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钒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钒钛
钢铁钒钛

胡鸿飞

双月刊

1004-7638

pgbjb@263.net

0812-3380539 0812-3380764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铁钒钛/Journal Iron Steel Vanadium Titanium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冶金专业技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反映钒钛磁铁矿冶炼,微合金钢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重大科研成果。刊载钢铁冶炼,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热能加工,冶金设备,理化检验等方面的论文。重点报道钒、钛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及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aO-SiO2-MgO-Al2O3-TiO2-CaCl2 渣系粘流特性研究

    乔军强王振飞潘月军邢相栋...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炉渣的粘流特性与高炉的稳定顺行密切相关.研究了含氯高钛渣(CaO-SiO2-MgO-Al2O3-TiO2-CaCl2)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分析其结构演变.结果表明,氯元素的加入可以降低炉渣粘度,简化炉渣结构.由于氯元素在高温下容易蒸发,因此在粘度测试过程中氯含量略有下降.粘性流动活化能的变化趋势与粘度的变化趋势相似.[SiO4]-四面体结构和Ti-O-(Ti或Si)键也会被破坏.Q2和Q3单元的相对面积分数减少,Q0和Q1单元的相对面积分数增加,导致炉渣聚合度降低.

    含氯高钛高炉渣粘流特性熔化性温度炉渣结构

    GH4141合金高温拉伸性能及其损伤行为研究

    张昭裴丙红冯旭信瑞山...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室温、300℃和500℃环境下GH4141合金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合金高温下的抗拉强度明显低于室温,300 ℃和500℃拉伸结果表现出锯齿状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且两种高温环境下的抗拉强度相当.不同温度下断口附近的微观组织表征结果显示裂纹主要在晶界位置产生,无论晶界是否含有粗大MC型碳化物.M6C和M23C6构成的链状碳化物使得晶界具有良好塑性,在断口表面形成大量的韧窝形貌.晶粒内部裂纹的产生与滑移带的形成密切相关,延缓滑移带的产生则归因于间隙元素、替代元素以及γ'强化析出相对位错的钉扎效应.注意到500 ℃环境下拉伸过程发生了再结晶现象,在粗大晶粒附近形成细小晶粒,并且伴随着少量碳化物,同时沿晶断裂现象明显减弱.然而,室温和300 ℃环境下的断口特征表现为穿晶和沿晶混合断裂模式,并未发生再结晶现象.

    GH4141合金高温拉伸性能动态应变时效损伤碳化物

    含钒高速车轮钢第二相析出的热力学研究

    丁小明李丰郭晓培李涛...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计算了含钒高速铁路车轮钢中第二相的析出行为,详细分析了低碳车轮钢中平衡相的组成以及温度和钒含量对第二相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钒含量的变化对车轮钢中第二相析出量有较大影响,对第二相析出的温度几乎无影响;温度变化对钢中稳定存在的第二相析出产物影响较小,对瞬态析出相的影响较大.

    含钒高速车轮钢第二相析出热力学

    激光点焊接头力学性能与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郑帮智田晓琳王泽龙冯兆龙...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试了三种形状的激光焊点在拉伸、剪切、剥离工况下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点焊焊缝的显微组织特性和硬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焊点形状与焊点力学性能密切相关,C型焊点整体性能更优;焊点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发生塑性强化,加载速率越大,塑性强化越明显;焊缝整体分布均匀,过度平滑,融合区和热影响区硬度高.基于LS-DYNA焊核合力失效准则,研究了激光点焊接头失效数值仿真方法,明确了等效焊核直径用于模拟激光点焊失效方法的有效性.

    汽车板激光点焊力学性能焊点失效数值仿真

    -35℃低温下珠光体/贝氏体钢轨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行为研究

    王泓豪丁昊昊汪渊陈崇木...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寒地区铁路钢轨面临着低温服役环境,低温下钢轨的滚动磨损与损伤行为是影响其服役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轮轨滚动接触模拟试验研究了-35℃温度下珠光体(亚共析钢和共析钢)和贝氏体钢轨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RCF)损伤行为.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在-35℃试验温度下硬化程度较低,导致磨损程度高于珠光体钢轨,珠光体钢轨中亚共析钢轨磨损程度低于共析钢轨;三种钢轨存在不同程度的RCF损伤,疲劳裂纹主要以小角度(<10°)扩展.磨损和RCF存在竞争关系,磨损较小的亚共析钢轨RCF损伤严重,共析钢轨次之,磨损最严重的贝氏体钢轨RCF损伤最轻微.

    珠光体钢轨贝氏体钢轨低温环境磨损滚动接触疲劳

    HRB500aE抗震耐蚀钢筋在亚硫酸钠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张志刚刘泳王娇娇张洪起...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亚硫酸钠溶液干湿交替环境中,对新研发的耐工业大气环境腐蚀抗震钢筋HRB500aE及对比材料HRB400普通钢筋开展周期性腐蚀试验,探讨其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在不同腐蚀阶段,耐蚀钢筋的表面形貌和锈层结构.结果表明,试验钢经过72 h腐蚀后内锈层形成致密的α-FeOOH结构,其耐蚀性及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普通钢筋.Cr、Ni、Cu的添加使耐蚀钢筋HRB500aE基体的腐蚀敏感性大大降低,且随着在亚硫酸钠环境下腐蚀时间的延长,其腐蚀敏感性基本稳定.耐蚀钢筋HRB500aE的锈层为双层结构,且Cu和Ni在其内锈层中出现富集,有助于形成致密的内锈层.

    抗震耐蚀钢筋耐腐蚀性亚硫酸钠溶液力学性能锈层结构

    微量碲对38MnVS非调质钢切削性能影响研究

    刘年富李杰田钱仁徐翔宇...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碲改质对非调质钢切削性能的影响机制,对38MnVS非调质钢进行了加碲的硫化物改质试验,并对比加碲对钢中硫化物形态及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量碲(0.0020%)后钢中硫化物形态显著改善,硫化物长宽比降低;由于加碲后硫化物形态的改善,降低了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减小了刀具的磨损,阻止了积屑瘤的产生,同时改善了工件表面粗糙度,从而改善非调质钢的切削性能.

    非调质钢切削性硫化物

    齿轮钢连铸坯凝固组织与溶质分布均匀性

    王海杰李平凡兰鹏陈亮...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 20CrMnTi齿轮钢200 mm×200 mm连铸坯凝固组织和溶质分布的均匀性,提出了不同过热度时粗大等轴晶和点状偏析的共生机理,制定了齿轮钢连铸均质性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齿轮钢连铸坯凝固组织受到钢水过热度的直接影响,提高过热度会减小等轴晶面积,降低对中性,减小等轴晶尺寸;齿轮钢连铸坯凝固组织直接影响C元素中心偏析和断面分布均匀性,提高等轴晶率有利于降低中心偏析,但会增大等轴晶区溶质波动范围;齿轮钢连铸坯凝固组织直接影响半宏观尺度的点状偏析,提高等轴晶率会增加大尺寸点状偏析数量,Cr、Mn溶质偏聚程度也会增加.为了同时提高齿轮钢组织和成分均匀性,比较理想的连铸低倍结构特征是等轴晶率低、等轴晶尺寸小而均匀、对中性良好.

    齿轮钢凝固组织中心偏析碳极差点状偏析

    GB/T 105.61-202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标准解析

    张振威马裕辰尤阳立君王若兰...
    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金属夹杂物检验标准GB/T 10561-2023已修订完成,为了更好地实施新标准,针对新标准的修订内容,从术语定义、原理、测定方法、结果表示、计算公式、评级图谱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新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修改了夹杂物定义和特征描述;增加了析出相类评定要求以及化学特征表示方法,将非金属夹杂物级别细化为10个级别,明确了取样要求,更改了钢管的取样方法,明确了夹杂物起评尺寸;修改了测定方法,给出了显微镜B法的扫描方式,在结果表示方面修改了夹杂物类型和系列划分界限不清晰的问题;新标准更改了夹杂物测量值和夹杂物级别计算公式,并重新绘制了标准评级图,相比GB/T 10561-2005版标准,新发布的GB/T 10561-2023标准更加完善.

    非金属夹杂物复合夹杂物析出相标准修订标准评级图