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
钢铁

翁宇庆

月刊

0449-749X

gangtiebianjibu@163.com

010-62182345

100081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钢铁/Journal Iron & Stee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我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 较高的声誉。其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拉速连铸过程传输行为特征及关键技术探析

    朱苗勇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拉速连铸是实现直轧、铸轧的前提保障,是实现钢铁生产流程高效化、绿色化的具体体现,是发展新一代高效连铸的主题.高拉速连铸面临最大挑战是漏钢与裂纹频发,凝固坯壳均匀生长控制应是其实现的核心内涵,重点在于结晶器技术集成,包括结晶器流动控制、保护渣类型、结晶器润滑、结晶器内腔结构、结晶器冷却结构与制度等,关键在于结晶器液位的稳定控制.阐述了高拉速连铸过程传输行为特征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高拉速连铸高效传热结晶器结晶器流动控制结晶器液面控制传输行为

    镁处理对钢中夹杂物以及HAZ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杨健蔡文菁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镁处理的氧化物冶金技术研究非常活跃,为了总结镁处理氧化物冶金研究的最新成果,综述了镁处理对钢中夹杂物以及HAZ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镁处理形成的微米级含镁氧化物和硫化物复合夹杂物可以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析出;镁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纳米析出物,通过对奥氏体晶界的钉扎作用可以抑制原奥氏体晶粒长大,钉扎粒子多为300 nm以下的TiN、在MgO表面析出TiN形成的MgO+TiN复合夹杂和镁的氧化物或硫化物及其复合夹杂物.这两种氧化物冶金作用机理都有助于提高厚钢板的大线能量焊接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韧性.镁处理可以同时对钢中氧化物和硫化物进行改性,改变了硫化物的组成和形态,生成以含镁夹杂物为核心,外围包裹MnS的复合夹杂物抑制了树枝状MnS的生成,促进钢中生成细小、球状分布的MnS夹杂物,进而改善钢的可加工性能;并且形成的含镁复合夹杂物之间的作用力约为Al2O3夹杂物之间作用力的1/10,作用距离约为A12O3夹杂物最大作用距离的2/5,呈现弥散分布状态.

    镁处理氧化物冶金夹杂物HAZ低温冲击韧性

    《钢铁》杂志征稿启事

    24页

    鞍钢东部铁尾矿悬浮磁化焙烧-磁选试验

    余建文欧杨曲孔辉高鹏...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取和回收鞍钢东部铁尾矿中的铁,采用实验室间歇式悬浮反应炉作为磁化焙烧装置,以高纯CO和N2的混合气体作为还原性气体,考察了铁品位为26.50%的鞍钢东部铁尾矿强磁再选精矿在悬浮磁化焙烧-磁选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800 mL/min、焙烧温度为600℃、CO浓度为25%、焙烧时间为2.5 min及焙烧矿磨矿粒度小于0.023 mm占90%的条件下,可获得TFe质量分数为65.91%、铁回收率为94.06%的磁选精矿.物相分析表明,在上述还原焙烧条件下,弱磁性赤(褐)铁矿选择性转变为强磁性磁铁矿,实现了铁矿物相转化的精准调控.

    铁尾矿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物相转化磁选

    ZnO对烧结矿矿相和结构的影响

    王宪珍王炜李和平张琦...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ZnO在烧结矿中的分布和存在形态,对烧结矿的矿相、结构和冶金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含ZnO的分析试剂,进行1 300℃、纯氮气条件下准平衡相烧结试验,研究不同ZnO含量对烧结矿矿相和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ZnO的烧结矿中主要矿相为磁铁矿、复合铁酸钙(SFCA)、硅酸盐相和铁酸锌相,ZnO与Fe2O3结合生成铁酸锌,铁酸锌在烧结矿中与磁铁矿固溶,且随着ZnO含量的增加,烧结矿中铁酸锌含量逐渐增加.烧结矿中ZnO质量分数由0到4%逐渐增加时,SFCA相的形貌由块状逐渐向条状、针状甚至更细密的网络状转变,且分布由分散到集中.烧结矿中添加ZnO对其液相生成有促进作用,从而对孔结构和孔隙率有较大的影响,ZnO含量增加使微孔减少,大孔数量逐渐增加,且大孔形状较规则;烧结矿的总孔隙率在ZnO质量分数从0到1.6%增加时变化不明显,而随着ZnO含量继续增加,其总孔隙率呈现逐渐增加的现象.

    ZnO烧结矿矿相组成微观形貌孔结构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炉缸状态可视化

    张伟阳刘小杰李宏扬卜象平...
    38-4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监测炉缸工作状态的变化,建立了高炉炉缸状态可视化系统,以展示炉缸热电偶温度、热流强度和炉缸活性的历史趋势和实时监控.收集了某高炉相关参数的数据,使用拉依达准则进行粗大异常值的处理并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了空缺值的填补,对热电偶温度和热流强度进行了分区域监测和计算并据此分析了炉缸炉底的侵蚀情况,最后将焦炭质量、渣铁成分和操作参数作为输入变量,提出了融合大数据技术的炉缸活性定量模型.大数据技术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推动了高炉智能化炼铁.

    炉缸可视化系统热电偶温度热流强度炉缸活性

    Ce-Mg复合处理对含硫齿轮钢SCr420H洁净度的影响

    孙萌姜周华李阳马帅...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的Ce、Mg含量对含硫齿轮钢SCr420H洁净度的影响,在真空感应熔炼条件下对含硫齿轮钢SCr420H进行Ce-Mg复合处理,分析了 Ce、Mg的收得率、脱氧与脱氮效果及夹杂物的形貌、种类、数量、尺寸及形态.结果表明,Ce的收得率稳定在10%~15%,Mg的收得率在1%~1.5%之间;Ce-Mg处理能够在铝脱氧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钢中氧质量分数降低至0.000 9%;Ce-Mg处理后形成的含Ce、Mg夹杂物呈现近球状形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含硫钢中夹杂物的形态.

    Ce-Mg夹杂物长宽比真空感应熔炼MnS

    镁处理高碳硬线钢中夹杂物

    王林珠席作冰李长荣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镁处理对高碳硬线钢中夹杂物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FactSage热力学软件研究了不同镁添加量下钢中夹杂物的成分、形貌、尺寸、数量和分布,计算了高碳硬线钢中夹杂物平衡成分和生成质量随镁添加量的变化,分析了镁处理对夹杂物熟化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碳硬线钢中镁质量分数由0.001 0%增加到0.001 8%,夹杂物的转变路线为Al2O3→Spinel→MgO,夹杂物平均尺寸由1.68降到1.39 μm,且夹杂物分布更加均匀.随着溶解氧含量的增加,夹杂物的粗化率增加.当钢中溶解氧含量相同时,镁铝尖晶石的粗化率最大,其次是氧化镁,氧化铝夹杂物的粗化率最小.高碳硬线钢中镁添加量为0~0.004%,夹杂物的粗化率先增加后减小,镁添加量为0.001%时,夹杂物的粗化率最大.

    镁处理夹杂物熟化生长粗化率尺寸分布

    基于高FeO转炉渣的钢液脱磷行为

    周朝刚胡锦榛陈虎艾立群...
    63-7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在转炉冶炼中高FeO转炉渣条件下钢液的脱磷行为,采用双联法在某钢厂300 t脱磷转炉上展开高氧化性转炉渣脱磷工业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XRD、拉曼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脱磷温度、转炉渣矿相结构以及终渣成分等因素对高FeO转炉渣条件下钢液的脱磷的影响.通过热力学公式计算发现,脱磷转炉最佳理论脱磷温度约为1 675 K.对比分析了不同脱磷效果的转炉渣的矿相结构,结果表明,2CaO·SiO2和3CaO·P2O5矿相结构有利于脱磷反应的进行,3CaO·SiO2对脱磷效果的影响不明显;Si-O-Si键和[FeO4]键特征峰面积越大,Q0和Q2单元特征峰面积越小,脱磷效果越好.最后研究了脱磷炉钢液脱磷率≥60%时终渣成分的最佳控制工艺参数,碱度R为 1.05~1.30,w([FeO])为33%~37%,w([MgO])≤3.0%,w([MnO])为4.3%~5.4%.本研究可以为钢铁企业采用双联法开发超低磷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双联法拉曼光谱脱磷率矿相结构超低磷钢

    钢包水口偏心率对浇注过程影响的数学模拟

    唐雯聃唐海燕
    75-8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包的水口偏心率会显著影响浇注末期汇流旋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基于钢包特征设置合理的水口偏心率,有利于控制旋涡形态、抑制旋涡的危害.但是偏心率的变化如何改变流场,对浇注过程产生哪些影响,目前的研究并不充分.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口偏心率对钢包流场和旋涡的影响规律,同时定义了"影响度"指标,定量分析了偏心率对浇注过程中表征流场和旋涡特性的14个物理量(如水口流量、旋涡角速度、湍动能、水口含气率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水口偏心率和各物理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物理量变化的临界点不同,普遍为0.5~0.7,旋涡的稳定性和容器壁面是影响临界点的主要因素.

    钢包水口偏心率汇流旋涡科氏力VOF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