹转炉底吹氧气和石灰粉过程中的熔池特性,建立复吹转炉底吹喷石灰粉的水模型,用水模拟铁水,用空心玻璃微珠模拟石灰粉.利用图像处理法研究了底吹氧气和石灰粉时粉剂分布情况及熔池搅拌情况.采用熔池电导率法考察了相同条件下底吹喷粉与不喷粉时的混匀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喷粉能够促进熔池搅拌,且粉剂扩散速度随底吹载气流量增大而增大;未喷粉时,混匀时间随载气流量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底吹载气流量条件下,喷粉时熔池的混匀时间明显低于未喷粉时的混匀时间,且在试验范围内,混匀时间在底吹载气流量为2 m3/h(标准态)时出现极小值.

    底吹喷粉水模拟载气流量粉剂分布混匀时间

    钙处理钢中大型球状及棒状夹杂的成因

    秦正丰薛正良李金波李博思...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夹杂物对钢材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用电解萃取法研究了钙处理钢中大型球状/棒状夹杂物的性质,通过对大型球状/棒状夹杂物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元素成分能谱分析,指出钢中的大型球状/棒状夹杂起源于呈团簇状的铝脱氧产物Al2O3.大量小颗粒Al2O3夹杂组成尺寸较大的夹杂团簇,在钢包内复杂流场作用下形成球状或棒状.钢液在钙处理过程中,变性充分的夹杂物形成了低熔点的铝酸钙,在钢液凝固后形成致密的球状夹杂物;变性不充分的夹杂外形仍然保留Al2O3夹杂颗粒形貌.钙处理使Al2O3夹杂变性所需的w([Ca])/w[Al])主要受钢液中硫质量分数影响.铝酸钙对钢液中的硫有较强的吸收溶解能力,在浇铸过程中,随着钢液温度下降,铝酸钙吸收的硫以CaS夹杂形式从基体中饱和析出.

    大型球状/棒状夹杂簇状Al2O3夹杂物电解萃取钙处理

    37Mn5钢精炼过程夹杂物转变机理

    王祎张立峰任英任强...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在精炼过程中发生成分转变,影响最终产品性能.37Mn5石油套管钢生产精炼过程中,在不进行钙处理的条件下,夹杂物成分从LF炉进站时的A1l2O3转变为软吹结束时的Al2O3-CaO-SiO2-MgO-CaS复合夹杂物.为研究夹杂物改性原因,揭示夹杂物转变机理,从生产现场取钢样进行夹杂物分析.结果 表明,大尺寸夹杂物与一般尺寸夹杂物的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精炼过程的进行,不同尺寸夹杂物成分和数密度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大于10μm的夹杂物成分接近精炼渣,可能是由渣进入钢液引起的.在硅铁合金中钙的质量分数为1.17%,会起到类似钙处理的效果,快速生成大量小尺寸CaS夹杂物.通过对夹杂物成分、数量、形貌进行分析,结合渣成分和热力学计算结果,得到了37Mn5钢精炼过程夹杂物经历脱氧、耐材侵蚀、渣进入钢液、合金带入钙与钢液反应、夹杂物与钢液反应等过程,以及成分发生转变的机理.

    37Mn5钢夹杂物合金卷渣

    HRB500E抗震钢筋中钛化物析出热力学分析

    曾泽芸李长荣黎志英刘占林...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液凝固过程中钛化物在液相、固相的存在形态对固相组织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第二相析出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为分析HRB500E抗震钢筋钢中TiN、TiC、Ti(C,N)析出物的析出规律,对TiN、TiC、Ti(C,N)析出物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 表明,TiN、TiC在钢液成分均质状态下难以析出,TiC0.19N0.81在温度为1 843 K时析出;在凝固过程中,由于Ti、N在凝固前沿富集,TiN在凝固过程中具备析出的热力学条件,析出温度为1 745 K;在固相奥氏体中,TiN和TiC粒子具备析出热力学条件,TiC析出温度比TiN的低,铁素体中有TiC的析出.

    抗震钢筋氮化钛碳化钛碳氮化钛析出热力学

    MgO对CaO-Al2O3基四元系保护渣熔渣微结构的影响

    刘克韩毅华杨帆朱立光...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MgO对CaO-Al2O3-B2O3-MgO四元渣系微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Scigress分子动力学软件构建了CaO-Al2O3-B2O3-MgO基四元渣系的熔渣网络结构模型.研究表明,熔渣中出现了高配位的铝和三配位氧来补偿[AlO4]5-四面体负电荷过剩;硼作为网络形成体与氧的结合能力最强,其配位结构是以三配位的三角体和四配位的四面体存在;MgO作为网络修饰子起到补偿电荷及解聚网络的作用.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加,增强了AlO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但熔体的聚合度和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呈下降趋势.

    保护渣CaO-Al2O3-B2O3-MgO分子动力学微观结构

    末端电磁搅拌对弹簧钢连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

    王兴宇韩延申刘青肖冬...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55SiCrA弹簧钢连铸坯容易出现内部质量问题,合理的末端电磁搅拌(F-EMS)能有效地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但不合理的末端电磁搅拌会对连铸坯内部质量无改善作用甚至造成内部质量下降.为了提高连铸坯内部质量,得出最优末端电磁搅拌方案,研究了末端电磁搅拌参数对断面尺寸为150mm×150mm的55SiCrA弹簧钢连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通过建立连铸过程凝固传热模型分析现行工艺下铸坯的凝固情况,确定末端电磁搅拌的位置为距弯月面8.45~8.73 m处.在测定末端电磁搅拌下连铸坯中心磁感应强度的基础上,对电流与频率进行匹配研究,并开展相应的工业试验.结果 表明,在采用末端电磁搅拌参数为300 A/8 Hz时,55SiCrA弹簧钢的中心碳偏析平均值达到1.007,连铸坯中心缩孔改善,中心等轴晶率提高,连铸坯综合质量最好.

    弹簧钢末端电磁搅拌中心碳偏析中心缩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