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
钢铁

翁宇庆

月刊

0449-749X

gangtiebianjibu@163.com

010-62182345

100081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钢铁/Journal Iron & Stee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我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 较高的声誉。其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通量试验原理82B连铸坯组织形貌特征

    彭治强曹江海侯自兵
    86-9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固组织形貌对铸坯宏观偏析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铸坯后续的加工使用性能.基于高通量试验原理,引入分形维数和无量纲周长对82B帘线钢连铸坯凝固组织形貌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连铸坯两侧中间区,窄宽度长区域取样方法得到的凝固组织面积率可近似等效为固相率;同时凝固组织整体形貌的分形维数随着固相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其无量纲周长呈现相反的趋势,故两者对凝固组织渗透率大小存在相反的影响作用;计算表明,实际铸坯组织的渗透率最小值对应的固相率为0.667.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铸坯分析凝固组织形貌特征变化规律的新方法,同时能为连铸末端电磁搅拌与轻压下等偏析控制技术的最佳作用固相率提供参考.

    凝固组织高通量渗透率偏析高碳钢连铸

    冷轧带钢板形辊激光熔覆表面强化试验

    张帅于华鑫张桐源高心成...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板形辊是生产高端冷轧带钢的关键装备,其表面性能对保证带钢产品表面质量和提高其自身使用寿命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板形辊辊面的硬度和耐磨性,通过激光熔覆铁基耐磨合金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通过试验对比了激光熔覆强化辊面与淬火强化辊面性能.结果表明,在满足硬度要求的前提下,熔覆层的耐磨性比淬火层至少提高20.9%.为研发冷轧带钢板形辊表面强化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冷轧带钢板形辊硬度耐磨性激光熔覆

    5 000 mm单机架宽厚板轧机力臂系数模型

    矫志杰蔡沅良王龙鑫王志强...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轧制力矩是中厚板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力臂系数模型精度直接影响轧制力矩的计算精度.推导了力臂系数反算模型,基于现场轧制数据获得实际力臂系数.研究了轧制变形区几何条件对力臂系数的影响规律,确定变形区形状系数和压下率作为力臂系数的关键影响参数.通过实际数据回归分析,获得最佳的模型形式和模型系数.针对某5 000 mm宽厚板轧机,分别采用经验力臂系数、现场原力臂系数模型以及改进后力臂系数模型进行轧制力矩计算,并与实际数据对比分析模型精度,采用改进力臂系数模型计算的轧制力矩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0%,平均误差在5%以内,计算精度远高于其他模型.

    宽厚板轧机力臂系数力矩数学模型轧制

    热轧板翘皮缺陷的渗碳行为和组织特征

    潘以庆殷胜田青超裴新华...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SPHC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针对异常翘皮缺陷的成因展开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硬度仪分析了缺陷处与基体的组织、成分和硬度的差异.结果表明,翘皮缺陷主要是由连铸坯中存在大量的夹杂物所致,同时这些夹杂物碳含量较高,在板坯加热过程中对周围基体起到"渗碳"作用,渗碳层厚度可达5 727.2 μm.带钢横截面的组织差异是由表面与芯部的温差所导致的动态回复与再结晶差异造成的.在层流冷却段,渗碳区域的过冷奥氏体发生了离异共析转变,粒状渗碳体均匀弥散析出.

    热轧翘皮缺陷渗碳行为离异共析转变动态再结晶

    稀土铈对内生TiC型超级耐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王晓磊邓想涛付天亮王麒...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耐磨钢研究的新领域,引入高体积分数TiC粒子的超级耐磨钢,虽然能够提升钢的耐磨性,但会降低材料的韧塑性.为了提升超级耐磨钢的综合性能,研究稀土铈对超级耐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出不同铈质量分数的试验钢,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电子探针(EPMA)、硬度测试、低温冲击性能测试、磨损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铈对试验钢TiC粒子析出行为、组织、力学性能以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铈可以将高钛耐磨钢中TiC、TiN粒子改性为Ce2O2S-TiC、Ce2O2S-TiN、CeP-TiC和xCeP·yCe2O3-TiC稀土复合粒子.随着铈质量分数的增加,试验钢的强度和硬度变化不大,低温韧性和耐磨性先提高后下降,在铈质量分数为0.002 5%时,其综合性能最佳,相对耐磨性为未添加铈试验钢的1.27倍.

    稀土铈耐磨钢微米级TiC粒子耐磨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铜含量对改良型T91钢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李洪雷敬陈胜张必良...
    123-12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铜元素对改良型T91钢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在650℃空气环境下,采用了高温氧化试验法和不连续称重法,获得了 3种不同铜含量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并利用XRD、SEM、EDS对其高温氧化膜的物相、表面及截面形貌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增加,改良型T91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提高,表面氧化膜的晶粒增大,且更为均匀、致密;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疏松多孔的Fe2O3"非保护性"氧化膜,内层则拥有连续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铜元素在高温氧化过程中对铝、硅元素的扩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生成Al2O3和SiO2保护性氧化膜,在与Cr2O3保护性氧化膜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试验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耐热钢铜含量高温氧化氧化膜形貌

    马氏体亚结构对F690超厚板表层强韧性能的影响

    尹朝朝张莉芹胡锋周松波...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沿厚度方向冷却速度不同,超厚板表层与1/4H处(H为厚度)具有不同的微观组织.为了研究微观组织对超厚板不同部位强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室温拉伸、低温冲击等试验,并利用SEM、TEM、EBSD等技术手段对超厚板表层及1/4H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表层较为细小的马氏体板条块(Block)及高于1/4H处的位错密度导致表层屈服强度略高于1/4H处.表层及1/4H处低温冲击性能差异明显,-60℃冲击功较1/4H处降幅约为12.6%,-80℃冲击功降幅约为24.7%,这是由于表层马氏体板条块界等大角度晶界(HAGB)数密度低于1/4H处马氏体+贝氏体混合组织的大角度晶界数密度,同时过快的冷却速度使得表层马氏体组织中具有更大的内应力集中,增加了微裂纹萌生的可能性.

    超厚板板条马氏体冲击韧性冷却速度EBSD

    退火工艺对780 MPa冷轧多相钢组织及性能影响

    邱木生朱浩韩赟韩龙帅...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退火工艺对780 MPa冷轧多相钢组织及性能影响,采用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综合成形试验机及电子探针(EPMA)对两种具有相同成分、抗拉强度均为780 MPa但具有不同屈强比和扩孔性能的多相钢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力学性能及扩孔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采用两相区退火时马氏体岛呈现连续的和条带状分布特征,马氏体岛平均晶粒尺寸为3.7 μm,且碳和锰具有明显的聚集分布现象,而全奥氏体化退火时组织呈弥散细小分布,马氏体岛平均晶粒尺寸为1.4 μm,碳和锰元素没有明显富集,且具有更高的屈强比和扩孔率.另外还对扩孔失效机制及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组织中条带状马氏体岛促使裂纹沿软硬相界面快速扩展,而细小弥散分布的硬质相促使应变向多方向扩展,避免在软硬相界面处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而产生开裂,同时高扩孔率材料表现出具有更高比例的光亮带及大尺寸韧窝.

    780MPa多相钢组织性能扩孔率

    淋溶气氛对AOD不锈钢渣中铬动态淋溶的影响

    王亚军李俊国张玉柱曾亚南...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AOD不锈钢渣(AOD渣)中的铬主要以三价态存在,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被氧化从而以六价态释放至环境中造成生态破坏.以AOD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动态淋溶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淋溶气氛对AOD渣中铬动态淋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气氛对浸出液氧化还原电位影响较为显著,空气气氛下氧化还原电位值在淋溶20 d之后明显高于氮气气氛;淋溶气氛对铬的淋溶能力有一定影响,空气气氛下初始淋溶液中的溶解氧会促进铬的浸出;在淋溶的前期,浸出液中的铬主要为Cr3+,而在淋溶后期,空气气氛下溶解氧的氧化作用开始显现,浸出液中出现较多的Cr6+;在空气气氛下,AOD渣中的铬会以比氮气气氛下更快的速率溶出,当淋溶进行到第44.6 d时,Cr3+的累积溶出率达到5.71%,Cr6+达到3.70%,总铬达到9.41%.AOD渣中的铬具有持续的溶出能力,淋溶毒性不容忽视.

    AOD渣淋溶氧化溶解氧

    提钒尾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刘金生丁学勇薛向欣张学婕...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含钒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提钒尾渣的产量也逐年增加,若不能对其实现有效的综合利用,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大量有价金属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结合提钒尾渣的物化特性,对提钒尾渣在有价组分回收、制备特种功能材料、有害元素脱除和生产建筑材料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不够经济环保、消纳量有限等缺点.而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高品位富矿储量的逐年减少,未来对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也必将向多种有价元素综合回收,以及降低提钒尾渣产品中有毒、放射性元素含量等方面发展.同时,还需进一步简化工艺流程,利用提钒尾渣制备高附加值产品,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提高提钒尾渣的消耗量,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提钒尾渣物化特性有价组元功能材料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